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4/05 20:33:17瀏覽3812|回應0|推薦13 | |
很久前就聽說南投的杉林溪,栽種牡丹有成,2015年的三月下旬終於有機會成行。 但日子挑得並不好,三月本來就是乍暖還寒時節,前一天還艷陽高照,當天卻是細雨濛濛的天氣,杉林溪海拔約1600公尺,從溪頭往上大約還有十七公里,沿途厚厚濃霧,能見度只有數公尺,車行有如龜步,開得戰戰兢兢。也許欣賞美麗景物之前,總要吃點苦頭!
牡丹給人的印象是國色天香,富貴嬌豔。我們第一天下午才到,細雨濛濛,大霧瀰漫,儘管杉林溪的牡丹是種在溫室內的盆栽裡,但花似乎畏畏縮縮,垂頭喪氣的。第二天上午雨停霧散,太陽也短暫露臉,整園牡丹就開得燦爛而耀眼,各色牡丹,有粉紅、豔紅、雪白、金黃,朵朵豔麗欲滴,丰姿綽約。也見識了白居易"惜牡丹"詩:「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只有兩枝殘,明朝風起應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所形容的嬌貴牡丹。 其實生平第一次賞牡丹卻是在日本,而且是所謂冬牡丹。2009年春節時曾在東京上野公園一角,不忍池旁的東照宮,不期而遇牡丹花展,迫不及待買票入內參觀。但到了園內,剛開始心情卻是有些悵然若失,並沒感受到牡丹花所謂國色天香的風情,想像中的牡丹盛開,應是滿園春色,整片的豔麗花朵,也許時節仍是隆冬,氣溫仍很低,東照宮裡的牡丹是冬牡丹,花形不大,花瓣也覺得有些憔悴,外面還用麥桿編成的斗蓬罩著,用以避風雪,似有些畏縮。加上園裏光禿禿的枝椏,且花株分佈的稀稀疏疏的,儘管當天陽光耀眼,卻感覺不出牡丹花那種豔光四射及國色天香。 牡丹原生長大陸北方陝西秦嶺一帶,全世界的牡丹都是大陸傳過去的,包括前段提到的日本,傳說日本的牡丹是9世紀時,由空海和尚帶回日本。牡丹適合寒冷、乾燥、陽光充足的氣候。充足的陽光對其生長較為有利,但不耐夏季烈日暴曬,溫度在25℃以上則會使植株呈休眠狀態,開花適宜溫度為17~20℃,但之前要經過1~10℃的低溫2~3個月才可以開花;大陸河南洛陽及山東荷澤是目前種植牡丹最多的地方。南方的高溫高濕天氣對牡丹生長極為不利,因此台灣大概只有高海拔的山區,像杉林溪,清境,梅峰等地勉強可種。幾年前的台北花博,曾由河南洛陽空運牡丹來台展出,但比起杉林溪的牡丹,花況還是差了一截。然看過河南及杉林溪兩地牡丹的人也說,以花的形狀大小顏色數量而言,杉林溪的大概只能算是小巫,畢竟淮南之橘,逾淮北而為枳,蓋水土異也。
大部分人對牡丹的第一印象,可能是從很多家庭客廳所掛「花開富貴」之類的字畫而來的,以前牡丹在台灣應只有零星種植,在溪頭杉林溪開始栽種前,似很少聽過。初中時開始讀文言文,讀過一篇宋代理學家周敦頤的「愛蓮說」,整篇文章在說明作者喜愛蓮花的理由,但也評論說「牡丹,花之富貴者也」。高中的生物課讀到達爾文(Charles Darwin)在「物種起源 (The Origin of Species)」一書中,以中國牡丹的人工栽培創造新品種為例,作為「物競天擇」的論證資料。因此牡丹花儘管「貴氣逼人」,儘管「國色天香」,在台灣一般都是似曾相識,但也模模糊糊。 倒是中國文學史上,吟詠牡丹的詩詞多不勝數,信手捻來,就有不少,包括前段白居易那首,及本文標題劉禹錫的賞牡丹。
清平調 李白(唐)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官誰得似,可憐飛燕倚紅妝。 賞牡丹 劉禹錫(唐)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靜少情。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蘇軾(宋) 仙衣不用剪刀裁,國色初酣卯酒來。太守問花花有語,為君零落為君開。 台語歌曲有首「白牡丹」,作曲是陳秋霖,作詞為陳達儒,成於日據時代的1936年,都已經快九十年了,仍然到處傳唱,不褪流行。原歌詞為台語,歌詞如下,用台語唸起來,韻味十足,唱起來婉轉動聽,繞樑三月不絕於耳。但這也表示,台灣那時應已有牡丹花栽種。
