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說說宰相(下)
2017/04/13 16:44:34瀏覽3548|回應1|推薦12

秦、漢的中央朝廷三公九卿的架構,隋、唐以後組織改造成三省六部制;把相權一分為三,互相牽制,事實上是加強皇權,弱化相權。三省歷朝有些變動,金、元改成只剩尚書一省,明、清則根本廢相,三省基本是沒有了。倒是六部,雖然先後次序有些變更,但架構及職權都大致相同,且一直沿用至清朝,長達一千三百多年。

 

在三省六部的架構下,隋唐宋時期的宰相,名稱很多,從字面上含義,根本無法看出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最高行政長官。唐代相權分散在所謂三省,即中書、門下、尚書,而且也沒有監察權,三省首長分別為中書令,侍中及尚書令,都算是宰相,因此宰相至少就有三位,另外如後段的說明,事實上還會多幾個,宰相一職可說是委員制,宰相職權相對是變小了;中書門下兩省的副長官為侍郎。職權分配上,中書省負責發出政府的最高命令,門下省則是掌握副署、審察最高命令的權利,尚書省則負責執行。

 

尚書省下分六部,是中央政府中最龐大的行政機構,類似今天的行政院,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分掌人資社福、內政財務、教育外交、國防、法務國安、工務建設;尚書省首長是尚書令,下設有左及右僕射(音葉),是副長官,各帶領三個部,但唐太宗在未登基前曾任尚書令,因此卽位後,官員都不敢再任此職,而直接以左、右僕射帶領,有些左右僕射還同時兼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及「參知機務」等職稱,也是等同晉升宰相的身份,所以說宰相至少就有三位,有時還更多。「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簡稱「同平章事」,武則天朝還曾改名為比較女性化的「同鳳閣鸞台平章事」。

 

唐宋時期名相,像唐初的房玄齡,杜如晦,都曾任左右僕射;被譽為唐玄宗開元時期最後一個賢相,也留有文名的張九齡,亦曾任同平章事;寫過「會真記」的文學名家的元稹,亦曾晉升同平章事,雖然任期不長,且歷史上評價也不高;狄仁傑則曾任「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宋朝的寇準,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編纂「資治通鑑」的司馬光都曾出任平章事或尚書僕射。唐宋時期是中國文學史上璀璨的一頁,尤其留下赫赫文名的宰相,既有功名,又留下千古文章,出文入相,其實是相當幸運的。

 

倒是歷史上很多知名的文學名家,白居易、韓愈、歐陽修、范仲淹等人還曾官至副宰相、正副部長級的尚書或侍郎;但卻有更多大名鼎鼎的文學名家,也曾躑躅仕途,像唐朝的李白、杜甫、王勃、劉禹錫、柳宗元、杜牧、賈島、温庭筠、王維、李商隱、孟浩然等人,乃至宋朝的黃庭堅、周邦彥、秦觀、柳永、蘇洵、蘇軾、蘇轍、陸游、辛棄疾等等,或因官運不濟,或因其他原因,未曾任副部長級以上的朝廷高官,但彼此之間官職高低,仍有很大差異,有些雖不算是官場得意,但至少曾獨當一面,有功名傳世,但有些就只任過低階官員,風塵僕僕於州縣間,為五斗米折腰;不過文章千古事,古今多少曾拜相的人,名字早淹沒在歷史洪流中,除了專門研究的學者,沒有幾個人知道;但前面提到的這些文學名家的詩詞歌賦,至今仍為世人所吟詠,而且可以確定,仍將繼續流傳,久久不息。

 

現在不管大陸或台灣,中央部會以下最大的地方行政單位為「省」,也稱「行省」,其實就是行中書省之簡稱,概念是從唐宋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制度來的,「行省」名稱最早起於金,到元朝確立,原是期廷派出方面大臣赴重點地區主持軍政大計,稱「行動中書省」,簡稱「行省」,是朝廷的代表;金、元兩朝分別是契丹、蒙古族入主中原,主要考量點說穿了,是不放心漢族,擔心地方坐大,不想將權力下放,可說是中央集權,原是臨時的行政單位,逐漸變成中央底下的一級行政區。有些史學家,像一代史學大師錢穆,就覺得這種命名法不妥,不過沿用成習久矣,要改大概也不容易。

 

再回到所謂第三帝國時期的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因宰相胡惟庸謀反而廢除宰相,由皇帝專攬相權,直接統率掌管行政的吏、戶、禮、兵、刑、工六部部長,皇權擴張了,六部的部長當時稱尚書,而副部長則稱侍郎,通常有兩人,這種情形可以說由皇帝兼任宰相,其他制度和之前各朝大抵類似,只是宰相做錯了要負責,而皇帝做錯了,可以不必負責,頂多下詔罪己一番。

