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越讀者》如何《自慢》???
2007/06/08 00:38:14瀏覽4374|回應2|推薦32

    標題是我的目標,也是理想,和想想到底有沒有什麼成績在???我想有,在前一個三年的工作有些表現。

    今天有人問我最近看了什麼書,我說昨天看完何飛鵬社長的《自慢》,他說沒聽過,我說很應該啊!台灣一個月出3千多本書,業內都不見得知道清楚,何況業外,不過我想出版同業應該都知道這本書,這本書就讓我想到郝明義先生的《工作DNA》,同樣是出版業指標型老闆,各有表現。

《工作DNA》讓讀者如何努力工作發揮自己讓生命飛揚,我1999年讀畢,真心有感,一本台灣本土當代職場經典著作,去年的增訂本沒看,但我清楚記得道理,《Career職場情報誌》上個月一個聯購此書案,書介此書︰「資深出版人郝明義在書中闡述對於工作的真義屢有創見,是國內珍貴少有的以工作為主題的觀念書,談的雖是工作,文中卻頗多作者個人獨到的人生體悟,文字真誠,值得細讀。我們怎樣看待工作,就是怎樣看待生命,如何善用工作,也就是如何善用生命。就看我們是否能夠傾聽,領會。」努力過、用心過,但資質太差,我陷在《自慢》這本書要開展的原則裡,找到認同的公司、老闆、主管,要不「用腳投票」,投過太多次票後,累了,懶了,要休息、要放鬆、要看開,隨便啦,人生。也就是對《自慢》這本書要不要寫讀書心得貼部落格,猶疑中,真要一篇篇辨證,不能真心寫來,會有同業經驗,就像何社長說到那本書讀者「對號入座」的問題。

《自慢》是一本講工作者如何在公司職場好好工作的議題書,資方、勞方充滿對話空間,再加上個人職涯經驗回饋,讀這本書,每一篇我都有我自己的意見,或不同,而我自己有一個如米蘭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小說中寫得「歷史無法重來」的命題,如果我十年前是在何飛鵬社長手下工作會是如何發展,那時沒有城邦,而我旁觀過,真覺得我一直是如彼得杜拉克所言的《旁觀者》,關於社會、國家。

    什麼是自慢?出版社說「書名用「自慢」,這兩個字是日本語法的中文,指的是一人最拿手的事物,最常見的用法是餐廳貼出的宣傳文案:『味自慢……』,就表示某某菜是餐廳廚師的最自信、最有把握的絕活。這種說法與我的工作哲學完全吻合,因此「自慢」變成了書名。」其實上述簡介「中文」2字,如果改成「漢字」較貼切。

    日前也買讀了詹宏志的《人生一瞬》,讀完真是失望,書隨時可送想要的人,不是我想看的,也不是很精彩,出版人回憶自己,那看爾雅出版老闆隱地的《漲潮日》,很讚,兩岸和台灣舊時代的生活。而九歌出版蔡文甫先生的回憶錄,也讓我看到5、60年代台灣文壇,倒想看看遠流王榮文先生會不會寫一本書來,雖然,關於和遠景出版的歷史,看過了了。

    什麼是越讀者?就是雜食閱讀人的寫照,在網路上查到《越讀者》的文字檔,一篇社會化閱讀的好處與壞處〉中說:

我覺得朱光潛的分析,是最深刻的。
他先講了這種閱讀有利的面向:
「一年之中可以時而習天文,時而研究蜜蜂,時而讀莎士比亞。在旁人認為重要而自己不感興趣的書都一概置之不理。......它的好處在使讀書成為樂事,對於一時興到的著作可以深入,久而久之,可以養成一種不平凡的思路與胸襟。」
接著,他又指出了問題:
「它的壞處在使讀者泛濫而無所歸宿,缺乏專門研究所必需的『經院式』的系統訓練,產生畸形的發展,對於某一方面知識過於重視,對於另一方面知識可以很蒙昧。」
(摘自〈談讀書〉)

    部落格下班貼文,不能多打字。

朱光潛先生可以在幾十年前,有此見解,佩服佩服,希望現在台灣年輕人還去讀讀朱光潛先生的書,是非常好的,千萬別浪費時間去玩線上遊戲,而這個議題,我一直在想,1999年我在雪梨寫下這一篇,是當時的思考:

〈澳洲作家懷特的讀書觀有感〉

近日讀了澳洲偉大的作家,197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特里克•懷特的自傳《鏡中瑕疵我的自畫像》,裡面提及他在早年年輕時求知做學問的自我醒悟,他這樣形容自己:“我知道我不是當學者的料。我更像是裁縫鋪門把上掛的白布口袋,裡面塞滿了色彩斑斕、大小不同的布頭,有朝一日會派上用場,甚至成為充滿詩意的藝術品。”

真是讀來深入我心深有同感,當求知欲旺盛的心靈啟動後,怎如何抑制得住,興之所至,定要將所接觸到的感興趣的書,一本一本不斷的讀下去,而在閱讀中感覺意興不足處或知一己之不足處,更要去搜羅相關的書籍來讀,甚且在閱讀中會不斷發現新的感興趣的題材,又要去找來更多的書來讀,如此成為習慣,當然,沒時間也沒心情待在學院裡受限專研一門學問而成為「學者」,當然,如此雜亂的思想在表達上也沒法接受學院裡一些必要的教條限制。

然而如此廣泛閱讀各類「雜書」的方式,其實是很可以塑造出一個博學的讀書人,因為日進有功,假以時日,當能在很多方面都顯現出獨到的好見解,更因為多所了解而能有觸類旁通的學識功力,反而常比專研一門學問的學者顯得更有知識,也因為廣泛的知識必然和社會的接觸面比較廣,而常可以對社會種種現象有更深切的理解認知,發以為文,常能提供給社會更好的觀察建言。

懷特自陳這個「碎布口袋」正反映了他雜亂無章的思想,而他也真的讓口袋裡「色彩斑斕、大小不同的布頭」,在他後來的創作裡派上用場,真的讓它們成為受世界肯定的「充滿詩意的藝術品」。

懷特,真是我輩讀書人一個效尤的好榜樣。K.C Lee 88.6.27   

    因為,我把《越讀者》這本書今日拿去公司借給我覺得一直想要她多閱讀的同事,我找來的三個工作同事,手邊沒書了。

    這是讀書心得之二,其實很想拿出當初也是1999年看完的桂冠出版的《如何閱讀一本書》,來寫心得,因為《越讀者》郝先生提到這本書。

    這是部落格貼文,隨便寫。

2007/6/8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englee&aid=1011482

 回應文章

遊樂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我也有看<<人生一瞬>>
2007/06/09 14:21

這本看我看了三份一便擱在一旁,可能是節奏比較慢吧。

由於工作關係,最近在看 Selling Blue Elephants。看完再說。:)


周小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你也在?
2007/06/09 10:30
好巧,你也在線上,我剛自港返台數日,明年如果台灣要辦紀念晚會,要不要來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