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哥看到這個標題一定有意見。歇業!誰敢說我歇業,只不過是要換個地方營業而已,這是什麼鬼標題?好吧!如果巴黎左岸的「雙叟」或是右岸的「和平」咖啡館掛個牌子說要另尋覓新址暫停營業,那又應該用什麼辭彙?西方文明的毀滅?
Post、普羅、克麗瑪,是九零年代東區人文咖啡館的典型。不供餐,通常只有起士蛋糕,義式大型蒸氣咖啡機為主要機器,老板調得一手好卡布其諾或拿鐵;店內音樂類型類似:平日古典,週末爵士。音樂、煙味與咖啡相互繚繞--雖然克麗瑪很快就禁煙了,這些店很像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大多系出同門加上相互抄襲。
Post是其中的最後一家,在大約一九九八或九九年在國父紀念館附近的小角落亮起它的招牌(正確的日期我不記得了,因為本人在當兵),在初期卻也是最成功的一家,Post與其他咖啡館最大的不同在於裝潢,它的裝潢完美的符合它的名字--後現代(不會有人以為Post在這兒是當郵局吧?)白色的吧檯、黑色的櫃位、銀調的座位,還有裸露的管線及牆面,當時只有最新潮的夜店才會這樣裝潢,不過Post其實跟夜店差不了多少,至少第二或第三ㄊㄨㄚ人們才會往這兒跑。
Post距離東區商圈的距離最遠,當時附近的店鋪寥寥可數,無法產生群聚效應。但權哥卻擁有二個絕對優勢。一、有台北espresso 龍頭稱號的大師馬祖先生當時將傳奇的O'late咖啡館(在南京東路五段上的這家店,是所有咖啡族朝聖之地)轉手,身為他工作搭檔的權哥靠著絕佳的人緣與咖啡絕活,將大部份的客源都轉到了新開張的Post;二、Post緊臨當時的音樂文化中心,除了滾石及魔岩就在隔壁巷子外,附近還有數不清的音樂工作室及錄音室。文化界及音樂界的顧客,源源不絕的填滿了Post的位子,楊乃文就是超級忠實顧客之一,圈內每個人都知道,要按撫她最好的方法就是一杯Post拿鐵。
如果這麼好,Post 為何會歇業?星巴克的出現是第一個原因,星巴克有私人咖啡館無以比擬的財力,可以租下大街上的黃金店面,臺灣人喝義式咖啡的歷史不常(或多人畢生只喝過星巴克的卡布奇諾,而那個用湯匙將泡沫挖進杯子去的東西叫卡布?歐洲人一定會說你腦子壞了),私人咖啡館老板才能製造出的絕美滋味對大多數的消費者無法產生吸引力。
第二是SRAS其間對東區經濟產生無法回復的傷害,許多的消費人群在SARS結束之後,直接轉進了新興信義商圈;第三、因為經濟不景氣,人們自然減少或合併消費,不提供餐點服務只有蛋糕的咖啡館受到的影響最大。
最後,在這數年間國人對香煙,尤其是二手煙的態度丕變,這對國民健康是好事,但對咖啡館可未必,咖啡館的煙味是與咖啡本身有一樣悠久的傳統,對許多老板及顧客而言,這點很難改變。但大眾對香煙的仇視態度,會使得消費者在選擇場合時,為了不吸煙者的需要挑選禁煙的場地--這使得首先禁煙的克麗瑪佔有了消費習慣改變的先機。
但其實這些都不是真正的原因--待續 我的原部落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