 

明朝前期,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天下是自己打開來,身強體壯,精明能幹;但中期以後的皇帝,很多年幼即帝位,不稱職者多,甚至有不上朝、不見大臣者;廢除宰相後,皇權獨大,大臣與皇帝之間只能靠太監穿梭其間,更成立特務機關的「東、西廠」,造成很多太監在之間狐假虎威,上下其手,甚或把持朝政情形。有明一朝,太監專橫跋扈情形特別嚴重,弄權醜聞層出不窮;像明英宗朱祈鎮時期,造成「土木堡之變」的王振,明憲宗時的汪直,明武宗朝的劉瑾,明熹宗朝的魏忠賢等等,都是歷史上惡名昭彰,殘害忠良無數的太監;雖然明成祖及明宣宗時期前後七次率領龐大艦隊下西洋,推升中國海權實力達顛峰的鄭和,其實也是太監,前面提到的神宗萬曆帝時期太監馮保,也算還是中規中矩的;太監的頭頭叫司禮監,上面提到的這些太監,都曾當過司禮監,朝政敗壞時,司禮監就是真宰相,甚或是真皇帝。

 

說明朝的宦官擅權完全是廢相的關係,可能也不公允,因為東漢、唐朝也有宦官干政的問題,但假如有宰相,相權提升,太監在皇帝大臣之間上下其手的機會,相對少很多,問題或許不致於這麼嚴重,當然這是後見之明。

 

說到明朝中期以後的皇帝有不上朝、不見大臣者,如明神宗萬曆帝在位48(1572~1620),是明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其中有近30年,因立太子事,與群臣意見不合,索性不上朝,連內閣大學士都不知皇帝長相如何? 另外從明憲宗成化到明熹宗天啓年間,前後167年,皇帝未曾召見過大臣,明朝國祚276年,超過一半時間,委實不可恩議,朝綱不振,政風敗壞,良有以也。

 

清朝入關,如前文所說,建都北京後仍沿襲明制度,不設宰相,也同樣設有內閣大學士,執行宰相職務,雍正時因用兵頻仍,又成立軍機處,但清朝的皇權,又比明朝更專制獨裁。

 

清朝是滿族入主漢地,因此如何鞏固其皇權,是滿清皇室的上上要務。清朝六部同樣設有一個尚書和兩個侍郎,不同的是尚書、侍郎滿漢分開,等於一個部就有六個正副長官,滿漢各三個,彼此不相隸屬,尚書無法管侍郎,也是另類的「一國兩制」,且每個人都可以跟皇帝報告,等於皇帝直接帶領六部,一切政務惟皇帝馬首是瞻;且不只六部,分派各地的總督、巡撫、布政使、按察使也可單獨上奏,皇帝可以不透過尚書,直接下令給總督、巡撫,等於全國大小事情都要皇帝裁奪。

 

故宮博物館還保存許多清朝皇帝的硃批,也多次舉辦硃批奏摺特別展覽,展示這些硃批;尤其雍正,常年審閱批示這些上奏到深夜;各地督撫的上奏可說是巨細靡遺,大至國家大事,小至地方豪門瑣碎小事;這樣的管理方式,也實在不符管理學的原則,全國最高首長,實在應多花時間精力在國家長治久安的策略,而不是鷄毛蒜皮的瑣事。

 

當然清朝前期皇帝體力過人,精明幹練,這樣的工作負擔與壓力,可以承受,但中葉後之皇帝,體力、能力不如前期,無法負擔管理龐大帝國的重責大任,以致國勢日益頹衰,每況愈下;而同時期的歐美正是奮發向上,積極在全世界各地,搶奪土地資源的時期,造成中國歷史上飽受帝國主義欺凌,很不堪的數百年。

 

倒是太平天國之亂後,平亂幾乎全靠漢人,像曾國蕃,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人,後來皆「拜相」,晉升為大學士或軍機大臣;原來政治上滿、漢平衡的態勢,逐漸偏向漢人,這四個人也並稱「晚清四大名臣」,但當時清朝已是日薄西山,大勢已去,縱有這些能臣,只是苟延殘喘,1911年就被推翻。或許也是後見之明,假如當時有真正的宰相,相權與皇權可以相輔相成,尤其當皇帝力有未逮時,情形是否可能好一些?

