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2/15 16:27:03瀏覽1006|回應1|推薦2 | |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是歷來孔子最被垢病的一句話,也是至今許多女性不喜歡孔子的原因之一。 我不是女性,但也曾以這一句話垢病孔子,不過有一天我突然醒悟了:讀一本書首先要看這本書的本質,才不致錯看了書中話語的含意。 《論語》本身就是孔子嘉言錄(註:也包括一些曾子、有子等的嘉言),是孔子平常在教導學生時由學生記錄下來的金玉良言,因此說的絕對是好話或值得學習、反思的話,只能正面解讀,如果附會上一些負面意義,那就是解讀者本身讀書態度的問題了。 這句話是出自〈陽貨〉篇,與《論語》各篇一樣無頭無尾,但自古就有很多正面的解釋,持負面態度的人雖常謂「不過為孔子開脫而已!」有關於此,前段業已闡明,不再多言。這些正面解釋,筆者覺得如下三則頗值得吾人參考。 第一則:古代言「汝」常記為「女」,「女子」是「汝子」之意,而「子」字則為孔子對其徒之稱乎,如《論語》中之「二三子」是指其學生,可譯成「你這孩子(汝子)」、「孩子們(二三子)」。因此,這句話是孔子在教訓他的某一特定學生,就像教訓「宰我晝寢」一樣,說:你這孩子「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不知進退、節制之道,和沒受過教育的小人一樣任性,以後要好好記得,要知過能改。
第二則是:「小人」是相對於「大人」而言,也就是小孩,一般是指男孩;而,「女子」是相對於「小人」而言,是指女孩。孔門是平民教育,不但有小孩,也有女孩,尤其是孔子學生的學生;孔子去世時是七十三歲,那時曾子二十六歲,子夏、子張、子游們只大曾子一些些,都是二十七、八歲左右,在孔子去世前孔子的學生許多都已開班授徒了,有些教大學、有些教小學乃至蒙讀。這句話是孔子在教導學生如何引導孩子們時所說的話。 第三則:春秋時禮崩樂壞,許多封 值得外加一筆的是,春秋前,即西周之世,實施的本是一婚制,一個人一生中只能結一次婚,但為了避免不孕而致絕嗣,女子出嫁時得附帶偏妻,以封君為例,連正妻總共得為九人,所有偏妻所出皆視同正妻所出,正妻終生地位不變,因此女妓乃至下層女官不能突然晋身嬪妃乃至取代后位,故少有內宮之爭。不過這個制度到了西周末年便告崩解了,周幽王寵褒姒而導致西周滅亡便是一個例子。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