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7/28 17:04:29瀏覽1615|回應0|推薦17 | |
轉角,古老的建築物依然。我們在此相遇,之後或許分離,也或許延續著那初夏午後的邂逅。 不到三歲的年紀,我在此留下了跟它的第一張合照。在最靠近側門的現今名為「農業陳列室」的階梯上,當時的我還不知道,未來從這裡一路往裡走的校園,或是往外走的商街,會是成年後持續遊蕩的地方。 遊蕩──沒錯,就是遊蕩!比為了生計操煩的生活多了些不羈,卻又比節慶來得日常。不是當地住民,也非觀光客或逛街購物者,我們只是在此停停走走,隨處觀看,隨意寫出了記憶,慢慢長大也慢慢年輕。 1928年建成的校園,從帝國之名到以島嶼名稱為標記。這段漫長的歲月裡,可是景物依舊,人事全非?誰都在它眼底下,靜靜地過了。 也許換個途徑,將大門留到最後,從另外一條小徑開始。舟山路原本是貫穿校園的一條可容機車通行的道路,後來臺大收了回來,打掉校園與該路的圍牆,將該路對面原本位於邊陲位置的管院、農學院、農場等地都包含了進來,管制車輛進出,這裡頓時成了適合步行的路徑。從靠近羅斯福路的一端開始往辛亥路方向走,也是往校園裡走,夾道的樹蔭幾乎遮天,從「鹿鳴堂」飄出陣陣食物香味,幾間餐飲店不時有客人進出,要不那樹蔭下的桌椅,也適合捧個便當或三明治,度過一頓午飯時光。 這幾年,新的大樓陸續出現,它們或許比較氣派和設備新穎,但可別錯過了有些年紀的老房子。這些掛著研究室牌子的水泥建物,像現代大樓那樣高大,而是矮了一些,卻恰恰好適合門前植物的高度,宛若處於秘密花園中。 左手邊人群聚集處,是俗稱「小小福」的臺大福利社,另一個福利社「小福」則在校園的另一側,下一次或許會經過。小小福除了一般福利社會賣的東西,還附有餐飲部,招攬店家在此擺設攤位,像是其中略帶甜味而且大到有些誇張的「姊妹花雞排」,就是之前在舟山路附近設攤,而聞名於臺大學生群中的。 小小福旁,還有賣咖啡、鬆餅等適合下午茶的店面,但不設座位,都是外帶回去或是在附近樹下找張露天的桌椅,迎著風,讓樹葉篩下的陽光暖暖地落在身上,很是愜意。不過,我們最喜歡的該數被暱稱為「農場」所賣的冰淇淋了。與小小福隔了些距離,但也不是很遠,有棟小木屋,裡面像是福利社一樣賣些臺大農場品,外面則有個露台擺放了幾張咖啡桌,賣咖啡、茶、飲料、鬆餅等等。可以去農場裡先買好又濃又香的冰淇淋三明治,再到外面點杯咖啡,然後坐在咖啡桌前,看人,也被人看,如此又是一個美好的下午。 再向前,過了小石橋,往右看,一片水塘就那樣肆無忌憚地躺在眼前。比水塘更毫無顧忌的是一群又一群的鳥兒。那麻雀群幾乎佔據了整棵樹,別說不怕人,見到如此陣仗,應該是人要怕牠們了。鴨子則跟著食物走,誰撒下了麵包屑,就到誰的腳跟前,有時還賴著不走在一旁踱步等吃。至於那塘心枯木上棲息的水鳥,如此傲然,又如此目中無人。若在水塘旁的小草坡坐下了,大概誰也不想起身而去,因為這垂柳、這波光粼粼、這些兀自生存的小生物,還有偶爾會起在水面的霧氣,以及遠處的夕陽,總讓人想多貪一些時光,而心中正眷戀著。 過了水塘,轉向左,朝圖書館而去,是我們習慣的路徑。幾年前,還有人稱它為新總圖,但現在大概也沒人這樣稱呼它了。新的東西,久了,也會變成舊的,再久一點,似乎連年月都要遺忘。擁抱著大片草原的新總圖書館,剛落成時,曾被我們笑說像是阿拉伯宮殿,但看習慣後也忘記當初為何要那樣譬喻了。圖書館四周總有些靜謐,有些陽光被龐大的建築物變成了影,有些影子被拉長了,其中有我們扛著一大袋新借的書,吃力步行的模樣。 從圖書館大門出來,正對面的就是椰林大道,右手邊則是學生活動中心。相對於新的第二學生活動中心而言,這棟有著三角形屋頂和紅色大門的建築物,被學生們稱為「一活」,裡面多為社團辦公室。每每經過這裡,總讓我想起從前的詩社活動和那群才華洋溢的人們,卻有些情怯了。 走在椰林大道上,兩旁多為帝大風格建築的各個系館。我們最喜歡的舊總圖已經是古蹟了,自從新總圖啟用後,它就成了校史館跟日文系館,但是那幾扇大窗依然向著日月星辰開啟著,讓風流連又流連。我們曾在這裡等待歲月,等待姍姍而來的約會。然後,相偕向前而行。 聞名的傅鐘,就藏在椰林大道中段和杜鵑花叢間。它是那樣的小,又是那樣的大。一旁的大樹幾乎將它遮蔽,可是誰也找得到它。不管是近午夜時會問人時間的女鬼,或是聽著鍾響無端少了一聲多了一聲,愈多的傳說愈藏不住它的身影。 跟著杜鵑花落下的痕跡走,就是大門了。大門的警衛室,據說也是古蹟,面對新生南路跟羅斯福路口,牆上書寫著校名,每個畢業生幾乎都會在此拍張照留念,不知已經入鏡多少回了,依然丰姿綽約,不減姿色。 但是,別忘了,我們相約的地點是出大門後左手邊的第二棵蒲葵樹,千萬別數成椰子樹了喔! (初刊於國語日報小作家月刊,2010年5月)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