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烏桕
2008/12/28 09:30:34瀏覽2305|回應0|推薦0

 唐張繼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雙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膾炙人口。但是其中的「江楓」頗成問題,因為楓樹適於排水良好的土壤,水邊並不利於楓樹的生長。以此猜測,張繼所見,應該是生長於長江流域,水濱尤茂,秋冬樹葉同樣醉顏紽紅的烏桕。楊萬里的《秋山》詩可以為證:「梧葉新黃柿葉紅,更兼烏桕與丹楓」。




 台灣的小學生對烏桕並不陌生,因為課本中談社區總體營造的觀念時,就以台南的烏桕巷為例,烏桕也因此在孩子們腦中留下美好的印象。但是,在台灣烏桕其實屬於外來植物,一百多年前才從大陸帶到台灣,台灣本有的土生種是白桕。




 烏桕樹其實不難種,不刻意去種,滿山遍野就自然生長,對土質要求甚低,缺水處也能生長,但是水邊生長更好。我們在開發之初,曾經大量查閱各種書籍,尤其閱讀了《肥西縣志》,了解烏桕是安徽本有樹種,又不須刻意栽植,葉色還能夠逐漸變化,經濟效益也高,所以特意規劃栽植。




 當地親友不解,認為烏桕是野樹,人人家門口都有,材質又差,毫無經濟價值,無須種植。我深深嘆了口氣,今天即使在農村,人們和自然的關係都不如往日的親密,許多日常用品都取之於商店內於工廠大量製造的貨品,對身邊的無盡藏都視若無睹了。




 我告訴親友們,烏桕全身是寶,尤其烏桕子含油量高,僅次於產在非洲的麻瘋樹。最近因油價飆揚,生質柴油頗受重視,烏桕必然會鹹魚翻生。日本人稱烏桕為「綠色原子彈」,就是看好它潛在的能源用途未可限量。




 實際上,我國運用烏桕子油有很長的歷史,烏桕子外殼上的白臘稱為「桕白」,子仁所榨出的油稱為「梓油」。烏桕子油在古代做為蠟燭或油燈用,少煙長明,以紫雲英抽取出的染料染紅的桕燭,婚慶和禮佛必用。宋代慕容百才的詩:「階走楓林葉,窗催桕燭花。」可以想見桕燭並不少見。


 宋代戴表元《桕坑》:「西去疑無路,誰知是剡津。行多收桕客,住有掘苓人。寺隱山前古,村經水後貧。時時百里外,來此祭田神。 」所講的就是老蔣先生故鄉奉化附近的剡溪,其中有一段兩岸遍栽烏桕,稱為「桕溪」。既說「 行多收桕客」,可知烏桕子油的貿販歷史之早。又因為可做為可可油的替代品,且含甘油類、硬脂酸成份多,現代的應用更廣。




 烏桕又稱烏臼或鵶舅,可能就是因為烏桕葉可以用來做為黑色染料,古時用來染皂衣,甚至有用為染髮之用的。烏桕木質細密,常取以為砧板,斫之不壞,且無異味。




 侄子聞言驀然醒悟,想起早年曾以烏桕葉煮水做土農藥,用於防治稻子和棉花的蟲害,的確有用。而且三、五年前村子裡有江浙的販子前來蒐購,三十年以上的大樹蒐羅一空。去年復來,十年左右的樹於今也不可得了。家家多以為庭前雜樹,賣之無妨,如今看來卻是失算了。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ikuo&aid=2512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