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忠孝東路走九遍∩中山北路走七擺
2014/10/17 21:05:07瀏覽6874|回應1|推薦16

「中山北路行七擺(曲:陳達儒,詞:陳秋霖)」和「忠孝東路走九遍(曲︰郭子,詞︰鄔裕康)」是台灣國、台語流行歌壇上兩首歌曲的歌名,尤其「中山北路行七擺」,成於1950年代,由台語金曲歌后江蕙唱來,婉轉動聽,道盡情荳初開少女,對於愛人無法堅持的怨懟及無奈。而「忠孝東路走九遍」成於21世紀初,也是在訴說相愛,卻不能相守的一段愛情,配上動力火車高亢的歌聲,現代感十足的怨懟與無奈。其實忠孝東路和中山北路分別是台北市東西向及南北向主要的交通幹道,貫穿了台北市主要行政和商業活動的中心,這兩條路都很長,約在10公里左右,也都到七段。數學上兩集合交集的符號是∩,兩路的交集其實就是交會點。

 

中山北路是臺北市三大林蔭大道之一,成名甚早,日據時代就是高官貴族從當時總督府,亦即現在的總統府,前往位於現在圓山飯店的神社時必經之路。在光復後,因為串聯起士林總統官邸、總統府,因而被塑造成權力,及臺灣現代化發展的象徵,是一條相當具有歷史風華的道路。

 

忠孝東路和中山北路的交會點,其實更是台灣省公路原點,或稱台灣公路里程基準點。在高速公路未開通前,台灣西半部兩條縱貫南北的公路台1線及台3線,往桃園的台1,往基隆的台5線,和經宜蘭、連貫整個東台灣迄屏東楓港的台9線,其起點皆為這個交點。

 

中山高速公路基隆段的前身為1964年通車的麥帥公路,在通車前一個月,美國二戰時的一代名將麥克阿瑟將軍( Douglas MacArthur)過世,當時台灣還在接受美援的時代,麥克阿瑟將軍與台灣的關係也深厚,遂命名為「麥克阿瑟公路」以資紀念,簡稱麥帥公路,為華人地區第一條汽車專用公路。中山高速公路於1971814正式動工, 1974年第一階段三重中壢段通車,至1978年基隆至高雄全線通車。中山高速公路與同時期的台鐵鐵路電氣化的完工,大幅壓縮台灣南北往來的時間,從十多小時,縮短至四小時,也是台灣現代化的里程碑之一。

 

在中山高速公路通車前的年代,不難想像那時台灣公路原點的風光,該地本就位於首善之都東西及南北向主幹道的交會點,車水馬龍,城開不夜;更是南北公路大動脈的龍頭,睥睨全台;原點路口旁邊分別有國家行政權力中心的行政院,及最高民意機關的立法院和監察院,以及台北市議會;沿著中山南路走過去,總統府事實上也在不遠處;再沿著忠孝西路走過去,五百公尺左右,就可走到台灣南北另一個交通大動脈台灣縱貫鐵路的台北火車站,集繁華與權貴於一身,高高在上。

 

但那時南北向的中山南、北路上建有一陸橋,北從現在長安東、西路,南到青島東、西路,名叫復興橋,跨越過當時仍未移入地下的縱貫鐵路,和忠孝東、西路;復興橋於1955224日通車啟用。那時台北很流行建陸橋,除了汽車行走的,還有更多十字路口的人行陸橋;車行的除了復興橋,還有復旦橋、光華橋等;興建復興橋表面理由是,減低不時要放下柵欄的鐵路平交道對交通的影響,另一個的好處是保護總統人身安全的考量,因為當時的老總統住在士林,到總統府上下班都要經過這個路段,每遇火車經過,車隊勢必要停車等候,不利元首人身安全的保護;避免保護對象的車隊暫停,予有心人可趁之機,全世界都一樣,永遠是人身安全保護的ABC

 

但超過三層樓高的復興路橋,使得旁邊高度也只有三層樓左右的行政院、監察院和台北市議會建築,相對顯得不是那麼突出,腹地也相對侷促,缺少一份這些政治權力中心,想像中應該有的寬廣和開闊,復興陸橋就讓人有喧賓奪主的感覺。直到鐵路移入地下,復興橋功成身退,1995年正式拆除,原來空間的侷促感也一掃而空。

  

但那時知道這裡是台灣省道原點的人不多,且在國內不同縣市對同一省道有不同稱謂,像最長的台9線,全長476公里,從台北市的公路原點到屏東縣的楓港,在台北市一般稱為中山南路、羅斯福路;在新北市稱為北新路、北宜公路;在宜蘭到花蓮間稱為蘇花公路、在花蓮到台東則稱為東海岸公路,台東到屏東則一般稱為南迴公路。中山高速公路開通後,省道更頓失其台灣南北公路交通大動脈的地位,中山高速公路原點也是由基隆算起,這個省公路原點也就似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很少引起人們的目光;直到20129月公路總局在行政院前的路旁豎起原點路牌,另外在監察院前人行道地上嵌入紀念標誌,才漸漸為人所知,吸引人們原來就該有的目光

▲台灣公路原點(紅色圓點)附近地圖(摘自Google Map)

▲行政院前五條公路原點標示牌,往上(北)是中山北路,往下(南)是中山南路,往左(西)是忠孝西路,往右(東)則是忠孝東路。 

▲從南往北看,左邊的中山北路口和右邊的行政院

▲監察院前嵌在人行道地上的省道公路原點標誌

▲監察院入口;該建物原為日治時期的臺北州廳,由日人森山松之助設計,1915年興建完成,為台灣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巴洛克(Baroque)式建築

▲由西往東看,東西向的忠孝東、西路與南北向的中山南、北路交會的十字路口,正前方的忠孝東路也是5號省道一部份,中間左邊是行政院,右邊是監察院,後面則是立院群賢樓,當年復興陸橋則左右跨越

▲台9線1公里處,事實上是在中山南路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牌樓前,照片中央是景福門,中山南路、羅斯福路、北新路都是9號省道的一部份,台9線走宜蘭及花東,一路到屏東楓港,全長476公里,是台灣最長的公路。

▲忠孝西路這個路段也是13號省道的一部份,台北火車站就在前方右側。

復興陸橋早已走入歷史,但現在(2014)復興橋郵局仍在,見證這段歷史。  

復興橋當年樣貌,1955年通車典禮由當時台北市長高玉樹及台灣省政府主席嚴家淦主持(摘自網路)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arleslin9863&aid=18233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