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欲辯已忘言
2009/02/08 09:27:13瀏覽1010|回應1|推薦0

 2008年末,小團山上諸般建設逐漸就位,有水有電,飲食無缺,全區都有無線網路,除了監督工程、農務,自在讀書、思考,時或仰觀藍天白雲。飽飫一天的靜默下來,覺得思想澄靜後,推理更為明澈,靈感自然浮現。但是,當與人談話,卻頓覺口舌不靈便,吶吶良久,方得一語。這種經驗,把我的思緒帶回到了少年時期。


 初中一年級,是孩童邁向少年的關卡,當年的我卻還蒙昧天真。升學主義籠罩下的學習環境,並不是非常快樂,但是孩子們容易受創,創口也平復得快,很能夠自得其樂。


  教數學的導師總是帶著陰狠的微笑進入教室,也總能找到理由,以藤條開始我每天的學習。像我這樣,不在課後參加他的家教班,但是每次成績又能列在前三名的學生,當然是「頑劣不受教」的,也應該嚴加管束。打手心、打屁股成為家常便飯,我也就找出了其中的物理定律,推敲出如何隨著藤條起伏,減少受力。每天原本是痛苦不堪的挨打,最後成了測試心得、別有所會的實驗課,也納做少年遊戲的一部份。


 當時,心中了然,這些折磨無非是為了成績、為了升學,與知識無涉,所以上課時任他口沫橫飛,台下的我總在進行自我的學習。少年不知天高地厚,心中有兩大夢想:發射火箭和製作核彈,為此自尋材料,讀起太空力學和原子核物理、量子力學。還有一個自我期許:王陽明說做聖人才是第一等人、第一等事,升學主義愈是昏天黑地,當然愈是要了解什麼才是值得一做的事,所以上課時偷偷地讀起四書。


 相對於導師,國文科林月仙老師不管下面的孩子眼睛總是瞟向窗外,或是玩著自己的小把戲,還是保持一貫的羞澀微笑,以柔和的聲音描述著她那個美好的傳統人文空間,談到有趣處,自己輕笑幾聲。我兀自進行閱讀四書的計畫,但是老師不知從哪裡看出了什麼,常在下課後要我到辦公室去,交給我幾本文集、詩集,要我讀完後再拿來換。


 學期中第一次的全校作文比賽,林老師指定我代表參加,彼時我們尚未繳交過任何作文,不知這個選擇的標準是如何訂定的。總之,我沒有用心,表現不佳,沒得任何名次。老師沒有提這件事,還是持續提供各種讀物,第二次比賽仍選我為代表,我有些踧踖不安,就多用了些心思,拿到了冠軍。從此,在初中生涯中,各種語文比賽未曾有過敗績。


 林老師要求我們做剪報、讀書劄記,同學率皆於繳交前胡亂剪貼,唯獨我平日各做一本,內容豐實。作業發還時,同學鬨然,因我總分209分,原來是剪報100分,讀書劄記99分,外加最先繳交,加10分獎勵。我未來的讀書生涯中,因為記憶力強,凡所寓目,大約都能存記,而且多半在消化後發而為文,剪報簿、讀書劄記並未再做。但是,隨時查閱資料,更新知聞,卻成了習慣。


  老師似乎特別喜歡陶淵明的《飲酒詩》,鈔錄給同學誦讀,還細細講解。是時少年心性,哪裝得下什麼隱逸思想,倒是對陶淵明的「少時壯且厲,撫劍讀游行」很覺對味。當然,夢想中揮劍的對象少不得是罪惡的升學體制。


 升上初二,林老師杳無蹤跡,也不知從何問起,只能栽進升學的泥沼,忘了陶淵明的《飲酒詩》。


 多年以後,剛回台灣擔任教職,偶然在報端得知林老師投身特殊教育,教育有能力障礙的兒童多年。約期拜訪,方知林老師也就只教了我們一屆,就別之他校從事特殊教育,《飲酒詩》也就只我們這班學得。談到深夜,依依離去,其後因為工作繁忙,雖有連絡,而未暇再行拜訪。


 不多日,桃園大園發生華航空難,林老師的名字赫然列在其中,我當時如受巨雷轟擊,怔忡多時。多年以來,數次提筆為文,想要記下自己的追念,卻好像失去了驅使文字的能力,踱步案前,思緒卻好像那吃不飽的蠶所結的蛹,處處是頭,即抽即斷,片絮也織不得。來到小團山,日日有浮雲飛鳥,荷鋤採菊是常事,心閒口鈍,卻憶起了林老師和她教的《飲酒詩》,且借淵明的無弦琴奏一心曲,懷念林老師的恩澤吧!





附註:




陶淵明 


飲酒詩 二十首之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飲酒詩 二十首之七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汎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 


一觴雖獨進,杯盡壺自傾。 


日入群動息,歸鳥趨林鳴。 


嘯傲東軒下,聊復得此生。






飲酒詩二十首之十 


在昔曾遠遊,直至東海隅。


道路迥且長,風波阻中塗。


此行誰使然,似為飢所驅。 


傾身營一飽,少許便有餘。


恐此非名計,息駕歸閑居。






歸園田居詩五首之一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閑。


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



南朝梁蕭統(昭明太子)《陶淵明傳》:

淵明不解音律,而蓄無弦琴一張,每酒適,輒撫弄以寄其意。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ikuo&aid=2610976

 回應文章

摸 象 或 (不?) 著 木目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此還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009/02/08 10:22
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畸人(cikuo) 於 2009-02-08 10:41 回覆:

謝謝指正,但是文章標題是故意改的,強調無法言說或是不待言說。


莊子的《齊物論》說的是:「辯者也,有不辯也,大辯不言。」

《外物》則說:「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這是我想用的意思,恐怕也是陶淵明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