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9/16 11:06:55瀏覽2354|回應8|推薦58 | |
大煙囱眷村情(二)-老相片 新竹大煙囪下的忠貞新村已經五十六歲,早已破舊凋零、伴著感傷感慨。改建、遷居聽了二十餘年了,終於在上個月(2013年八月)實現,清舊宅、丟舊物、搬新家,老眷村頓成空村。 兒時的玩伴們分居各地,去年在臉書上成立了「大煙囱」群,在臉書上聯繫憶舊、嘻嘻哈哈、聊解鄉愁,記憶在互動、生疏在回溫,人生的回眸頻顧多是滄然!翻拍自家的老相片,應是小源起頭的吧,大夥跟著翻看沈重泛黃的相簿,紛紛翻拍互看,看到幼時的竹籬笆、腳踏車、上坡的空闊、媽媽們的荳蔻年華、父執輩的軍容筆挺、喻家娶媳婦、埔心大露營•••往事匆匆,如煙如絲。 硏究調查新竹海燃廠(原來就是我們身旁的大煙囪)多年的中原大學教授趙家麟,二月前發現一張本眷村十名婦女在空地旁樓梯上合拍的老照片,透過眷村二代(小源、玉梅等)的熱心協助,終於覓得八名影中人重回原地,同一地點、同一角度於9月14日再照一張相片。 [下往上依序是:楊媽媽(藍梅)、魏媽媽(藍廷嬌)、賴媽媽(彭玉梅)、翁媽媽(失聯)、程媽媽(黃雲華)、宋媽媽(王含璋,已歿)、許媽媽(陳淑英)、邢媽媽(劉瑞蘭)、祝媽媽(呂秀英)、吳媽媽(林淑卿)。(圖,竹市文化局提供)] 這張《十金釵》老照片,我就見相片尋記憶吧••• 這張《十金釵》老照片頗俱歷史滄桑感,我就見相片尋記憶吧••• 楊媽媽(藍梅):好瘦,她也一直都是這麼痩,這十家中,就楊家是住在大煙囱排樓內,其它九家是住在旁邊的眷村排房;楊家老大與我同年,又野又皮又高又瘦(生活清苦,那時的小孩沒有胖的!),有一年農曆新年他以自製的沖天砲鎗,橫掃千軍,小孩們跑的跑、逃的逃,他所向無敵,很是耀武"楊"威一陣,初中時他野外游泳,不慎溺斃,楊家哭得死去活來。 魏媽媽(藍廷嬌):住我家右邊第二間。魏媽媽是本省人,與先母相同,故先母常會跑到她家去串門子,倆人以母語(閩南語)嘰嘰喳喳、嘰哩呱啦,一解鄉愁。魏家獨子,名叫富根,與我同年,我們從小都喊他"梗固",當時習以為常的叫著,長大後才回想各家五花八門的口音!我倆都有些特立獨行的脾氣,臭氣相投好一陣,他有間獨立的書房,我倆曾泡在其中,也沒讀書,也沒抽煙喝酒,就是聊,聊啥?也忘了! 賴媽媽(彭玉梅):住我家右邊第一間。賴媽媽是客家人(若我沒有記錯的話!)家內窗明几淨,故我都不太敢到他家。賴杯杯在他家前院種了不少盆蘭花,偏偏他家外面有一空地,是我們小男孩打球(籃球、足球、棒球等)之地,球常不小心就掉到他家了,掉到別人家都沒事,怪就怪在賴家有名貴(?)蘭花,盆破了、花折了•••我常要:聴看/跳牆而入/取球/跳牆而出,練就一氣吭成的跳牆取球術!頼杯杯是屬於不苟言笑的人,心愛的蘭花常遭意外,卻也從沒有對"犯罪"的小孩疾言厲色過,頼杯杯修養、修行似蘭花! 翁媽媽(失聯):聽過,沒印象,翁家在我很小很小時就已搬離眷村。 程媽媽(黃雲華):住我家對面右邊第一間。程媽媽、程杯杯是整個村子內最隨和、最好客的一對,程家三個小孩也是同一好脾氣,程家,好像就成了每一個人隨進隨出之地!程家長子小良長我四歲,愛打籃球,我從小也就跟在他後面去打球,也愛打籃球,常常倆人就拿著一個籃球走(或運球)到建功國小練球,直到傍晚天黑,我的運動底子,根基於此。要談程家,可寫二、三篇文章呢! 宋媽媽(王含璋,已歿):住我家右邊第三間。宋家每年農曆新年都會有炸麻花(金家則是父親的老家菜:安徽的炸糯米素丸子),不知是宋媽媽、還是宋杯杯做的!我發覺我與這些媽媽們有"代溝",互不瞭解!那就說說宋家的小三(排行老三,故有此外號,呵呵)好了,小三長我一歲,小時候的他就很性格、有勇有謀,內心感性、外表有些吊兒啷噹,他最經典令人津津樂道之一的是:宋杯杯拿著菜刀在村內追著小三喊:「你有種就不要回來」。