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觀察日本書店如何殺出血路】
2018/05/20 16:17:29瀏覽36|回應0|推薦0

        實體書賣不出去應該是全球事,也不單日本才這樣,我對日本個人經營或小型書店的消失很有實際感受,因為家車站旁跟商店街的個人經營書店還有開車五分鐘的小型書店早消失了。

大型書店以規模吸引人,且多半開在都會區,還能繼續戰鬥下去,小型書店就沒辦法了,於是必得開闢新的行銷方式來挖掘消費者。


咖啡書屋

 

   從燈光、座位、裝潢下手打造優雅高質感的閱讀空間,提供美味香醇的咖啡。


 買杯咖啡就可以把書架上的書搬來桌上放著,邊喝邊看,慢慢挑選,這跟圖書館的概念有點類似,差別在於買書跟借書,利用提供飲料多留住客人一些時間。  

生活提案型的書店

 

        例如食譜區旁開闢一小空間販賣相關商品,也許是沙拉醬、調味料。

  旅遊書籍旁設置旅行社販賣的旅遊商品,甚至旅行社結合書店,可順便詢問。 


 室內設計的書籍區內實際展示家具、燈光、書櫃,將家裡整理出小小的空間,就有舒適的閱讀環境。 


 咖啡書屋與生活提案型書店的共通點是跨業界的結合,即從原本針對的客源去其他行業挖掘新客源,算是打通客源通路。 


獨特企劃型書店

例如:1、定期舉辦閱讀交流會

   2、把書的封面封起來,附上簡單的推薦書評,客人就        從一些簡單的線索挑書。

   3、一萬日圓額度選書。這是北海道一家書店的企劃,
     付一萬
日圓,填寫簡單的問券,店主會幫你挑選一      萬日圓額度的書後郵寄給你。因為大受歡迎,目前      暫停。

 上述這些有玩心、富趣味性的獨特企劃的共通點是提供讀者跳脫既有的閱讀思維去開拓閱讀新領域,讀者也許因為這樣發現不同的自己,等同為自己尋找新的可能性。

 我對一萬日圓選書很感興趣,因為在龐大的書海中挑選適合自己的一本書並不容易,有些書是在你眼前,你也不會拿起來翻,更別說買,可是透過挑書達人的推薦,會發生意想不到的情況,這富含期待跟驚喜。

( 時事評論媒體出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yin47670&aid=112076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