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說說宰相(上)
2017/04/11 18:45:04瀏覽2728|回應0|推薦11

我國現行的政治制度是所謂雙首長制,但運作起來並不順暢,多年來一直在總統制及内閣制之間口水戰,也一直有改行內閣制的呼聲。但兩大政黨,在野時大聲疾呼内閣制,但執政後又都悶不吭聲,態度大轉彎。其實在野時主張内閣制,是要削弱執政黨總統權利,是削別人的權利,但當自己當家作主時,好不容易打下江山,則是自己的權利,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 當然是維護總統制,說穿了都脫不了政治算計。

 

總統制或內閣制的差別,簡單的説就是國家政策方向由總統或行政院長(內閣總理)最終拍板定案。現在總統與行政院長之間國家機器權力運作的模式,跟秦漢以來,皇帝的皇權與宰相的相權之間,權力運作情形是有些相似之處只是古時候皇權是由皇帝家族以武力打下來的,現在總統權則是經由激烈的選戰打出來的,皇帝家族或是總統本人,都要經過一番艱苦的過程,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不管是用武力或是選戰,為何要與沒經歷艱苦奮鬥過程的「賢能者」分享?  所謂與「賢能者」分享,即皇帝分權利給宰相,總統分權利給行政院長;所以現階段部分人士及學者,從增進國家政治穩定的角度考量,倡議採行内閣制,内閣制誠然有其一定的價值,但以現在政黨惡鬥的政治現狀,執政黨掌握立法院多數情況下,從人性角度觀之,勿寧說是悲觀的,只會是緣木求魚。只有當執政與立院多數分別為不同政黨所掌握,才可能有些機會,但仍須很多條件配合。

                                                                                         

先說說以前讀歷史書籍時,對宰相的一些疑惑,和後來的理解。

 

1895年因清日戰爭中滿清戰敗,時任大清北洋大臣的李鴻章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給日本,引起台灣群情激憤,成立「台灣民主國」對抗,但不久卽為日本所敗,主腦人物紛紛潰逃,副總統兼團練使丘逢甲內渡大陸,行前賦詩「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以表達其悲憤心情,並暗諷代表談判的李鴻章。其實這句詩有些語病,李鴻章雖為清末重臣,身歷數要職,包括文華殿大學士、直隸總督、北洋大臣等,但並沒宰相一職`。

 

以前看歷史學家黃仁宇成名之作「萬曆十五年」,不了解為何明神宗的老師,及大部份史學家都稱頌的明朝大政治家内閣大學士張居正,旣是首輔,等同於宰相,理當可統率百官,為何為求政事順遂,必須處心居慮拉攏司禮監太監馮保?為何後來御史參劾他踰越分際,死後還被抄家?

 

後來才弄清楚,明太祖朱元璋因宰相胡惟庸謀反,因此廢相,有明一朝不再有宰相一職。清朝成立後沿襲明朝制度,不設宰相,也沿襲明朝由内閣大學士掌理朝政制度,開始也設有文華殿、武英殿大學士,後因用兵頻仍,雍正朝時又成立軍機處,重心漸漸轉到軍機處,由内閣大學士兼軍機大臣,執行宰相職務,習慣上也稱晉升大學士為拜相,但並沒有宰相一職。

 

明朝神宗時早已廢相,由皇帝專攬相權,體制上由皇帝直接統率掌管行政的六部部長-當時名稱為尚書雖然有所謂內閣,設有大學士掌理朝政,執行宰相職務的制度,但大學士級職並不高,實際運作上是由級職較高的尚書或資深經筵官兼任,因此大學士官職通常是某部尚書兼某殿(閣)大學士,上朝時按職位排序也在未兼大學士的尚書前面,形成本職比兼職的職位大,但實際權力卻較小的現象。內閣像是皇帝的祕書處,而大學士算是皇帝的特別助理,體制上對六部並無指揮調度之權,只能給皇帝建議,再由皇帝定奪,同意才下達命令。所以內閣大學士,跟印象中宰相的權力是有不小差距。

 

張居正任首輔時,為求政事有所成,對六部之事多所置喙,要求六部給皇帝文書也要送一份給他,雖有其不得不然之處,嚴格說的確跟明朝體制不符但這也難免遺人以權臣弄權之議,加上朝廷官僚間內鬥,導致御史參劾他踰越分際的事情。

 

