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chreng 的部落格
(
新版
)
首頁
文章創作
個人相簿
訪客簿
作家簡介
加入好友
|
推薦此部落格
|
加入我的最愛
|
訂閱最新文章
作家:常
作家
常
文章推薦人
(1)
大中華陽光之子
其他創作
‧
消失的綠蔭
‧
珍愛美麗島
‧
臉盆妙用多
‧
綠色資產
‧
水該如何治?
‧
海的心聲
‧
體內環保
‧
分享與回饋(三)
‧
分享與回饋(二)
‧
石化與生活
最新創作
‧
狀況認知
‧
海上浮靶炸射側記
‧
永遠的么洞四
‧
空總的未來
‧
智慧不智慧?
字體:
小
中
大
海的心聲
2011/07/15 16:58:04
瀏覽
318
|回應
0
|推薦
1
從太空遙看地球,呈現著湛藍的色澤。海洋佔據地球2/3以上的空間,如果把所有陸地全放進太平洋恐怕還填不滿,嚴格說起來這宇宙中最美的星球應稱之為水球才對。只是自古以來人類活動的空間多侷限於陸地,儘管已上了太空、登陸月球,但對浩瀚海洋的未知領域仍處於摸索階段,難怪有學者說人類對海洋的瞭解甚至還不及月球呢。
台灣介於世界最大的海洋與陸地板塊之間,西有台灣海峽;南臨巴士海峽,氣候、雨水或食物來源都直接間接受到海的影響,先天上與大海的關係密不可分,但對海的瞭解卻相對貧乏,政府部門也欠缺位階夠高的業管單位或法規來維護海洋的純淨,民眾想親近海洋往往得越過高高的堤防或消波塊;大部分的工廠、家庭或畜牧廢水未經處理逕行排入下水道丟給大海去承擔消化,生活中對海沒有感覺的人,怎會與海有感情呢?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2010年出版的「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第三版」明確指出,由於過度捕撈、棲地破壞、污染、外來種入侵及氣候變遷等多重威脅下,海洋生物的減損速率遠超過陸域生物,特別是珊瑚礁生物,目前復育等挽救工作近於「臨界點」狀態,如錯過將不再回復。
今年2011年是國際海洋年,早在去年起,荒野保護協會陸續邀請中研院邵廣昭教授、陳昭倫博士做巡迴演講,目的為喚起人們對海的重視,亦舉辦海洋巡迴影展,推出深邃藍海、海洋在改變、魚線的盡頭、產房與救鯊行動等五部海洋影片及導讀,希望重新審視海洋資源日漸枯竭的現實,也設計了「年年有魚」的保育小卡片,特製的T-shirt背面印著「海的心聲我來說」,要從何說起呢?即使腸枯思竭、挖心掏肺恐怕仍不及萬一吧。
利用這次墾丁生態之旅結束的隔天,帶著塵封已久的充氣小舟,重回大海懷抱,趕在太陽尚未爬上山頭,從沙灘下水,划向不遠的船帆石,清晨少了狂飆的水上摩托車與喧鬧的人潮,此刻的大海是靜逸柔美的,輕搖船槳,順著微波款款擺動,交織著和諧的韻律,水波下的魚群來回穿梭,裙礁卻深不見底。眼前的巨石如屏風般遮蔽了晏起的驕陽,岩壁上三兩螃蟹游竄,石縫裡還有好些燕鷗家族,石頂上一隻白鷺鷥好整以暇的理著飛羽,逆著陽光透出華美絢麗的色澤。我索性躺在船上享受這奢侈的優閒與恬靜。口袋裡撈出鹹蛋一枚,是昨天下午光明兄賞賜的,配著礦泉水細細品嚐咀嚼,嗯!這就是大海的滋味吧。
回到岸上,一顆海膽擱淺在沙灘上,小巧玲瓏的菊色細刺在陽光下顯得熠熠生輝,浪花輕輕掏洗舞弄,圓滾滾的身軀不得一刻清閒,我將牠拾起拋向深處,那裡應該有更豐富的食物。
海洋給我的感覺是神秘深邃的,溫柔浪漫的;也是狂暴蠻野的,放蕩不羈的,它孕育了成千上萬的生物,涵泳了無限的包容力,我們是如此得天獨厚,終年享受大海的照拂,卻又是如何回報海呢?保護海洋,其實就是維持人類的永續。
(
|
)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reng&aid=5429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