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1/22 12:49:21瀏覽2102|回應0|推薦51 | |
回顧104上半年,衛生福利部大力推行政院版的醫療糾紛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法(簡稱醫糾法)草案,企圖要在立法院通過三讀。當時的台灣醫界,風起雲湧,群起反對。本人在台北市醫師公會及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眾前輩的帶領下參與了反對醫糾法草案一系列的活動。經過網路串聯,百家爭鳴,在各醫師公會、協會、醫學會及相關醫事團體齊心努力之下,政院版醫糾法草案終被立法院擱置。這次的行動,堪稱是台灣醫界最成功的公民運動之一。
這期間有機會跟隨前輩代表台北市醫師公會到衛福部參加醫糾法草案研商會議及參與多次與法界互動的聚會,讓我對草案的精神及內容有了更深切的認識。雖然草案的立法精神與試圖解決醫療爭議的方向值得肯定,但其法條內文卻充滿誤謬不合理而窒礙難行。不過平心而論,仍然有其可取之處。其中院內關懷小組的設立運作以及醫療糾紛訴訟外處理途徑(ADR)的部分,都是在現行架構下不需要特別立法而可以去推廣的,也引發我對這方面的興趣與學習動機。 經由基層醫療協會會刊及網路訊息得知,台灣有個陳忠純紀念促進醫病關係教育公益信託(CDPET)的組織,其成員李詩應、陳永綺醫師夫婦,曾多次赴日本醫療促進溝通調解員協會(JAHM)參加研習並通過考試,最終取得JAHM首度頒發海外認證教師資格,還將JAHM的訓練課程引進台灣加以推廣。於是透過FB聯絡上李醫師,向他請教相關問題。 雖素昧平生,李醫師卻非常熱心。他介紹我閱讀一些書籍以初步了解溝通關懷的概念,也告知CDPET跟台北市衛生局合作數年,每年共同主辦多場基礎訓練課程,但都是安排在週六、日連續兩整天,對於我們開業醫而言,要全程參加是有困難的,也因此錯失了好幾個梯次的課程。 也許是上蒼的安排,八月時強烈颱風蘇迪勒侵襲台灣造成重大損傷,也影響當梯次的課程進行,被迫改成隔週的兩個週日上課,意外讓我有機會參加由台北市衛生局主辦,振興醫院及CDPET協辦之「104年度醫療爭議關懷小組成員基礎訓練-醫療促進溝通關懷與衝突管理工作坊」,與來自台北市各醫院從事相關工作的學員們一起學習體驗,內容除了由李醫師跟陳醫師講授理論方面的課程外,還有影片欣賞及生動活潑的互動遊戲,並透過角色扮演,感受在醫療爭議事件的處理過程中,醫病雙方的心路歷程。完訓後感覺獲益良多欲罷不能,很幸運又剛好趕上參加台北市衛生局與CEPET合作幾年已來的唯一的進階課程「104年度醫療爭議關懷小組成員進階訓練-醫療促進溝通關懷與衝突管理概論師資培育」,並通過測試,取得由台北市衛生局認證,講授相關概念的講師資格。 測試的方式包括筆試及口試。筆試的部分有選擇題和申論題,命題源自兩次訓練課程所教授的內容。口試則是從10題有關台灣當時發生醫療爭議的實際案例中隨機抽出其中一個案件,在三位主考官(李醫師陳醫師及一位黃律師)面前,以上課所學到的促進溝通關懷與衝突管理去做個案分析並回答考官的提問,回想起來實在相當刺激。考後約三週接到台北市衛生局通知已通過測試並寄來講師證書。雖然已擁有證書,想要將之運用自如,必須再努力提升自己的能耐,就像當年即使國考及格拿到醫師執照,還是要經過扎實的訓練才能成為獨當一面的專科醫師。 目前定期參加CDPET每個月的讀書會及案例討論,並且利用門診空檔積極參與醫師公會與相關團體所舉辦的研討會,讓實務與理論相結合後能加以應用。為突破瓶頸,未來也要再加強充實法律方面的學識,持續自我成長。 醫療促進溝通關懷的理念,可以應用的範圍非常廣泛。不只是醫療事故發生後的應對,醫師本身也可以運用在病患與醫療人員間或是醫護人員間的各種場合的對話。「無論何時何地,任何具有溝通關懷思維者都可以從事溝通關懷」(這是源自日本和田教授所再三強調的基本理念)。因此,醫療院所內醫療人員日常診療行為及行政人員與病患的應對也都包含在其中。從預防醫療事故發生到關係修復都有其著力點。回想起七年前自身遇到的一起醫療糾紛,雖然是安全下莊,但若當時已具備溝通關懷的觀念跟衝突管理的能力並加以運用的話,或許醫病雙方就不必有煎熬的過程而能有更平和的結果。 現今台灣社會上存在著許多所謂的仇醫團體,不時發表詆毀醫界形象破壞醫病關係的議論,甚至佔據健保會重要職位控制預算箝制醫界,政府部門為討好民眾也與之唱和,往往站在醫界的對立面,這也是造成醫療崩壞的因素之一。細究這些仇醫團體的成員,本身或其家人幾乎都曾有不愉快的就醫經驗,甚至發生過醫療糾紛。該事件的法律層面或許已經解決,但其內心深處卻從此埋下了仇醫的種子。當他們有機會掌握資源及發言權的時候,立場自然偏頗,政府部門與民眾不明究裡而隨之起舞,惡性循環,使醫病關係更加緊張。 現有醫療爭議的處理模式,跟其他專業一樣都是針對”事”的處理,而缺少對”人”的關懷。如果過程中能注入溝通關懷的元素,兼顧心理層面的照護,以期提高解決醫療爭議的品質,醫病雙方都較有機會走出事件的陰霾,心靈也因此能獲得療癒。醫方在日後的執業生涯中能拋開事故的陰影持續邁進貢獻所學,病方也不致從此成為仇醫份子,為醫病關係注入穩定的力量。再者,在積極與病方對話的促進溝通調解過程中,醫方也能從患者及其家屬的角度,對醫療品質有更進一步的認識。透過對話,讓醫病兩方的觀點有雙向的交流,對醫療事故有共同的認知,也為將來如何改善醫療安全及醫療品質帶來啟發。 學習醫療促進溝通關懷與衝突管理,除了能讓我個人執行醫業順利,日常生活人際關係活化外,有機會的話也能協助他人化解醫療爭議度過難關,為改善醫療執業環境及促進社會和睦略盡綿薄之力。期盼有更多的認同者能一起投入這個領域,眾志成城,讓台灣社會得以重返以往醫病互信,攜手共創美好年代。 (臺灣耳鼻喉科醫學會會訊 Vol.16(No.1) 2016年4月) |
|
( 心情隨筆|工作職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