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7/03 11:15:53瀏覽211|回應0|推薦0 | |
退休基金是「無主財,人人抬」? 96.11.14 台北時間昨日零時起,因抗議退休優惠將被改變所發起的法國罷工行動正式啟動,新任總統也宣誓絕不退讓。雖然台灣不是非常國際化,但是身邊有一批朋友仍十分關切其發展。他們非常注意一個在民調上已取得優勢的措施是否會貫徹到底,或是工人的團結又將奏效,以及未來是否可以移植到台灣來。 近幾年全世界退休金改革呼聲響徹雲霄,有的政治人物甚至不惜為此跌倒又爬起來打,像是一場聖戰(例如義大利前總理)然而站在對立面的工會也一定視為決戰,為了捍衛養老的尊嚴而奮鬥。兩邊各有堅決的理由,不惜對撞,真像是一場血淋淋的會戰。 國內沒有罷工的傳統,多數勞工常是越大的議題越不關心,勞退新制通過前後,不知是累了(喊十幾年了)或是算了,其實只有少數工會幹部及工運人士關心和評論。接下來就是投信金融業者的天下了,談勞退新制的場合都難得見到工會人士,不知是不懂?或是不滿?還是不在乎? 民國94年1210教師組織發動的「反鬥爭,要均富」行動,反而有那麼一點法國味道,教師抗議總統操作選擇性改革,污名化公教人員,當時無論是人場或訴求,都有一定張力,只是時間不持久,且只有在台北一地活動。 改革者旗正飄飄,受害者卻委屈又憤怒,問題是到底誰的錯?答案可能就在本文的標題。因為所謂改革者通常不見得是為國家長遠打算,而是基於訴諸選票有利,畢竟「寧失政權,也要改革」只是騙局,阿扁最新的術語是「拼好經濟也未必選得上」言下之意,是「為了選上,不一定要拼好經濟」再說如果基金的存量已拉警報多時,且一年比一年嚴重,就算不當改革英雄也要認命的擦屁股,主政者只是順勢去做;至於受雇者,除非其工會非常努力的防危杜漸--平常強力監督退休金的營運,否則只能做激情抗爭一途了。 問題的確在操作基金的人與機制:如果工作誘因少卻想得到好績效,當然是緣木求魚(工會想到嗎),如果藉著操作基金而和其他業者裡外串合就更惡劣,最可惡的是接受政治指示,將基金的獨立性視如糞土,又製造新財務危機給未來的政府與受雇者收拾與衝突,這樣的官員在台灣卻安若磐石,且不分藍綠。 與其相信國家會負最後支付責任,不如平時就強力監督基金運作,與其未來在街上怒目相視,何如當下就恪守善良進管理人的分寸。台灣各公共退休金的管理核心成員歷來總共應不會超過七十人,請立即接受人民嚴格的檢視吧。 |
|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