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6/22 22:44:57瀏覽1997|回應1|推薦12 | |
2004年,冬天在陽台上打了個哈欠,戀家的夏天就踮起腳尖,與落地窗下的金線菊道別,往南方流浪。收音機裡流瀉出一首叫「遇見」的曲子,歌手也來自南方,美麗的歌聲和冬天的髮絲連成一線,渲染了窗外的風景。 於是我聽著叫著「遇見」的這首曲子,順著歌聲的線索,找到一個叫「向左走向右走」的電影,然後寫著一個叫「錯過」的故事...... 向左走向右走
幾米作品改編的電影【向左走、向右走】,片中,有兩位住得很近的男女,女主角每天出門總是向左走,而男主角則是出門向右走,因此儘管他們都深深的思念對方,卻從未相逢;儘管他們只相隔咫尺,卻老死都不曾見面。 我對男女主角最後是否會重逢並不感興趣,倒是覺得向左走向右走這件事蠻有趣的,因為兩人的慣性,讓他們錯過了生命中許多美好的事物,我隱隱意識到這是一個與藝術欣賞有關的問題。 欣賞藝術的困難 – 先入之見
看看圖一中心的符號,您會覺得它是B還是13呢?這是一位名叫布魯納( Bruner )的心理學家所做的「知覺程式實驗」,布魯納在這個實驗中拿一套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數字給實驗對象看,要求他們大聲讀出來,結果發現,如果前面是一串英文字母,實驗對象就會將它看成B,如果前面是一串數字,受試者就會把它看成13。
假設有一個人,他從來就不曾看過英文字母,那他會斬釘截鐵的認為圖中的符號是13。假若又有一位從未見過阿拉伯文字的人,他也會很肯定的告訴你說圖中的符號是 B。各位不妨想像有一天這兩個人見了面,甲堅持這個符號是13,而乙則堅持是B,最後兩個人為了各自的先入之見吵了起來,或許作為旁觀者的我們會覺得他們愚不可及。
但是這種先入之見對人的影響,幾乎遍及人類生活的各個層面,這裡先舉一個藝術中常見的例子。
下圖二是西洋畫家塞尚畫的《聖維克多山》,下圖三是宋朝畫家郭熙的《早春圖》,我們相信兩者所畫的山或許不同,亞洲與歐洲的山或許在地形上會有一些不同,但山的樣貌是大同小異的。但是,為何我們平日所見的山,經過兩位畫家的再現之後,產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塞尚所畫的山是作畫者坐在遠距離觀察的寫生,而郭熙所畫卻是作畫者親入其境後的回憶,他甚至連山中的瀑布、房子都畫出來了。
郭熙的畫對傳統的西方畫家而言,是不科學的;而一個宋代的山水畫家也會覺得塞尚的聖維克多山只是殘山剩水,他也不見得認同塞尚這種「論畫以形似」的繪畫。東方人與西方人看事情的方式不同,唐朝人的觀看模式也與我們不一樣。
這才是學習欣賞最難的地方,我們永遠受限於自己的先入之見。
從這個小小的例子,我們就不難發現觀看模式的差異,會影響我們對事物的看法,而這種先入之見,其實就是阻礙我們進入藝術世界的絆腳石。這個發人省思的實驗說明了,我們所知道的東西會影響我們所看到的事物,我們會與自己的經驗為依據,來看待我們的世界。換句話說,每個人所見到的事物都會被他觀看事情的模式所影響。
我們觀看事物的固定模式,會漸漸的變成我們的思維、行為與心理的慣性,就像電影中習慣向左走、向右走的男女,就因為無意間所形成的慣性,而錯過了生命中美麗的邂逅。
同樣的,如果在欣賞藝術時,您也執拗的不肯擺脫自己的先入之見,那你就會錯過許許多多精采感人的藝術品了。
因為美好的事物,只向開放的心靈開顯自身。 (2004 初稿) ( 未完待續 ) 圖一 ( 上圖 ) 布魯納的知覺實驗 圖二 ( 下圖一 ) 塞尚的《聖維克多山》 圖三 ( 下圖二 ) 郭熙的《早春圖》 續文: 腦海中的那隻豬 https://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chongkiath&f_ART_ID=478259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