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印象派畫作的攝影學習
2016/12/02 06:25:30瀏覽815|回應1|推薦21

印象派畫作的攝影學習

 

下面這段是我回應臉書朋友杜鵑的一段話:

 

馮濟灝 回杜鵑:稍早查過貴仙居所在位置,知道我們各在北美東西兩角。我有朋友住在西雅圖的Tahoma,彼此時差三小時。只不過多倫多氣候較寒冷。看到拍攝的圖有繪畫之美,我剛好有一只Sigma24mm鏡頭,心中想,這只鏡頭光圈可以開到F1.8,放大光圈,可以顯示遠近景深不同的繪畫呈現。有機會要試試看。這幾天讀Claude Monet等人的印象派作品,一直想用攝影來表達他們En plein air painting(中文翻譯可能是寫生)的光影遠近表達。謝謝妳的攝影圖片。他日若是我辦到了,會把攝影貼出來分享。百多年前法國印象派畫作確實是攝影的最佳學習教材。

 

**************

這些日子,看了一些印象派的畫作,尤其是莫內 (Claude Monet)的作品。依稀記得他在臨終前講:我剛剛摸懂色彩原理與光影奧妙,結果天奪我命,再無機會畫了。我不敢確認這是不是真是他講的。不過,由下面一張圖可知他對繪畫的癡迷。莫內的妻子三十幾歲死於肺結核。在死亡台(Bier)前,莫內調色,弄出鉛白和淡慘藍等顏色,livid, pallid, glaucous etc.,把亡故妻子死後血液停止流通與僵硬(Rigor mortis)的相畫了下來。這不是一般人情。一般人為悲哀籠罩,哪裡還有閒情與忍心呢。他是癡人,不去怪他吧。請看所貼的圖,以及對莫內的介紹。

 

我學習牽涉到藝術的領域,採用的方法都類似,書法上面,貼出範本於牆上,或置於案頭,每日看看。我讀英文亦然。把筆記放在桌面的斜架上,一日之間,總看兩三次。等到使用時,這些涵化記憶任其自然浮現於腦際,如此可以下筆,或扣快門。或許有人批評,這不是講究理解的新教育,我不置評,這是我的學習方法之一。該理解的我理解,該記憶涵化的,我用祖先相傳千年的填鴨。並且認為填鴨很有用處。我們在一派新教育的理解和啟蒙振振說詞中,忘了了先人的填鴨主張本是從漸悟到頓悟的過程。棄之如敝履,我不以為然。也不上新教育的當。頓悟之前必有漸悟。六祖不識字,但是從小聽姑母誦經的過程其實暗藏漸悟的累積。他不是心中茫茫空空,ㄧ下子就頓了悟的。記憶的函泳很重要。

 

拍了三千多張照片,實驗性居多。就在實驗中,逐漸使用一般人講的填鴨古法增加自己看的藝術(The Art of how to see)。攝影不在多,我不是靠攝影吃飯的攝影師。最終能拍幾張滿意的圖就值了。

 

印象派作品是學習攝影的最好教材。因為那個時代是攝影光學嶄露頭角的時代,一眾畫家逐漸喪失了替人做肖像畫的收入,必須另有突破。也在那個時代,光與色彩的關係有了科學方面正確的認識。印象派畫家對於光影效果與色彩有突破性的見解。真要攝影,他們的畫作要看熟。就算填鴨也值得!我總是讀這些畫作若干次,要在心中能浮現整幅畫為止。如此可取景。

 

附圖是莫內所畫,妻子的遺像。此外請參考對他的介紹。特別留意所繪----日出這張作品。今日已被視為經典。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laude_Monet

馮濟灝 莫內的經典之作-日出。學攝影就是學光的運用。希臘文為Phot,意思是光。光生色彩。這些前人作品要勤讀。了解甚麼東西的重要性需要理解,不能靠填鴨。理解和填鴨並重。理解後的填鴨(就是記憶)要在累積漸悟經驗,最後能達到瞬間的頓悟,我想這不僅是禪修,也是藝術法門。感謝維基提供的資料。

馮濟灝 此外也請注意,228受害畫家陳澄波的若干畫作具有印象派風格。那些畫具有世界級的水準。我們嘆息他死在無知的兵丁之手,也指責那種不分青紅皂白的血腥清洗。陳澄波的遇害是藝術的損失。可以讀他的遺作,培養攝影的取景眼光。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f2013e&aid=83726506

 回應文章

終南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4/01/05 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