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3/10 06:09:20瀏覽1257|回應6|推薦10 | |
高中課綱要加上四書為必選,近日引發討論。有關時數的部份已有課綱委員及各團體發聲,筆者僅就四書做為必選教材的適當性,加以探討。 高中國文教學的目的何在,是第一個問題。還依然是「為往聖繼絕學」嗎?那就非常的「崇高壯烈」了。在一半以上國中生都會進入高中就讀之際,課綱讓這麼多學生讀四書,其必要性要經得起社會檢驗。教育部資料顯示,目前約七成學校都有選修「論孟選讀」,但這是高一的部份,到了三年都要讀,除了論孟還要加上道德哲學──大學中庸塞給高中生,每學期一學分,這是另一個狀況。而七成選修要變成全國必讀,這三成學校或班級的意志完全被覆蓋又是另一個邏輯問題;選修所以為選修,少數所以為少數的意義,在這次主推的人看來似乎是不存在的。 其次是中華基本教材為何只有四書,只有儒家?完全令人不能茍同!諸子百家剩下獨尊儒術,這樣還不算學術霸道?老莊在國際上的知音甚多,幾個巧妙寓言就可以讓異文化的老少辯成一團。老莊在意識自由上的開創,對高中生是多麼重要的啟蒙,當局竟然一心只有四書,這就使即便贊成讀經典的,都要反對了;莫非大學之後再放一個中華文化進階教材,到時再放道家? 從思想史和政治史看,中國歷代獨尊儒術者往往國勢不強,儒道相互為用或者陽儒陰法者才有更大的可能,主推此事的人,難道不知道嗎?硬把品德教育和中華文化基本教材的必要性綁在一起,寧不聞光緒皇帝廢科舉之前,多少學子熟背經文,但求中舉,那時的世風良好嗎?那時寡廉鮮恥的事恐怕多到十本儒林外史也裝不下,不是嗎?國文課要反覆教古文、教四書,到底是老師比較習慣教文言文,還是學生沒有透過文言文就沒有管道浸潤中華文明呢? 我了解教育部同仁承受很多壓力,中教司長也極富誠意的誓言在配套上要和過去教法大大區隔,但是看起來內容沒得改。那就容我不客氣說:請當局把手拿開吧。大陸在天安門豎起了孔子像又如何,平反孔子的山寨版罷了。台灣要用全面讀四書來拼兩岸誰比較重視孔子嗎?當為政者不能廣開言路,不能包容多元思想,置入性行銷到霸凌人民大腦時,這算在實踐儒家思想嗎? 論孟要怎麼教才會讓生命透氣,是有意義的,討論顛覆性的道家(正言若反)有沒有加到課綱空間,讓高中生接觸也是有意義的,但是若要非推四書成為三年必選不可,作為一個中學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最該換腦袋的是直線思考、背後下指令的高層。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