白牡丹 笑呅呅 妖嬌含蕊等親君, 無憂愁 無怨恨 單守花園一枝春, 啊……單守花園一枝春。 白牡丹 白花蕊 春風無來花無開, 無亂開 無亂美 不願旋枝出牆圍, 啊……不願旋枝出牆圍。 白牡丹 等君挽 希望惜花頭一層, 無嫌早 無嫌慢 甘願乎君插花瓶, 啊……甘願乎君插花瓶。
陳達儒用白牡丹來比喻青春少女,雖然如含苞待放,千嬌百媚,阿娜多姿的白牡丹,卻不嬌縱不輕狂,依然清純無邪,潔身自愛,耐心等待白馬王子的出現。作者將少女的媚、嬌、癡、矜、貞,藉白色的牡丹花,詮釋得絲絲入扣,婉轉貼切。
明朝著名劇作家湯顯祖有齣愛情故事名劇「牡丹亭」,是湯顯祖的代表作,描寫了大家閨秀杜麗娘和書生柳夢梅蕩氣迴腸的陰陽之戀,故事扣人心弦,很具浪漫主義色彩,曲調優美,人物描寫細膩,栩栩如生。牡丹亭後成為崑曲的經典曲目,而崑曲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評選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Masterpieces of the 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f Humanity) 」;但牡丹亭劇情內容其實跟牡丹花沒什麼關連,之所以取名牡丹亭,可能只是藉牡丹花的浪漫,以烘托劇情。
前文曾提到大陸河南洛陽及山東荷澤是目前種植牡丹最多的地方,而有「洛陽牡丹甲天下」之說。洛陽成為牡丹之都,倒有個不很合理的傳說,根據「事物紀原」記載,唐朝時“武后詔游後苑,百花俱開,牡丹獨遲,遂貶於洛陽” 。這個傳說託言君權神授,皇帝可命令花開,是不合邏輯的。但從花卉栽培角度,如彰化田尾一帶花農,發展以燈光誘使菊花早開的技術,倒也不無可能。唐代已開始嘗試牡丹的熏花或催花技術,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一書中記有「常有不時之花,然皆藏土窯中,四周以火逼之,故隆冬時即有牡丹花」春節催花之情形,"牡丹獨遲",可能是當時還未真正掌握技巧,使得武后詔游後苑那次牡丹熏花功虧一簣。 先前台灣種植牡丹花不多,除了氣候不適合外,可能也有一個「想當然爾」的原因,意識形態作祟。清朝慈禧太后當政時,曾將牡丹定為國花,中華民國建國後,改國花為梅花。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後,並沒有制定國花,雖毛澤東本人心儀梅花,但一直有將牡丹定為國花的呼聲。在那個兩岸老死不相往來的年代,一方推廣的,另一方大概都是抵制。1990年代中期,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花卉協會舉行了一次國花評選,結論是牡丹為國花,蘭、荷、菊、梅為春夏秋冬四季花卉以為輔助;但這一結論只止於全國花卉協會的公告,並未進入任何立法程序,所以大陸至今仍沒有法定的國花。2007年3月,62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同簽名,希望能在當年的全國兩會時確定梅花、牡丹為中國雙國花,但最終仍是功虧一簣。從這角度看,牡丹花在這一百多年的命運似也不很順遂(註1)。
註1: 參閱維基百科
▲ 杉林溪是台灣少數大量栽種牡丹花的地方,歷史已達20年。 ▲ 牡丹為多年生木本植物,樹高最高可達2公尺,樹齡一般約30~60年。
▲ 杉林溪的牡丹栽種在溫室的盆栽內。 ▲台語歌曲「白牡丹」藉白色的牡丹花,形容青春少女的媚、嬌、癡、矜、貞,詮釋得絲絲入扣,婉轉貼切。 ▲ 各色牡丹,千嬌百媚,丰姿綽約。 ▲ 2011年台北市舉辦國際花卉博覽會,特由河南洛陽空運牡丹至爭豔館展出,但花況並不佳,花瓣也似人長途飛行後一樣,容顏憔悴。 ▲ 2009年東京上野東照宮冬牡丹特展DM,所附照片為雪地的牡丹花,上面還罩個防風防雪的草棚。 ▲ 2009年東京上野東照宮冬牡丹特展,當天陽光燦爛,也沒下雪,這棵粉紅牡丹開得嬌艷,但與園內光禿禿枝椏,成強烈對比。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