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文化惰性之反思:作者之死(the death of the author)
2008/08/19 18:04:54瀏覽2403|回應0|推薦4

文化惰性之反思:作者之死(the death of the author)

文本      

     

      在傳統閱讀概念裡,文本單指一種印刷書籍形式的產品,認定作者是價值創造者,編輯將固定內容編排,成為定本,閱讀者只有被動讀取的選擇。然而,在符號學與詮釋學的研究論述下,文本不再單指是某種形式的「產品」(product),而是指涉了詮釋的「過程」(process),並對其中所蘊含的社會權力關係進行一種揭露的「思維」(thinking)。

    昔日過度被低估的閱讀者,在當前社會中,隨著自我主權的抬頭,不管原始文本作者的意圖為何,文本只有在原作者身上才產生的「一義性」,隨著閱讀者在與原始文本相遇的過程中,閱讀者將會以自我的文化脈絡創造了詮釋的「多義性」;閱讀者的那些文本,因此始終在變動、不穩定,而且容許質疑;詮釋的任務也不在於去尋找作品的終極意義,不在於關注它的普遍結構,而是在於閱讀的創造性。所以在文本中,空間是流動的,沒有時間的向度,不停留於任何一點;文本也是開放的,所以能不斷創造,衍生不同的意義,也因為意義被不停的創造出現,而其最終意義也將無止境的被推延。閱讀、詮釋和創造,是一種生命場域間的跳躍和超越!

  唯有作者已死,所有的文本才可能是一種再生產,而其中潛藏著一個永遠未呈現的意義,對這個意義的確知總是被延伸,並被新的替代物所補充和重新詮釋,是以文本的生命是動態生成,其中蓄藏著無限可能性的解釋。

  上文所述即是文本多義延展的概念,文本的意識範圍將從傳統的文字作品(書籍、報章、雜誌等),擴展至口語、聽覺、視覺表達等類型(言談、電視、電影、建築、繪畫、雕塑、裝置藝術、音樂、網際網路等),進一步擴展其範圍及於每日生活中意義表達或建構的實踐活動,使生活世界及日常經驗也成為文本的一種,文本價值就在這個演繹過程中不斷的被創造出來,這就是文化積累的力量形成!

      反思"文化惰性"意識下的文本生產,閱讀者滿足於文本原有作者對於文本意義與形式的理解和詮釋,閱讀者對於遭逢的周遭世界之特性,以及他與生存環境對應時所產生出來的感情或嚮往、努力等特殊情操,這些....閱讀者在接觸文本時,不能發現不能理解,也無法詮釋出新思維,這使自己淪為所閱讀文本的奴隸,亦是惰性意識下的文化僵弛!

  文本多義詮釋的生命力拓邊,貴在解讀文化、語言、種族與社會結構層面,這是閱讀者在所處的生存環境裡投射出來自由思想,同時間,亦彰顯出閱讀者生存的方式(existential mode)!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aling2008tw&aid=2144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