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9/04/16 04:00:11瀏覽2067|回應4|推薦69 | |
吳哥國王蘇利耶跋摩二世 (Suryavarman) 將首都從羅洛斯遷至吳哥,並且蓋了吳哥遺蹟中最著名的建築之一吳哥窟。柬埔寨的國旗,即是以吳哥窟來代表他們的國家。 吳哥窟寶塔 柬埔寨國旗 吳哥的寺廟都是坐西朝東,唯有吳哥窟是面向西方。歷史學家對此有不同的意見,但被大多數人傳講的看法是因為,蘇利耶跋摩二世修建吳哥窟是要做為他死後的陵寢,因此面向朝西方極樂世界的方向。根據荷蘭考古學家 Bosch 的研究,印度的祭祀神靈寺廟大多朝東,而墓地則一律朝西。 吳哥窟也稱吳哥寺或小吳哥,占地200公頃,是吳哥古蹟中最大的廟宇建築。進入吳哥寺之前,先走入位於護城河上的浮橋,才到達外牆。通過塔門進入城裡,遠遠望見5個高聳的塔,但得先走過長472公尺的引道才能進入聖殿。引道兩旁,各自有藏經閣和蓮花池。 我們到訪時,剛好是週末,柬埔寨當地居民大大小小就在吳哥窟外圍的公園野餐。 長長的浮橋 四百多公尺的引道,兩旁各有一個藏經閣。 蓮花池 蘇利耶跋摩二世的吳哥寺,供奉著毗濕奴神,也描述著吳哥王朝的信仰。小吳哥城裡有著2000多尊的女神雕像,這些跳舞的飛天女神看似相同,但仔細端詳每一尊都不一樣。飛天女神身穿薄紗裙,腰際配上鑲滿寶石的腰帶,手執蓮花,頭載冠冕,各式各樣的髮型,加上迷人的微笑。吳哥雕刻師,傳神的表達了女神剛獲得生命的身體而展露的喜悅。如今我們所見雕刻繁複的女神,在吳哥時期是有色彩的,金冠,黑眉,紅唇。除了佈滿整個吳哥寺的女神外,還有兩個印度教重要史詩的浮雕壁畫,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廻廊的牆壁每100公尺就有一個史詩裡的主題故事,雕刻師將文學細節變成老百姓能懂的圖繪。 迷人的飛天女神 不經意的一個轉角處,也會發現飛天女神。 寶塔的外牆也有女神的痕跡 廻廊牆壁雕滿了浮雕壁畫,環繞聖殿一周,約長七百多公尺。 描繪著印度梵文史詩中的故事和吳哥王朝的歷史片段 蘇利耶跋摩二世的浮雕 王妃坐著以軟毯子作成的轎子 這些浮雕有戰爭的故事,有神猴哈奴曼(孫悟空)的戰績,還有天堂與地獄的對比圖。 吳哥窟被列為世界七大奇景之一。她有很特殊的兩層廻廊,一來防止半年雨季的影響,也可以構造出整個聖殿的寬闊感和深度。吳哥窟聖殿的高塔臺階非常陡峭,幾乎高達仰角70度,得手腳並用才能爬到頂層,這是提醒人們天堂很難到達。過去曾經有遊客從上面摔下來,後來為了安全起見,在石階上加裝了木頭階梯,並且配置欄杆。 兩層廻廊的外觀 吳哥窟的長廊形式多樣 有的有窗欞 窗欞石柱是仿造高聳棕糖樹的樹根 外廊 內廊 一層又一層的門框 象徵須彌山的最高塔 上高塔的階梯,現在已經加裝了木製樓梯和護欄。 最頂層的廻廊一隅 須彌山寶塔 小吳哥的美是時間與空間的美。根據不同的季節,尤其是春分和秋分,日出會從代表須彌山的最高塔尖中出來,加上聖殿前蓮花池出現的倒影,美麗至極。坐在那欣賞日出或日落,讓人有無限的想像空間,變成沉思者,或是放空腦袋什麼都不想,虛無的虛無,空空空。 在這欣賞落日,欣賞吳哥的美學。他們將信仰轉化成時間與空間結合的建築之美,是一千年後的我們所望塵莫及的。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