哈! 許媽媽(陳淑英):住我家左邊第二間。許媽媽外號新娘子,因為許杯杯、許媽媽搬入眷村時正是新婚。許媽媽人小聲音卻宏亮,性格開朗、笑口常開,女兒玉梅,長我三歲,得母真傳,招牌的一張笑臉,笑靨如花,永掛朝陽!兒子德新,長我一歲,小時在我家客廳,我問他:「你猜我可以連續跳摸天花板幾回?」他試跳後說,最多不過5次,結果我連續跳摸到天花板30次後還在跳,哈;竹中時他留級一年,我竹中時也步其後麈,呵呵! 邢媽媽(劉瑞蘭):住我家對面左邊第二間。又是一位與我有"代溝"的媽媽。邢杯杯高大、邢媽媽矮小,生有姐弟二人,姐姐台花痩小苗條、弟弟培楝髙壯懾人,村內小孩全都痩長型,稱得上胖的,惟培楝一人也。村內女孩名大都與花有關:芬、芳、蘭、梅、莉、香、菱;男孩名有不少雄偉抱負者:馭國、馭民、馭群、拯群;亦有成才成龍者:子傑、子謀、俊龍、名駒、富根,這也是眷村名的特色之一吧! 祝媽媽(呂秀英):住我家左邊第三間。祝媽媽也是人小聲宏,生有四個小孩(與金家相同),最小的俊龍是獨子,與舍弟同年同班,舍弟都叫他祝包;第三個是俊芬,與我同年同屆,她高挑清秀俊美,去演<窗外>(林青霞的成名電影)也肯定夠格!村內本屆共有六人,三男三女,小學時,三男(子平、克林、我)在一班(忠班),三女(美菱、俊芬、芝芳)在一班(信班),雖是鄰居、同校、同屆,男女也從沒玩在一起,或許連說個話都沒有呢! 吳媽媽(林淑卿):住我家左邊第七間,屬於在外邊那一排,因在外邊,不僅與我有"代溝",應可再加上"生疏"二字。吳媽媽有些強勢,高挑、有模特兒架勢,吳杯杯開朗、愛打麻將、開玩笑、怕老婆,這個怕字是隔了七間房子的距離某一小男孩(我啦)的感覺,以愛、敬代替這怕字也是合情合理。吳家有二女一男,與我年齡相仿,穿著符合新生活運動(整齊清潔啦),功課也不錯,都是省女、省中的。 吳媽媽(林淑卿):更正,在臉書上剛被郭家的小源糾正,她說:「•••其中的吳媽,此吳非彼吳耶!並非吳傳生吳媽,是路口吳澄的吳媽!」我說嘛,我與某些眷村媽媽是有"代溝"加"生疏"的,這位本尊"路口的吳媽媽"與我是"代溝"、"生疏"加"模糊"(還是我已有了前老人痴呆症候狀?!)先說說這"路口",村子出來是一小上坡,之後是平路,平路左邊是建功河(當時的河水挺髒的),右邊也有幾家、還有一菓園,平路底接到大馬路,這交接口就是所謂的"路口","路口"可熱鬧,有一2甲公車站,有薛杯杯(薛醫官)的診所、劉杯杯的理髮店、龍媽媽的雜貨店(夏日兼賣刨冰)、陸媽媽早餐店(以水煎包為主)、老頭子(其姓氏?忘了)早餐店(以燒餅、油條、蒸包為主)。建功河也在旁邊,大馬路兩側有橋墩橫跨建功河,幼稚園時我走路上下學,放著馬路不走,偏偏走到橋墩上,雜貨店的龍媽媽每回都要向我媽告狀!這"路口"離村子約一百公尺,吳家在路口右側,吳杯杯、吳媽媽都是矮小微胖、和藹可親,生有姐弟二人,名啥?也忘了,倆人功課都很好!姐姐小我一、兩歲,濃眉清秀,挺漂亮的(與我未曾說過話啦),弟弟小我三、四歲,濃眉俊秀,挺帥氣的(與我也未曾說過話),後來這個弟弟考上了成大,成了我大學的學弟,他鄉遇故知,交談就多了些!我在臺北唸硏究所時,有一回在公車上竟然巧遇這位姐姐(她唸政大),兩人眼睛一亮(至少我的眼睛是亮很大),在公車上談了不少,相談甚歡,只覺當天的公車開得飛快,我先下車後,各奔前程,未曾有緣再見面。。。人生,順其自然最美! [今昔對照] [半世紀後,遍著紅裝少二人] 宋家的小三(筆名木馬)寫了一首新詩,我補了一首舊詩,為老眷村、老相片,共譜時光流逝與物換星移。 《時光》— 木馬 2012.09.15 那座階梯 自一群少婦下樓後 就再未聽到高跟鞋踩過 留下一張黑白的相片 伴隨無盡的晝夜 那座高樓 自陽光下褪却了斑駁 露出荳蔻時淺淺的桃紅 在斜斜的台階上 與一群佝僂的老人 以相同的姿勢拍照
