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建立澳大利亞為一個國家體制的是英國人,所以當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時,澳洲也徵召青年參與戰役,其中許多人再也沒有回來。1915年4月25日,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聯軍登陸加利波利(Gallipoli)的懸崖據點攻打土耳其,在此次決定勝敗的關鍵戰役中,澳洲死亡7594人,受傷19500人。而登陸的4月25日被訂為「澳紐軍團紀念日」(Anzac Day),11月11日則為休戰紀念日,所以後來每年的這兩天,澳洲全國各地會在各紀念場所舉行遊行、黎明祈禱、致敬花圈等活動,以緬懷在戰役中犧牲的澳洲人。(我在雪梨所住的公寓對面公園裡即立有一個刻著當地青年在戰爭中犧牲生命者之名的戰爭紀念碑,平日偶見憑弔的花束)。
雪梨的海德公園內就有一座澳紐軍團戰爭紀念館(Anzac War Memorial),這座紀念館建於1934年,是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陣亡的將士而建的,館內設有第一次世界大戰圖片展(黑白照片),以及當時的戰爭物品,例如戰時的望遠鏡、號角、軍人服飾、日記、勳章、飛機模型等,館內一角還不間斷地播放戰爭記錄影片。
館內中心點有一個大型雕像,雕塑著三個背部互靠而立的女人,其中一人手臂上抱著嬰兒,而她們的頭頂上共同馱負著一名男丁。這座雕像象徵著每一名軍人的背後支撐的是母親、妻子、姊妹三種女性的力量,每一名將士都必須犧牲家庭與親情,而女性的包容與犧牲,才成就一名英勇作戰的將士。這座雕像傳神的傳達戰爭的冷酷與女性的力量,意義深遠。我看著這座雕像,心裡有莫名的感動。
我到柏斯度過了4月25日的Anzac Day,這一天澳洲全國放假一天(商店都沒營業),地位等同於復活節(Good Friday)和聖誕節,全國各地都舉行盛大的紀念與遊行活動。從24日起,柏斯的電視頻道就不斷地反覆播放紀念影片、節目、「永不遺忘」的廣告等,當天的新聞頻道也轉播各地的紀念活動和盛大的遊行。4月29日我還在柏斯的英皇公園(Kings Park)裡見識到澳洲人對於英勇殉職的軍人是多麼的尊重與緬懷,每個為國家犧牲性命的軍人的名字會反覆地刻在各個不同的紀念碑上,從地方的、州政府、全國性的紀念碑上,都一直重複的紀念著每個逝去軍人的名字與榮耀,戰爭紀念碑隨處可見。英皇公園的一角有兩大長排綿延高聳的路樹,這些樹前的地面上都佇立著一個紀念碑,記載著某一名軍人在哪一年的第幾次戰役中因行動被殺或重傷而犧牲生命,去世時的年紀,還有立碑的人是逝者的父親或某位家人,或者是某一組織協助設立的。已經近百年後的今天,樹木已經參天,後代子孫仍然沒有忘記他們英勇的先人,我到英皇公園時,幾乎每棵樹下的紀念碑上都還插著悼念的花朵。我看到一名小男孩跪在某一棵樹下在胸前畫十字,然後和一同前來的婦人離開。看到這一幕,我心裡真是感動。曾經保家衛國的台灣先民,怎麼如此容易地就被後代子孫遺忘了?
圖一:戰爭紀念館外觀;
圖二:戰爭紀念館內令人動容的雕像;
圖三:西澳柏斯英皇公園樹下的戰士悼念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