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0/04 22:03:21瀏覽186|回應0|推薦6 | |
昨日在朋友的Facebook上看到這麼一段話:「做甜點最大的成就感是來自於朋友讚不絕口,充滿幸福的表情,這是我喜歡做甜點的原因之一。」這大概也是許多用心製作美食的達人、師傅的心聲吧?因為想看到大家愛吃我做的東西而努力著……突然,腦海閃過一個問號:那麼寫作呢? 寫故事,也許是,尤其是寫給小朋友看到的故事,我覺得為小朋友做的任何事都來自於一種高度回饋的成就感,因為小孩的反應是最直接的,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所以其實挫敗感也會很大,但是這也是一種動力讓自己向前,所以寫故事的目的就是「來自於為小朋友製造幸福。」 小說呢?有些小說的確是為了市場需求,有些小說則是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故事為什麼想寫出來?是為了看到讀者讚不絕口、充滿幸福的表情嗎?吃到好吃的東西,你會說:「這真好吃!」、「你怎麼這麼厲害?」「好棒!好想再吃!」讀到有趣的故事,你也會說:「這真好看!」「情節好精采!」「作者真是太有想像力了!」但小品、散文、自己的故事在下筆的那一刻,想到的不會是「從讀者得到成就感」,而是一種「自我的記錄」吧! 真正開始「寫作」這件事之後,我確實會去考慮到「讀者」這件事。尤其是想要投稿見報的文章,總是會再三細讀,看看通不通順,想像讀者在閱讀的時候是不是會被感動,可是,在部落格或是在日記裡就是一種記錄,喜怒哀樂、反思疑惑,那是一種思維的層層抽絲剝繭,一種向內尋求某種成就的渴望。 歌手喜歡唱歌,是希望自己的聲音被聽見,但這個「聽見」也必須得迎合大眾口味,搭上一種機緣,就能達成。 希望自己的甜點別人愛吃、希望自己創作的故事有人喜歡、希望自己的歌聲能被聽見……我的寫作是希望別人看見嗎?還是其實被看見了,才有機會更向前,而不只是停留在只為自己滿足就好? 當你被看見、被聽見,你就會被注意,你會成名,然後你就會有錢,接著繼續讓自己長久地被看見,被注意。 某種程度與人分享自己的生活其實也挺棒的,如果能夠因此有所共鳴,或是有人因此有所觸動,其實你會很開心。先為自己,進而發現其實你也在牽動著他人,寫作,就成了一種使命。 梵谷即使生前坎坷,曹雪芹即使老來窮困潦倒,還是不停地寫、不停地畫,他們不是因為別人,而是為了對得起自己的生命,可是他們反而牽動了他人,而且是好幾世代的人,我相信也會繼續牽動下去。 那,就在「為他人」與「為自己」中找平衡點吧!唯一不變的是,這是我喜歡的事。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