《十金釵》— 金大俠 2012.09.15
眷村十美斜階倚 黑白倩影半世紀 人物斑駁伴星移 五十年後齊聚憶 [註一]•••附二則新聞 告別忠貞新村 眷村媽媽舊照新拍 【聯合報╱記者李青霖/新竹市報導】 2013.09.14 02:53 am 日本海軍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於新竹市健美路上興建第六燃料廠,戰後成為忠貞新村。眷村搬遷後,將改建為「眷村文化園區」。十餘名眷村媽媽昨回舊地聚首,重現半世紀前老照片中「穿新衣」的場景,笑容中盡是對昔日時光的懷念。 「想當年,這些媽媽可都有中國小姐的身材!」調查海燃廠多年的中原大學教授趙家麟說,今年七月他發現一張十名婦女在忠貞新村樓梯上合拍的老照片,透過眷村二代熱心協助,終於覓得八名影中人重回忠貞新村。 八人昨天穿著同款桃紅色上衣,在當年合影的燃料廠旁發電廠樓梯上拍照;媽媽們說,那年鄰居宋伯伯買了件流行的紅色衣服給宋媽媽,大家覺得好看,都請他代買,然後穿著同樣的紅色新衣,留下珍貴照片,沒想到五十二年後還能重聚。 當年號稱「三朵花」的薛媽媽(趙連英,九十八歲)、郭媽媽(鄭素蘭)、賴媽媽(彭玉梅),昨天三人也重返舊地當模特兒。 趙家麟說,日本海軍燃料廠新竹廠於昭和十七年(西元一九四四年)完工,是台灣少見的二戰軍事工業遺跡;忠貞新村依著大煙囪,形成獨特景觀。
大煙囪下 眷村媽媽見證歷史 中國時報 黃筱珮/竹市報導 2013年09月14日 04:10 「魏媽媽,再站過來一點!」13日在俗稱「大煙囪」的日本海軍第6燃料廠眷村文化保留區內,10位年齡加總超過800歲的老媽媽們開心留影,彷彿時光倒流一般。53年前她們剛入住時,也曾在這裡合影留念,後來各自搬家,再聚會已經白髮蒼蒼。 竹市文化局表示,竹市建美路上、昭和19年(西元1944年)完工的日本海軍第6燃料廠,是台灣少數僅存軍事工業遺跡。日軍戰敗撤出後,燃料廠就成為軍眷進駐的克難式居住空間,是戰後原始、特殊類型眷村,也被稱為「大煙囪」。 中原大學景觀學系教授趙家麟投入海燃廠的研究調查多年,今年7月他從眷戶手中發現幾張老照片,有了尋找這些照片中人物故地重遊的構想。透過眷村二代的協助,這個夢想在昨日實現。 趙家麟說,當年荳蔻年華的眷村媽媽們,如今已是白髮斑駁的老人,50年前和50年後的照片放在一起兩相比較,令人動容。 其中一張在階梯拍的老照片,10位當年合影的媽媽昨天來了8個,因為當年的影中人翁媽媽失聯、宋媽媽已過世,其餘8人擺出同樣姿勢再拍照片,感覺好像穿越時空。 眷村第二代魏竹芳說,她特地陪媽媽回到大煙囪拍照,早年大家住在一起感情很好,後來因為大家陸續搬家,有的在中南部、有的在台北、有的在美國,聚會不易,能有這樣的機會再一起合影,非常難能可貴。 文化局表示,已向國防部提報「忠貞新村─日本海軍第6燃料廠新竹支廠」國軍老舊眷村文化保存計畫,獲國防部核定補助3400萬,未來將結合教育、生態、科技,規畫為眷村文化園區。
媽媽們舊照新拍 新聞報導 一. 聯合報 告別忠貞新村 眷村媽媽舊照新拍 2013-09-14 http://www.udn.com/2013/9/14/NEWS/NATIONAL/NAT5/8162775.shtml?ch=fb_share 二. 中國時報 大煙囪下 眷村媽媽見證歷史 2013-09-14 三. 自由時報 燃料廠留倩影 半世紀後重現 2013-09-14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sep/14/today-north7.htm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