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1/11 00:54:29瀏覽3126|回應1|推薦8 | |
『警察最大的公敵,從來都是自己人。』 這段話揭示了港片《寒戰 Cold War》的核心,一部沒有『匪』的警匪片,警察要抓的是『內鬼』。
1981年章國明導演、艾迪主演的《邊緣人》,在金馬獎得到導演、男主角、劇本三項大獎,寫出警方臥底黑社會,兩面不是人的矛盾,開啟香港警匪片『臥底』類型,直至2002年《無間道》,在傳統的警方臥底梁朝偉之外,安插了黑社會臥底劉德華分庭抗禮,也就是港陸說的『黑警』,意指警界中的『內鬼』。 《無間道》之後,有探討臥底做回警察心態的《黑白道》,有警察黑社會雙重臥底的《Laughing Gor之變節》,而為錢、為權出賣同僚的『黑警』亦持續存在於港片中,但《寒戰》與前述警匪片最大的不同是:沒有『臥底』,只有『黑警』,並將層面升至最具影響力的警隊高層,是一場挑戰『法治』的警界內鬥。
《寒戰》開頭的高空攝影,俯瞰香港街頭爆炸案件,彷若幕後黑手遙控全局,並用架構圖帶出警務處的角色職稱和分屬派系,迅速交代對立的兩位副處長劉傑輝(郭富城 飾)和李文彬(梁家輝 飾)底下人馬,營造出明快的節奏感。 故事源於一架衝鋒車失蹤,五位警員被劫持勒索,李文彬的兒子李家俊(彭于晏 飾)也在其中,正值警務處長(王敏德 飾)出國洽公,行動組的李文彬搶先帶頭將此命名為『寒戰』,激進暴烈的作風引起同僚不滿,管理組的劉傑輝奪權成功,未料接手後贖金遭劫、同事殉職,警方行動全被歹徒掌控,劉傑輝自己亦被檢舉。後段ICAC『廉証公署』主任張國棟(李治廷 飾)介入調查,找出『寒戰』行動背後的『內鬼』。
用『辦公室政爭』包裝『雙雄對決』 以警察為主角,當然有飛車追逐、街頭爆破,然而辦公室的針鋒相對飆演技,刺激火爆不輸動作戲,一場郭富城、梁家輝各擁人馬爭辯對峙,看似講理,其實是比誰比較大聲,誰比較給力,想奪權,不只看票數夠嗎?還要看誰能『上達天聽』,打好上層關係。 縱然對立橋段讓人想起東尼史考特的《赤色風暴》,但《寒戰》最精采的是:將戰場移至辦公室,藉階級分明的警界寫出多層面的職場攻防,比如出事時,梁家輝砲轟尹子維要其部門負責的『先下手為強』;下屬林家棟被高層郭富城挖角時,替自己留後路的圓滑;白領楊采妮不懼武官梁家輝的強勢,抬出最高原則『法治』反攻;還有保安局長劉德華面對媒體發問時,談笑用兵的公關應對;最犀利莫過於前輩梁家輝教訓後輩李治廷的『職場潛規則』,盡顯薑是老的辣。 港產片本就擅長拍辦公室的白領生活,與愛情結合的《孤男寡女》就是一例,而雙雄對立更是警匪片常見的模式,從事幕後工作多年的兩位新導演梁樂民(資深美術指導)、陸劍青(參與多部電影製作的副導演),從4年前的美國大選得到靈感,將政權爭鬥的利害衝突套用在警匪片,以『辦公室政爭』包裝『雙雄對決』,從舊類型的混搭拍出新意。
從《無間道》到《寒戰》 2002年《無間道》講個人身分的矛盾,2012年《寒戰》談群體利益的爭鬥,兩部片本質不同,卻分別反映了所處的世代。 《無間道》從臥底的身分認同,投射出97回歸後『我是誰?』的大哉問,正反兩方的臥底,立場相異,心態相似,深刻的是因臥底而生的人情與義氣,那是港片裡最扣人心弦的情味,也令幕前幕後皆為一時之選的《無間道》,能夠連拍三集,成為一個世代的經典。 《寒戰》所處的則是『合拍片』行之有年,放眼大陸市場亦想保留港產原味的當下,囊括中青代演員黃金組合,群星拱照資深幕後人轉戰新導演,帶著對新一代港片的期許,鼓勵新人『大膽假設』,也不忘提點『作好功課再發問』。梁樂民、陸劍青兩位導演籌畫多年,從政治角度切入警匪片,翻新警察故事,以法治為依歸合於審查方向,亦是香港社會訴求的核心價值。 並非延續《無間道》人性掙扎的『灰色地帶』,而是導向法治至上的『黑白分明』,因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人,所以沒有太多的情感牽扯,100多分鐘的片長裡,融入大量警界資訊,人物關係點到為止,前段『職場如戰場』的交鋒,勝於後段解案的爆破懸念和文字宣告。劇情緊湊,公私分明,卻也相對少了過往的情味,《寒戰》是場冷靜的心理戰,反襯人人為己的非常時期,寄望制度能守住最後的底線。
不是另一部《無間道》,但掀起新世代警界風雲的《寒戰》值得一看,片中反映時勢的敏捷和融合類型的靈活,正是港片吸引人的本質。
香港警匪片,我想繼續看下去。 圖片來源及電影介紹:udn《寒戰》專題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