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歷史上那些強大的騎馬民族到那裡去了?
2012/02/21 00:14:12瀏覽666|回應0|推薦4
過去我們讀歷史的時候總覺得,為什麼我們農耕民族總是被遊牧民族(騎馬民族)所侵略和欺凌?為什麼我們農耕民族總是要窮於應付遊牧民族(騎馬民族),甚至每年都要固定地向遊牧民族納糧、送公主去和親?
然而,把時間拉長看,我們農耕民族還屹立不搖地在這裡,遊牧民族又哪裡去了?不管遊牧民族如何犯邊或洗劫家園,農耕民族總是堅持立場、不為所動,你來了就走,我待你走就重建家園,永不放棄對土地的執著和愛,到頭來農耕民族土地越來越多、基業越來越穩固,相對地遊牧民族空間越來越小、生存越來越艱難,最後終於要向農耕民族靠攏,索性變成農耕民族或依附農耕民族生存。
沒有一個民族一開始就是農耕民族的,從遊獵、採集到畜牧、農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中間不但牽涉到是否能夠適應定著下來的問題,也牽涉到有沒有適合的土地可以讓他們定著下來、靠農耕生活,一旦條件具足,他們就會向安定的農耕形態轉移。
以東漢時的南匈奴為例,他們得到了土地後就情願為漢朝守邊,成為漢朝的邊防力量,進而成了農耕民族而消失在民族的大熔爐中;北匈奴則一路逃竄、向西逸去,仍過著遊牧及偶而犯邊、洗劫的生活,還曾在歷史的舞台上消失了將近200年,才突然在歐洲出現,成了匈族,還建立了一個強大的王國,待王國一旦被推翻,便再度消失得無影無踪,固然有人說他們就是匈牙利人的遠祖,但無論如何他們已被農耕民族所同化和吸收。
再舉一個例子,就是俄羅斯與蒙古。俄羅斯人原屬斯拉夫族,為遊牧民族,但他們一旦成為莫斯科公國、轉型為農耕民族後,便開始強大,不但南向草原、反攻蒙古人的欽察汗國,還向東越過烏拉山,進入亞洲,收服了西伯利亞廣大區域的遊牧民族地盤,終於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國家;相對的,蒙古帝國以騎馬民族的姿態橫掃歐亞大陸,由東向西建立了大元、窩闊臺、白帳(金帳汗國的一部份)、金帳(欽察)、伊兒等汗國後,大元汗國很快便消滅了,其他汗國也陸續在一、二百年之內分崩離析,回復成離散的遊牧民族,而終被征服或同化,其中有相當大的部份落入俄羅斯手中;俄羅斯之南征欽察汗國及越過烏拉山征服西伯利亞,是歷史上農耕民族收服遊牧民族最大、最成功的案例。
即,歷史的走向原本就是趨向農耕或定著的,遊牧終成為歷史上的名詞;沒能及早找到適合而肥美的土地、安定下來的民族,最後便只能草草依附在一個貧脊的所在、建立一個貧弱的國家或成為人家的附庸、仰人鼻息。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laude0317&aid=613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