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呂宗耀觀點/台股漲勢 才剛熱身
2010/12/20 14:15:59瀏覽219|回應0|推薦1
【經濟日報╱呂宗耀】

衡量台股動能的貨幣總計數M1B11月約11兆元,對應台股市值23兆元,台股市值與M1B的比值僅2:1。從台股歷史看,月攻擊量出現所帶出的台股市值往上翻升大力道的3以上比值,很明顯還未出現,我定位先前台股漲勢僅是熱身賽。

兔年台股高點會在台股市值與M1B的3以上比值中出現,從民國79年3.53、87年3.13、89年3.15與96年2.89,四次月攻擊量帶動市值往上翻動過程中,比值「3」是基本的,那就從當下2.1往上看,台股12,682以下都是買點,更何況政經環境比過去12,682點時好太多了。

從中港台股市市值看,中國(含上海、深圳)4兆美元,香港2.7兆,相形下台股僅0.7兆,兩岸經濟協議(ECFA)效應讓中港活水灌頂台股,有其數字推演依靠:

(1)上海、深圳指數目前本益比分別為23與45倍,對比台股僅14.9倍。

(2)Bloomberg預估2011年台股現金殖利率達4.6%,遠高於中國0.8%與香港3.3%,中港資金往台股傾斜誘因早已出現。

其次從企業動向看,台灣許多高階設備仍依賴國外進口,從進口資本設備增減,最能看出台灣未來景氣關鍵,回顧過去,資本設備年成長維持數月為正,之後台股都有相當漲幅:

(1)2002年7月~2003年3月連九月資本設備維持正成長停止後,台股從2003年4月4,044點漲到2004年3月7,135點,漲幅76%。

(2)2003年11月~2005年3月連15月資本設備維持正成長停止後,台股從2005年4月5,565點漲到2007年10月9,859點,漲幅77%。

本波進口資本設備從2009年10月翻正後,已連13月維持正成長(尤其近幾個月持續維持在50%以上),雖尚未停止,但從2002年以來年增率維持正成長內容分析,指數漲幅滿足點,都在12,682以上。

當下人氣、資金俱足,投資者已不需為每次震盪做頻繁買賣交易,買家此刻要注意的是—不要被市場喧嘩及個別公司願景與夢想的無限上綱、吹噓所干擾:

(1)勿落入「股價淨值比」迷思:

淨值必須具備成長空間,這個比值才有意義,例如台灣金融股與資產股,過往五、六年間,有的不是打呆帳,就是減資,淨值非但沒有增加,有的還轉為負成長,投資這樣內容公司,操作損失機率很高。

尤其台灣金融類股與大陸金融股用「股價淨值比」作為推升台股金融類股上攻火苗,投資者更應嚴肅以對,畢竟兩者間的淨值成長內容完全不同。特別是2010年台灣前11大金控前三季營收才共約新台幣3,200億元,遠不如大陸前三季獲利排名第三的中銀新台幣3,600億元一家,營運規模落差如此大,更凸顯出股價淨值比不適用於金融業兩岸三地間的比較。

(2)黑字倒閉(有獲利但現金流量出問題而倒閉):

某公司今年上半年EPS約3.5元,獲利能力相當優秀;但細看報表,存貨增加達股本40%,現金則由融資活動流入(如銀行借款)非營運創造出,有問題。

用銀行借款購入存貨創造獲利,如存貨去化不順,可能瞬間發生大虧損,因此投資標的一定要了解營運內容與財報(尤其是現流表),降低在大行情中受傷機率。

(3)每股帳上現金變化:

近期許多高價股掛牌,不僅獲取高營運資金,股價也不斷出現漲升,需注意風險,每股帳上現金變化是關鍵,能用賺來的錢持續賺錢才是重點。2006年股王爭霸主角益通與宏達電,當年這兩家公司每股現金分別為67元與79元,到2010年第三季這兩家公司每股現金則為8元與83元,經營優劣可見。(作者是呂張投資團隊總監)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en04088&aid=4714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