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修行防老
2012/05/07 10:57:03瀏覽157|回應0|推薦0

一位族中的長輩在上周四燒炭自殺了。

那天早上,住樓上的小兒子請安後去上班,中午還送便當回來,看房間門沒開,便把便當放在房間門口,回頭再去上班;傍晚下班回來,事情便來不及處理了。

這位老人家,年八十五,一生辛勞,是家鄉人人敬重的長者,曾經有很成功的事業,若說有遺憾的事只是二兒子早逝、大兒子年輕時曾誤入歧途,不過那都是早年的事,大兒子早已回歸正途;除與小兒子同住外,三兒子還每周至少一次過去和他相聚,並展現厨藝,共進午饍;大兒子、大女兒也分別會偶而來開車帶他出去走走。

老人家雖然不是一個很外向、健談的人,但從來也不是一個悲觀的人,年紀雖大了,卻一直參加社區活動,常與鄰居一起出外旅行,只是這兩三年來體力變差、眼睛不好,且住家在半山腰上,出入不便,便蟄居不出了,最近還自作主張,辭退了家庭幫傭;我們認為他的自我了斷是由於寂寞,尤其對一個能幹一生的人,寂寞就像萬蛇噬心般的難熬和可怕,也尤其是在有腳不能行、有手不能為、有口不能言的蟄居歲月。

老人家這種選擇離開人間的方式,讓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傷心、自責之餘,也無地自容,這是一種尷尬而深覺難以面世的感覺,我想。不過,在目前這個社會,他們對老人家的照顧已超出了時下一般的水準,其實沒有人能夠責備他們,尤其對我們這些即將步入老年的人來說,我們應該檢討的是,輪到我們的時候,我們應該有何行事的智慧,也就是我們應該如何面對那有腳不能行、有手不能為、有口不能言的老而不堪的日子?

我一向是一個積極的人,在不久前這臨老的一刻,我還把自己界定為一個儒家行人,我深信先秦儒家,也投入傳揚儒家文化的志工行列,相對的我鄙視老莊思想,甚至以為中國人的腐化是由於先秦以後儒家的科場化、官僚化、權謀化和消極、藏拙化的結果,其中科場化是由於科舉制度使然,官僚化和權謀化是受到法家的影響,消極、藏拙化是由於道家拔一毛以利天下不為也、天下於我何有哉的的觀念使然,總之我認為道家是自私的,不值得提倡和宣講的,但在聽到「正言若反」的說詞後我略有改觀了。

「正言若反」是說:道家並不是反儒家的,它只是一種為了矯正儒家過份積極追求聖智仁義、孝悌忠信下難免產生之形式化、樣板化、過激化的對應措施而已。因為我承認先秦以後之儒家的種種弊病,所以我不得不承認道家的對治效果,也就是說我仍將道家置於附帶的、配角的地位。

不過,這回事情就沒有這麼簡單了,老人家的自我了斷似乎不止是形式化、樣板化、過激化的問題而已,是在有腳不能行、有手不能為、有口不能言下像萬蛇噬心般難熬的寂寞;一時我是這麼想的。

在諶容〈人到中年)中有一句話:「如今,肩上的重擔缷下了,種種的操勞免去了,似乎有足夠的時間去尋找過去的足跡、未來的路。然而,腦子裡空空蕩蕩,沒有回應,沒有希望,什麼也沒有。」不!我顧慮的不只是腦子裡空空蕩蕩而已,腦子裡空空蕩蕩還可調整腦子、調整思考,我顧慮的是有腳不能行、有手不能為、有口不能言,根本是無能作為、乾瞪眼睛的時候。

不過,在謝慧暹《文學與人生・文學與處世》中對諶容〈人到中年)是如此評述的:「作為一個個體在面對問題的時候,絕不可用捨己為人、捨身取義來籠統交待。說得嚴苛一點,這種個人的拋棄,不僅是個人的弱化,還是個人的消失、個人對自己生命的不負責任。」這倒點醒了我一些事。謝慧暹博士雖沒有說,到有腳不能行、有手不能為、有口不能言而像萬蛇噬心般難熬、寂寞時該怎麼自處,但他點出了,在達到這一步前該怎麼辦。原來,當我們標舉著大義名份做事時,我們往往會大義凜然,把事情做過了頭,結果就這樣捨己為人、捨身取義、自我拋棄了,例如:為了完成工作,弄壞了身體;為了兒女,花盡了所有積蓄;為了省下一些錢給後人,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甚至捨不得請家庭幫傭・・・等等,其實往往事情還沒有到需要拋棄自己的時候,卻習慣性地便把自己給拋棄。自利與公益往往是不衝突的,往往懂得自利才能利人,在慮及大我的同時,也要慮及小我,慮及自己,不要無謂地膨脹大我,把大我形式化、樣板化、過激化了;原來道家的正言若反也包括到這個程度!

原來,要能好好面對那有腳不能行、有手不能為、有口不能言的老而不堪的日子,不是到時候該怎麼辦的問題,而是目前腳還能行、手還能為、口還能言、還能為自己做點事時,就要改變自己的行事原則,讓「自利才能利人」的心來修正自己向來勠力從公、始終自我拋棄的藉口。

如果這位老人家能早對自己這一段寂寞的日子有所規畫,有足夠的心理建設,不抱著捨己就可為人的心,不要想為子女省下那麼一點幫傭的錢,他應該就不會這樣萬蛇噬心地走了,也不會這樣讓子女們羞於見人,而即將以隱密的方式草草完成葬禮;這不也是平時行事智慧的原則出了點問題嗎?真值得吾人之省思。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laude0317&aid=6428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