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6/21 15:14:09瀏覽1388|回應0|推薦7 | |
看完「帶我去遠方」 (Somewhere I Have never Travelled) 這影片之後,一家人(小峰、小潔的年齡分別為小一及大班)的觀影心得分享如下: I. 一家人討論著關於「自殺」的情節 國小一年級的小峰問:「為何阿賢哥哥會自殺呢?」 內人回答:「因為他很傷心呀!」 小峰說:「那如果我很傷心,也可以自殺嗎?」 內人說:「嗯,不太好吧…」 我說:「嗯,雖然自殺也是旅行的一種,…」 ※不過我心想,「不太好意思跟孩子說,自殺是不好的行為,因為在我的成長,也想過很多次關於『自殺』,我覺得『自殺』應該如村上春樹所寫『挪威的森林』裡頭,不需要灑狗血的理由,反正想旅行就離開吧。 不過,生、死就如DNA的雙股螺旋,不是單一存在,而是相伴相隨;這有趣的種子就留給孩子自己去探索吧!」 II. 一家人對於「同志」話題的探討 內人問:「你對於阿賢哥哥跟男生親嘴有什麼看法呢?」 國小一年級的小峰回答:「還好呀!」 ※我心想,可能孩子目前沒有經驗元素,所以「觀自在」看情節,沒覺得好或不好。 III. 孩子問,「什麼時候才要去旅行呢?」 在影片結束的時候,孩子們問,「要開始看『真的』影片了嗎?」(意思是,預告片結束了嗎?) ※註:因為還沒看影片之前,我們先一起看「幕後花絮」,那時我有強調,這是「預告片」,可能這樣,他們一直以為還沒開始看「真正的」影片。 或許,孩子們想問的是,「怎麼還沒要去『色盲島』呢?什麼時候才要去呢?」 是呀,以前我們很習慣,故事要有所謂的「結局」,尤其是年紀比較小的時候,而且最好是「好」的結局;慢慢在成長的過程,你大概會瞭解,天堂不是最後的目的地(死了就會到,活著時無法抵達停留的地方),旅行不是要抵達「終點」,而是持續地「旅行」的過程。 是呀,小時候、高中的時候,我也有自己的「希望之島」,希望到了那裡,可以被認同、被接納,然後就可以「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然而隨著歲月持續地旅行,曾以為有那麼一天我會抵達「天堂-伊甸園」;可是慢慢長大大概就知道了,這輩子是走不到天堂(那是死了才會去的地方);即使到了地圖上的「色盲島」,你也不會「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不過呢,看著阿桂最後看著彩虹的神情,充滿期待、盼望;是呀,雖然我已經知道「色盲島」的意義,而且也不會抵達,不過呢,保持一份年輕充滿期待、探索人生樂趣的心,持續地旅行,挺好的。 緣起:五月底老闆休假一星期,休假前我到市立圖書館還書,心想要休假了,大概不太會看書,待會又有事,所以匆匆進去晃了一下,順手拿了「帶我去遠方(電影書)」,主要緣由,只是因為想要在休假有「旅行」的感覺。 註:帶我去遠方(電影書)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44979 對於電影書有點陌生,印象只停留在DVD裡頭所錄製的「幕後花絮」,就是演員、導演說說拍片的心得、感想,不過內容大概大同小異,很少會認真想看一下。 不過看了「帶我去遠方」(電影書)之後,我就越來越想看這影片;以前總以為,看電影前不要知道太多內容比較好,不然看起來就失去了探索及未知的樂趣。 這次是由書中先瞭解導演拍攝的想法、用意及情節的安排,知道劇中的情節、場景是以高雄為時空背景,看著阿賢穿著雄中的校服、阿桂背著三信的書包,反而有一份親切感,所以借了DVD,全家一起看電影。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