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滄浪之水清兮」何指?
2012/02/17 16:27:22瀏覽20095|回應0|推薦1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喜歡中國文學的人大概都不會不知道這段話﹙辭﹚,不過這段辭的意思究竟是在講什麼呢?一般人似乎都偏向「當滄浪的水清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拿它來洗帽子,當滄浪的水濁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拿它來洗腳」。
這種說法是出自屈原〈漁父〉。
屈原〈漁父〉:
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於斯?」屈原曰︰「眾人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釃?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塵埃乎﹗」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遂去,不復與言。
這是屈原對世情的感歎,意思是說:「人不要太執著,要有變通;當世情好的時候,就像滄浪的水清時,可以拿它來洗帽子一樣,戴上官帽作官去,好好服務社會;當世情不好時,就像滄浪的水濁時,只能用來洗腳一樣,反正也做不了什麼大事,就致仕退隱,好好修身養性算了!」這個說法其實是很符合儒家「用之則行,舍之則藏」(《論語.述而》)之道理的,屈原也知道,但他卻沒有這麼做,只借漁父之口來反襯自己,他雖覺得自己雖有點深思高舉、自令放為,但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不願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塵埃;辭中他面對濁世而仍力求清白之矛盾情懷躍然於紙中,最後終於還是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
如上所見,屈原雖不是孔子的「用之則行,舍之則藏」而「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他仍是儒家的,重視氣節。
不過,這段話並不是只有這種解法,至少還有一個,可以說是儒家本宗的說法,知道的人卻少了些,它的意思是:「像滄浪的水一樣,清的時候可以拿它來洗帽子,濁的時候可以拿它來洗腳,仁與不仁皆自取之也,你清人家就尊重你〈拿你來洗帽子〉,你濁人家就輕視你〈拿你來洗腳〉,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這個解釋可見《孟子‧離婁章句上》:
孟子曰:「不仁者可與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樂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與言,則何亡國敗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聽之!清斯濯纓,濁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謂也。」
另外,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到一件事,即「有些人說是『滄浪之水清兮‧‧』出自屈原〈漁父〉,其實並不然」,因為孟子(BC372-BC289)與屈原(BC340-BC278)同一時代而早於屈原,且依孟子所述,這段辭在孔子的時代已是童謠,可能是屬於國風之類吧,但並不見於《詩經》。不過,由《漁父》我們或許可以猜測,孟子也可能是借孔子之口轉述自己的說法,就像屈原借漁父之口轉述自己心中另一個意念一樣,『滄浪之水清兮‧‧』這段辭很可能是孟、屈當時之一流行歌謠,只是並沒有一致之解釋而已。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laude0317&aid=612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