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好「食」光
2014/03/23 12:02:26瀏覽1156|回應0|推薦109

 

俗語常說:「民以食為天」,食物不僅可以滿足口慾、安撫精神,且是增強體力的來源,其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但是,一般病人卻因病況或心情等因素,變得食慾不振、甚至食不下嚥,讓家屬或照顧者著急;急急尋找病人喜歡的食物,烹調成他們愛吃的佳餚,為的是希望他們能夠多吃幾口,多添些營養,以便有多一份精力來與病魔搏鬥。一般病人如此,末期病人更是幾乎沒有例外。

 

有本中文譯成「讓日子多一點生命」(Den Tagen mehr Leben geben - 朵特 . 席珀著;唐薇譯;時報文化出版)的書,內容描寫一位曾在米其林餐廳,以及其他頂級餐廳服務過的大廚,甘心放棄平步青雲的大好前程,而在全心為末期病人服務的體驗裡,找到了身為廚師的真義所在,也將烹調與安寧療護的連結,做了最佳的詮釋。

 

最近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為了協助提升末期病人的生活品質,而推出「安寧食堂」 - 美味圓夢活動,邀請餐廳或主廚透過客制化的餐點設計,讓末期病人重溫記憶中最溫暖的味道,享受最後的好「食」光。這真是個神來之筆的好主意!

 

羅東聖母醫院的安寧病房是這個辦法公佈後的第一個合作試辦單位。

 

根據辦法,安寧照顧基金會會媒介合適之餐廳或主廚,請他們與個案或家屬溝通想要的好味道,提供個案回憶中的好「食」光,並支付餐點、主廚之交通費等各項經費;而合作單位則要選出合適的末期個案,協助蒐集個案對於美食的記憶及期待等。

 

由於目前入住病房的病人中,可以進食者,大部分都以鼻胃管灌食,還能如常人飲食的屈指可數,因此,在個案選擇方面,團隊很快就有了共識: 110x房的陳先生(非真姓)是不二人選。

 

心臟與腎臟雙雙衰竭的陳先生,六十歲不到,濃眉大眼,一副精明能幹的樣子。中年時患有高血壓,但是沒有遵照醫師囑咐而按時用藥、或監控檢查,因而導致心臟及腎臟都受到嚴重損害;心臟曾裝有支架,三年來使用腹膜透析控制尿毒症。因為心臟功能極度退化,呼吸問題日趨嚴重,在內科病房無法有效控制急喘的症狀而轉來安寧病房。

 

本來,陳先生對於安寧病房還是相當抗拒,認為那是去「等死」的地方;後來,實在喘得透不過氣了,才勉強同意接受安寧療護。上來之後,呼吸問題馬上獲得改善,他也能夠睡得安穩。慶幸的同時,他卻笑著抱怨護理長沒有早些告訴他安寧照護的好處。

     

   

陳先生雖然已經病入膏肓,食慾仍算不錯;常常看到他津津有味地享用著太太幫他準備的菜餚,也喜歡品嚐冰品、甜點。

 

當護理長問他有沒有他特別懷念的菜餚時,他毫不猶豫地就說出「砂鍋魚頭」來,因為現在他腎臟不好,雖然用腹膜透析,還是不宜吃太鹹的食物;而砂鍋魚頭能把他帶回到當年身體還好之時,可以吃重口味佳餚的美好時光。

 

接著,陳先生又開出菜單,寫下他心目中希望加到沙鍋裡與魚頭共同烹煮的,包括金針菇、豆腐、大白菜、魚丸等等配料。

 

負責烹煮這一道砂鍋魚頭的安寧食堂,則選定在羅東地區頗有名氣的年年小館。

 

約定享受好「食」光的日子到了,剛好陳先生住的雙人房,目前只住他一個人,因此,我們就在他床邊擺了一張圓桌,和椅子,以備大家托他之福、和他一起享用佳餚之需。看著我們忙東忙西,陳先生顯得有些緊張。雖然掩不住內心裡的興奮與期盼,可是他卻又裝成若無其事的瀟灑模樣,讓人看了不禁莞爾。

 

礙於我們病房的廚房設備不是十分齊全,年年小館的大廚需在餐廳的廚房裡將魚頭先處理、又油炸過,並與其他配料整齊地擺在沙鍋裡,再端到病房裡來。因為聯絡方面的某一環節出了小狀況,因此進度稍有耽擱。而在等待的期間,我們深怕病人餓肚子,頻頻問他餓不餓,他都很有耐心地說:「還好;不餓!」但是,體貼的陳太太三不五時就會塞塊小點心,讓先生先行充飢。鶼鰈情深,令人感動,卻也叫人為他們即將面臨生離死別的命運而扼腕。

 

大家引頸盼望地等了一陣,護理站有人叫著:「來了!來了!」果然看到大廚端著一隻大砂鍋急急地走了過來,後面跟著拿著瓦斯爐與提著一桶白飯的助手。

 

一陣簡單的寒暄過後,病房裡所有人的眼睛都緊張地注視著瓦斯爐上頭的砂鍋;陳先生當然也不例外。有人開玩笑地說:「看!陳先生的口水都快流出來了。」換來眾人一陣哄笑,陳先生也不介意地跟著笑了起來。 

      

 

在大家千呼萬喚之下,終於有陣陣香味傳了開來,跟著,蓋子打開之後,裡面的湯汁也開始滾了。再過一會兒,大廚說:「可以了!」彷彿是一道特赦令,讓大家免於繼續左等右盼地苦苦守候。

 

護理長先舀了一大碗加上諸多好料的湯,端給陳先生。他先謝謝護理長,又感謝大廚之後,就大快朵頤起來。才吃了兩口,他停下來,伸出大拇指,對大廚說:「讚!好久不曾吃過這麼好吃的人間美味了!」看他狼吞虎咽地吃著,又聽他這麼說,大家一方面為他高興,另一方面也紛紛就坐,準備享受美味。

 

陳先生吃了第一碗之後,意猶未盡,把空碗遞給太太,請她再為他舀一碗。就這樣,他前後一共再添加了三次。一個末期病人能夠有這樣的好胃口,讓大家嘖嘖稱奇。只見他開心地吃著的時候,有時是大口、大口地吃,有時卻是細嚼慢嚥,而且閉起眼睛、若有所思,就好像在回憶著以前曾經品嚐類似佳餚時的甜美時光。大家看得有些心疼,但是也慶幸他在生命的末段,仍有機會享受他鍾愛的美食,再度把「好食光」的美味從記憶的深處喚醒了過來。看了陳先生的回應,大家都覺得安寧基金會的這個「安寧食堂」圓夢計劃立意極佳,效果彰顯,值得喝彩。

 

享用了夢寐以求的砂鍋魚頭之後第二天,陳先生開始食慾不振,自第三天起,病況更急轉直下,終日昏睡不醒。第五天上午,他體溫只有32度,而數位血壓計根本量不到血壓。他鍾愛的妻子和兩個女兒都知道時間不多,緊緊隨侍在側,也再度在他耳邊道愛、道謝、道歉、道別,祝福他一路好走。

 

陳先生可說是非常有福報的人;不只在生命末期選擇妥善的安寧照護,免除不必要的折磨,更有機會再度享受他鍾愛的美食。與世長辭時,他面容平靜,嘴角略微上揚,狀似微笑;也許他正在回味享受「好食光」時的幸福感吧?!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su43&aid=11785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