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7/12 13:55:56瀏覽1001|回應0|推薦2 | |
王品的服務人員總是蹲在你身邊為您點餐,總是再三體貼你的需要,我的朋友總是為這種服務讚歎不已,他說:你們教育界直接把學生交給王品教吧。 出身農村的我,沒有改變凡事自己來的習慣,用餐每多一分服務,我的自在就少一分,朋友笑我沒有福氣,對服務過敏。是啊,江湖廟堂各有背景,齋飯養大的人,豈能要大家通通來撞鐘? 說起過敏,古人對繁文縟節也會過敏、甚至反感的,所以孔子就講;「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說的雖是修身,但是要消化過於文明帶來的隔閡感,無論是工作或飲食,本來就是存在真功夫的;忽視這個內化過程,難免有沐猴而冠的危險。 典章操作,著重在由外而內以求教化,然而孔夫子也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我想問的是:在服務生再三的殷勤中,你也是自在的嗎?他們是融入的嗎? 在濃烈牧歌時代的風格中,紀伯倫對於工作這個命題,他說的是:當你們帶著愛工作時,你們就與自己、與他人、與上帝會為一體。什麼是帶著愛工作呢?是用你心中的絲線織布縫衣,彷彿你的至愛將穿上這衣服。是帶著熱情建房築屋,彷彿你的至愛將居住其中。是帶著深情播種,帶著喜悅收穫,彷彿你的至愛將品嚐果實。是將你靈魂的氣息注入你的所有製品。 但是餐飲業每餐的工作強度,不太允許你用修行者的歷程來完成,反而是改用熟練和慣性比修練快多了。所以要問的是:人人都可以訓練成功嗎? 我們知道前來王品應徵的年輕人,幾乎沒有不曾在王品餐廳用過餐的,可是並非所有的求職者都願來到王品,所以人們不能說因為在那看過一個又一個服務強度高的大孩子,就認為所有孩子都可以被教成那樣的。 更值得探討的是:人為何需要這樣被服務?或者說,平常過度服務別人的人,更需要在用餐時被精緻的服務回來嗎?這是一個補償的儀式嗎? 我相信王品們的魔法是:你我在職場來的心靈創傷,會在噓寒問暖式的服務中結痂,接下去,他們又用精緻的創意料理中刮掉了情緒的疤痕,加上了護膚霜,所以一頓美食下來,對於心靈飽滿的人,或許是不勝負荷的盛宴和儀式,對於打滾在工商社會的受雇者而言,卻是再簡易不過的速效藥劑了。 |
|
( 心情隨筆|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