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
竹子,屬於禾本目禾本科,多年生植物,是一種巨大的草,成長快速、種類凡多。台灣常見的竹子有:桂竹、箭竹、綠竹、蘆竹、麻竹、刺竹、孟宗竹…等,我們社區登山步道就有好幾群竹子,都是原生種的桂竹。
台灣桂竹分布在中、低海拔各地,春季時隨著地下莖四處漫生,不只出現在山坡地,也出現在石縫及小徑上;所冒出來的筍頭,不出半個月,便會長到一、二公尺高;而且,某個空地長出數根竹子後,若不儘快去除,一年半載就會變成一群。本來,社區登山步道係以種植油桐樹為主,近幾年油桐樹逐漸減少,或許與竹子的生長優勢有關,若是步道兩旁全是竹林,倒也頗具特色,以至除妨礙行走的竹芽外,大都任其成長。
長高後的桂竹,稈身圓周約30公分,直立長約12公尺,表皮堅硬、韌性強,於各類竹材中抗彎性最佳。在塑膠普遍使用之前,許多器具都用桂竹製成,例如:竹桿、畚箕、米籃、魚簍、竹蓆、釣竿…等;甚至於,加工編織成整片,可作為建材,例如:圍離、棚架、牆面…等;童年時,家鄉有人把竹桿內部打通充當水管,作為「梘水」之用。至於桂竹筍,也可當食材,其中桂竹筍炒肉絲、桂竹筍排骨湯、竹筍滷豬腳,都是大家常吃的菜餚。我們社區的桂竹,還達不到經濟價值,偶而採一支桂竹筍,淺嚐其鮮甜味道,有時砍下一、兩根竹稈,充當掃把柄而已。
傳統上,華人社會與「竹」有密切相連,梅、蘭、竹、菊,稱為「四君子」,松、竹、梅,稱為「歲寒三友」。在台灣,以「竹」字為地名者不少,例如:竹圍、竹山、竹崎、義竹、路竹、竹田、新竹、蘆竹…等,可見「竹」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然而,最為大家所熟知的,莫過於宋朝蘇東坡的名言:「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另外,成語:青梅竹馬、勢如破竹、胸有成竹、雨後春筍…等,也是大家所熟識。
居住在都市裡,想要看到竹林,得往郊區去。我們社區何其有幸!只要走出屋外,爬個小山坡,便能置身於竹林之中,一則鍛練身體,一則領略竹子的氣節,欣賞竹子高雅飄逸的身形。
我們社區登山步道兩旁有好幾群竹子,穿越其中,領略竹子高雅氣質。
春季時,只要下雨過後,竹筍即隨著地下莖四處漫生,不只出現在山坡地,也出現在石縫及小徑上。
小徑上所冒出來的筍頭,若不去除,不出半個月,便會抽高一、二公尺,恐有妨礙行走之虞。
長高後的桂竹,稈身圓周約30公分,直立長約12公尺,不過它不是樹,而是巨大的草。
照片右邊有一群竹子,前年這裡還沒發現竹子,長出數根後,任其成長,一年半載就變成一群了。
竹群之前有一棵油桐樹,受到竹子快速成長的影響,一直長不好。
竹子是成長最快速的植物,竹群前有些新長的竹子,不到半個月便比一個人高。
竹群於日照下,時而閃爍著些許陽光,感覺特別清新美麗。
社區側門外,便有一群高大的竹林,都是原生種的台灣桂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