 

 

參考書籍

1.中國歷代政治得失,錢穆著,東大圖書公司

2.赫遜河眫談中國歷史,黄仁宇著,時報文化

3.萬曆十五年,黃仁宇著,食貨出版社

4.中國文學史演義唐宋篇,錢念孫著,正中書局

5.當中國稱霸海上,Louise Levathes著,邱仲麟譯,徐泓審訂,遠流出版社

6.Wikipedia 相關章節

 

▲秦、漢第一帝國時朝廷三公九卿架構,到第二帝國隋、唐以後改成三省六部制;三省歷朝有些變動,金、元改成只剩尚書一省,明、清則根本廢相,三省基本是沒有了。倒是六部,雖然次序有些變更,但一直沿用至清朝,長達一千三百多年。

西安市容,西安古名長安,是所謂第一及第二帝國時期,當為國都最久的都市,也是千年都城,從周朝開始有十多個朝代,建都於此,國都地位長達1200年,包括中國歷史上國勢最強盛的漢及唐朝,唐朝時一度是全世界最大的都市。從唐詩人賈島的名句「西風吹渨水,落葉滿長安」,可知長安在渨水之濱。

 

▲西安舊城牆遺跡,底寛1518公尺,高12公尺,光城牆上現在都可以雙向行車,國都架勢十足,是明代在唐朝舊城牆基礎上改建。

▲▼西安城牆的「永寧門」,建於隋初,是西安城門中最久的一座,通稱「南門」。

▲▼千年都城西安處處古蹟,照片為初秋,大慈恩寺內的大雁塔,銀杏葉黃的耀眼,大雁塔為七層方形佛塔,始建於652年,迄今達1365年,玄奘曾在此翻譯佛經十多年。唐代中後期約有170多年間,進士及第,依例要參加皇帝賜宴的曲江宴,訪大慈恩寺,登大雁塔,並題名於壁。

▲千年都城西安另一處古蹟-碑林,因碑石林立,故稱碑林,收藏有漢代以後碑石,是古代書法及藝術寶庫,創於北宋哲宗元佑二年(1087)。

碑林内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的頂部,底下還有漢字1780個字及敍利亞文10個字的碑文,此碑刻於西元781年,敍述唐朝時傳入中土,稱為「景教」,原為基督教在西亞一支的「聶斯托留派(Nestorius)」,在中國傳播的情形。

隋唐是所謂第二帝國,有强烈外向及競爭性格,長安一度是當時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各國商旅、使臣雲集。陝西歷史博物館内收藏的唐三彩,載人的駱駝,中、西亞色彩濃厚。

陝西歷史博物館内的唐三彩收藏,從西域傳入中土的三彩西瓜(上圖),及稱為驄的雜色駿馬(下圖)。

北京是中華第三帝國時期,最多定都或建政於此的都市。歷史上從金朝開始,包括北洋時期的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都建都北京,超過850年。照片是從紫禁城景山上往午門方向眺望,可以看出明顯的北京中軸線。

紫禁城三大殿之二的中和殿,紫禁城也是皇權的象徵。中和殿是清朝時期的名字,明朝時初名華蓋殿,後遭火災重修,更名中極殿。

紫禁城正門的午門,中軸線往南為端門,及紫禁城週圍城牆正門的天安門。名間戲曲有所謂推出午門問斬的劇情,其實是臆測,或是以訛傳訛,根本不可能。

紫禁城養心殿,清初乾隆的三希堂及清末慈禧、慈安兩太后垂簾聽政的宮殿。

紫禁城最後端的神武門。民國後改成故宮博物院的匾額也是掛在神武門上。

紫禁城神武門外的護城河。

紫禁城中和殿内龍椅及乾隆所提的「允執厥中」匾額,卽不偏不倚,取中正之道。語出尚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紫禁城三大殿之三保和殿的龍椅,其上匾額也是乾隆所提的「皇建有極」,意卽任君皇者要建立天下最高準則。語出周書洪範。

清末太平天國之亂,平亂都是靠漢人,使得高階大臣一向滿漢平衡態勢,逐漸偏向漢人。照片為蘇州著名園林拙政園旁的忠王府,是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的宅邸。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arleslin9863&aid=100409429

 回應文章

米若絲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23/03/27 10:14
1.依所論,相權有其重要性,請問為何宰相地位歷代逐漸低落,到明代時會被廢 ?
2.黃仁宇三個時期的劃分、說明,有點怪怪的 ? 明朝成祖五次親征,鄭和下西洋,又西南內附,清朝版圖除老家東北,又擴及蒙古新疆台灣,怎麼說是相對收斂內向 ?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23-03-30 08:20 回覆:
謝謝米若思來訪及留言。

但因該文為數年前所貼,記憶已模糊,待詳細重行閱讀黃仁宇書中說法,再行回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