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2/20 09:55:20瀏覽846|回應0|推薦1 | |
整治池塘時,我們挖出塘泥,堆到多石寡土的坡上,後來又在同一處堆置雞糞發酵,所以坡上土質比他處好些。或許是土中或是雞糞中留有蔬菜種子,秋冬以後,居然長成一片菜圃,其中蔬菜大半是青菜。 我們本已開闢了有機蔬菜園,足供園區所有工作人員和訪客食用有餘,但是蕙瑛發現了這塊不起眼、自生自長的菜園,就試著拔了些回去食用。十二月的寒冬裡,有機蔬菜園裡都覆蓋了稻草保暖,這片暴露在外的青菜,能夠長得好嗎? 春節期間,工作人員放假,我們一家人在山上留守,自烹自食。蕙瑛到這天成的菜圃採收,採的第一籃青菜,很快吃完,滋味特別豐厚。那種滋味,勾起了味蕾久已塵封的記憶,那就是菜蔬該有的本色滋味! 我們在市面上購買的蔬菜,多半以大量化肥催大,蔬菜膨大多汁而空疏,初嚐爽脆,卻無咀嚼的餘地,只能用調味料遮掩空乏。天然菜園所產的蔬菜,略加些油、鹽清炒,就好吃得很。那滋味是充滿於蔬菜組織的,是有層次的,在口中會逐漸釋放,每一口咀嚼都會引發味蕾新的顫動。席上有了這樣的蔬菜,其實葷菜不需要多,就能給人飽滿豐足的感覺。 蕙瑛說:「我們的無公害蔬菜真好吃。」。在大陸上,有「無公害蔬菜」和「有機蔬菜」兩種分別,她誤以為「無公害蔬菜」是大陸的說法,而「有機蔬菜」是台灣的稱呼。我告訴她,兩者是不同的,許多人無法明瞭兩者並非只是名稱上的差異。究其實,兩者的差別是在程度上的,相同的是使用有機肥,並在種植植過程中,無環境所造成的污染,也就是作物所接觸的種植土壤、周遭空氣、灌溉水源都沒有污染;採收後,清洗、包裝、運送的過程中,也沒有二度污染。兩者的差異在於無公害蔬菜可以適量使用農藥,只要在到達消費者的手中時,農藥的殘存量不超過標準即可。有機蔬菜除了強調使用有機肥,完全不採用化肥、農藥,還不能採用基因轉作種、苗,不失用生長調節劑,標準更為嚴格。 蕙瑛好奇:有機蔬菜不使用農藥,如何防治蟲害?我告訴她:有許多種手段,用人工去除是最有效而費時費工的辦法,然而常常卻不免作為輔助手段;採用害蟲的天敵是另外一個法子,但是如果害蟲無自然天敵,就得自外引入,有時候反而造成原生態的破壞;生物農藥是比較先進的法子,利用寄生菌種的施放,殺死害蟲;我們也可以採用物理辦法,例如使用搭棚、架網、鋪地膜隔絕。 更為固本培元的辦法是增強蔬菜本身的抵抗力,譬如種植的土壤中原來就有豐富的菌種,形成自然疏鬆的土壤,注意微量元素的含量,則可提供植物均衡的營養。適當選擇的菌種也可以噴灑在植物的葉面,以抵抗害蟲。如果就大局來看,害蟲的出現也是生態出現問題的徵兆,如果長期不用農藥,引致鳥雀,自然繁生,鳥雀吃害蟲,多少就把蟲害壓制下來了。這些做法,必須要花時間等待,由傳統慣性農作改為有機農法的時候,初期經常因為不見速效而懷疑放棄,原因在此。 蕙瑛又問到生長調節劑的功能,我提到我們在種植樹木的時候,常在根部施用生長調節劑,特稱為發根粉,就是促使根系快速發展的化學藥品。許多果農,為了使果品生長快速,縮短種植時間,會施用生長調節劑,例如我們常看到攤上販售的草莓,碩大豔麗,引人垂涎,但是聞之無香,吃來索然無味,還得要澆上煉乳或糖、蜜以增加滋味。當然,這樣的生長調節劑為未成年人吸收,有可能造成發育過早,影響健康。 第二天,我帶著小兒子一同去採青菜,青菜並不容易拔起,需要多費些力。拔出檢視,原來根都紮的極深、旁支分布極廣。我向兒子指出,化肥吸收迅速,施用化肥的植物不需要發展根系就可以吸收到足夠生長的養分,生長調節劑又縮短了生長期,也使得根部沒有足夠時間發展。孩子不解:「我們又不吃菜根,要根部發展做什麼?」「化肥主要提供的營養是氮、磷、鉀,有的時候甚至只有單一的氮肥。但是植物根部的發展可以深入土壤,甚至深入石塊,吸收各種營養,其中包含許多的微量元素。所以化肥雖然使得蔬菜更為肥大,其實所含的營養卻未必多樣,滋味當然也就不同了。」 拔蔬菜著實要花力氣,冷冽的空氣刺激著涕淚齊流,我擤擤鼻,喘口氣:「我們種的紫花苜蓿就有極深的根系,能夠深入土壤,甚至分解石塊,吸收其中的營養,所以多年生的紫花苜蓿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就是這個道理。」「你看,我們在拔青菜的時候,從底部抓起,可以發現底部的周圍結了許多冰珠,在這樣低溫的環境中,青菜生存的方法是犧牲外部的菜葉,外層菜葉雖然葉面枯黃、葉梗糜爛,卻保護了內層的菜葉。青菜進行光合作用後,為了要渡過艱難的環境,所以會將養分儘量儲存,所以青菜雖然矮小不起眼,但經霜之後,更為甘甜。」 「爸爸上次說過,全球暖化使得農作物生長加速,農產增加了,但是攝取的營養卻不足,使得人們要攝取相同的營養,必須食用更多量的食物,是不是這個道理?」「對,溫故知新,舉一反三,孺子可教也。」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