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賈各布斯的《我的大英百科狂想曲》,果然只是他自己的
2007/08/19 00:45:17瀏覽2861|回應2|推薦11

今天聖帕颱風夜翻完了《我的大英百科狂想曲》,這本書果然是作者賈各布斯的「我的」,果然只是他自己的書,我翻沒多久,不到百頁,就沒什麼興趣,雖然這本書厚達500頁,後來都無趣跳著看。

    多無趣?看到491頁在大英百科Y字條,他少有的寫出了個「楊振寧」這名詞,結果6行書寫中有五行在講那楊振寧的英文名字取自美國「富蘭克林」先生,然後就介紹富蘭克林五行,這種寫法,不會自己用個「富蘭克林」名詞去介紹啊,真是奇怪的寫法,這種寫法,基本上就是賈各布斯本位和美國人本位,其實不是本好翻譯書,除非勉強有資料參考價值,沒有閱讀求知太多價值,太偏的書。

    這本書之所以讀來無趣,就是作者假借大英百科的詞條抽樣介紹,就閒扯些他家的親友事,很抱歉,我讀此書是對《大英百科》有興趣,對他家人沒興趣,要說買讀這本書被書名騙了,也說得過去,但書價花錢也值得。

    再加上就像前前段說的,賈各布斯有興趣的詞條下閒扯看法,我大都沒興趣,都是他美國人生活的想法,這樣說「楊振寧」這名詞,我是看過他自傳和一堆新聞文稿的,他是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之光,在我的大英百科狂想曲》的份量不如一個美國電視上泛泛的藝人。

    看完這本書,我不會討厭作者,但對三篇導讀讓人讀完會過份對此書有所內容期待,非常反感,導讀如果像是為了背書打書,應該不是真正讀書人所為。

    雖然,我還是因這本書對《大英百科》多了解一些,也覺得有時間拿來讀一遍研究也不錯,但最好退休前後再說,就是讀這本我的大英百科狂想曲》,我發現年輕讀一遍《大英百科》也沒什麼太必要;我發現我多讀一些書,得到的了解,也可以拼湊抄文寫出一本這種詞條的書,可能還更適合台灣人和華人看。

    說到以「詞條」體格式書寫,韓少功的《馬橋詞典》不錯,當然,他應該受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的小說篇章格式所影響。

    不過,作者寫到他大學專讀「概論」課程還求知,這點我喜歡,我大學也是讀了些系上概論課程,讓你自己多了解一些,譬如「戲劇概論」。

    對了,對於此書P43,作者在「脫髮baldness」詞條寫到《大英百科》說亞洲人「罕有脫髮現象」,所以他在上班時看到掉髮的亞洲人,就認為這是倒楣的亞洲人,真是太自以為是的美國人寫法,如果讀《大英百科》來這樣寫書,這本書基本上可能充滿不求甚解和偏見,真得可以不看,很不嚴謹的一本書,最怕它假《大英百科》之名,給讀者誤導。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englee&aid=1170281

 回應文章

mira
是心得不是summary
2008/07/22 05:27

他的目的又不是寫一本大英百科的精華版,只是他個人的讀書心得與日常生活的聯想。他的眼光當然是美國人的眼光啊,美國人看楊振寧當然和我們看楊振寧的感覺不同。

我個人覺得他文筆相當詼諧,雖然可以看出是非常美式的寫法,但我也認為翻譯已經把參了這麼多pop-culture的文章翻得相當好了。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是不是這樣
2007/08/19 03:39

很清晰分析的閱讀心得。

不過,我有點疑問﹕

它的書名,不就是「我的大英百科狂想曲」,理應以純個人的主觀去寫。這也是這書的特點吧。不然,就是看正統的「大英百科全書」好了。是不是?

沒看過這書,純粹胡猜亂問的,別介意喔

 


兩條貓也不吃的魚

一隻沒有圓缺的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