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1/20 06:43:53瀏覽2964|回應4|推薦56 | |
一本小說裡有好人死,可以感人肺腑,賺人熱淚,讓作品更為深沈。壞人死就另當別論了。可是,每本小說裡非得有人死嗎?
是一個越南同事跟我說的,她說,作家尼可拉斯·史派克的每一個故事裡都有人死。她看了不少這位作家的小說改編成的電影。我側頭想一想,妳說的沒錯,好像是這樣子。
從早期的《The Notebook》、《A Walk to Remember》、《A Bend in the Road》到近期的《The Best of Me》及《The Longest Ride》,故事裡都有人死。尼可拉斯·史派克的小說,我不是每一本都捧場,中期的讀了幾本,印象不特別深刻,但就我記憶中的這幾本小說,確實每個故事都有人死。
來試試尼可拉斯·史派克2016年這一本最新的小說《Two by Two》。
全書共482頁,閱讀時以為這本書可能是少數例外之一,猜不出誰可能要死了,讀到413頁,終於,書中有個人物被診斷出癌症,準備要去死下戲了。
我不是冷血動物,我還是跟著哭了好幾頁。
我覺得書中這個角色不是非死不可。但若是作家想要感動人或是因為其他藝術因素(artistic reasons)要他死,我們當讀者的無從置喙。
本書故事主軸和作家其他的小說一樣,不是什麼曲折離奇,是個簡簡單單、可能發生在你我周遭的故事。
Russ 覺得工作不保,辭去廣告公司的工作欲自行創業,妻子 Vivian 到外工作,與 Russ 漸行漸遠,愛上富豪老板。Russ 在家帶五歲大的女兒,創業維艱,加上 Vivian 離去,兩人都欲爭取女兒的扶養權。
在人生最混亂無助的時候,家人的相互扶持更是珍貴。父母親、姊姊、姊姊的女友、前女友、女兒給的支助,或是含蓄的,或是絮絮雜唸的,或是讓人珍愛的相處時刻。
尼可拉斯·史派克的小說改編成電影,到2016年為止,總共有11部。他寫的小說到目前為止共有19部,改編成電影的比例之高,大概無人能及。我認為一來是故事感人(有人死),二來是拍攝成本低廉,三來有基本婦女觀眾群,賠錢的機率不高。
電影在爛蕃茄的網站上官方評價大多很難看,最高只有52分,最低8分。然而,尼可拉斯·史派克的小說在各大閱讀網站上的評價都不低的。作家的文字簡單易讀生活化,他一貫的風格是,以不疾不徐的緩慢步調,記錄著周遭生活的一點一滴。細膩的文字描寫難以用影像表達出來,小說與電影感覺的落差非常大。
或電影或小說,可以確定的是尼可拉斯·史派克的故事有人死的機率非常高。
參考資料: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icholas_Sparks
這個好笑: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