根據教育部字典,相是輔佐、輔導之意,如婚禮的嬪相;在封建時代公卿諸侯家族最重要的事是祭祀,而祭祀最重要是牛羊等牲禮的宰殺,替公卿諸侯掌理祭祀牲禮宰殺之事的家臣卽為宰;宰相另一個名稱叫丞相,丞也是輔佐的意思,所以不管宰相或丞相,都是輔佐的副手之意。

 

中國從春秋戰國時代卽設有丞相,輔佐皇帝,統領百官,負責政事推動,而有所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說法,如我們熟悉的戰國時代張儀蘇秦,蘇秦還佩六國相印,亦即兼了六國的丞相。從漢至唐,再到明清,皇權逐朝變大,尤其以明清兩朝為甚;相對之下,宰相職權愈來愈小,宰相上朝時原來還可以坐著談論政事,到宋太祖時廢這種「坐論」的權利,宰相同樣要站立答話,只有皇帝能坐著,宰相地位無形中似也江河日下,大幅降低,到明太祖時更廢了宰相,宰相地位跟秦漢時比起來,更不可同日而語。

 

但歷朝歷代,只有遼一朝稱此官職稱為宰相,其他各朝有各種不同的職稱秦、漢幾個朝代用這個職稱為丞相,這個名稱由字面尚可理解,但唐以後的職稱為中書令、侍中、尚書、左右僕射同平章事內閣大學士軍機大等等,不一而足,光從字面根本看不出來,且人數也不只一人,同時有數人,像委員制,可說是宰相群,且職權範圍也廣狹不同,但大抵逐朝變小。

 

秦漢時是歷史上相權最大的朝代,以後逐朝下降,到明清兩朝,宰相權力地位已大不如前。黃仁宇在其另一本歷史名著「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一書中,將由秦至清,歷時兩千多年的中華帝國分為三個時期,以第一、第二與第三帝國稱之。第一帝國指秦漢,因應對抗天災及15英吋等雨線之外的遊牧民族入侵,捍衛族群的生存競爭,迫使中華民族在西元前221年,青銅時代剛結束,即組成一個統一的龐大帝國-秦朝,第二帝國指帶外向及競爭性格,財政稅收與軍備日益龐大,經濟規模逐漸擴充的隋唐宋時期,第三帝國是指相對收歛,內向少競爭性格的明清時期。

 

本文也依此畫分法,每一帝國選了一些代表性朝代,來說明宰相職位的變遷,前面已談到一些明、清兩朝,即第三帝國時期的相權;以下再談到第一及第二帝國時期的相權。

 

秦朝的宰相稱丞相,漢朝宰相也稱丞相,當時有所謂三公九卿,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管行政,是文官之長,太尉管軍事,是武官之長,御史大夫則管監察,輔佐丞相監察百官政務,相當於副丞相,慣例上是丞相先修班,要當過御史大夫才能升任丞相;所以當時最高行政長官為丞相,職權獨大。另外九卿是隸屬丞相,包括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及少府九個管理全國行政事務的部會首長(參閱下附西漢中央行政組織架構圖)。到東漢時三公曾一度改成大司徒、大司馬、大司空三職,各掌理三個行政部會。 

 

歷史上秦漢第一帝國時期的知名丞相,包括「諫逐客書」的作者李斯,變法的商鞅,編撰「呂氏春秋」的呂不韋。進入漢朝後的名相,包括漢初三傑之二的張良、蕭何,名聲不下三傑的陳平,「蕭規曹隨」這句成語所指的曹參,後來分別竄了西漢和東漢的王莽及曹操;三國時蜀漢的諸葛亮,雖然諸葛亮正史上記載的並不是那麼神,可以呼風喚雨;另外呂不韋、王莽和曹操的歷史評價並非全然正面。 (未完待續)

 

 

參考書籍

1.中國歷代政治得失,錢穆著,東大圖書公司

2.赫遜河眫談中國歷史,黄仁宇著,時報文化

3.萬曆十五年,黃仁宇著,食貨出版社

4.中國文學史演義唐宋篇,錢念孫著,正中書局

5.當中國稱霸海上,Louise Levathes著,邱仲麟譯,徐泓審訂,遠流出版社

6.Wikipedia 相關章節 

 

▲黃仁宇赫遜河眫談中國歷史一書中所附前漢(西漢)中央「三公九卿」行政組織架構圖,皇帝之下的三公中,丞相管行政,是文官之長;御史大夫主管監察,雖組織架構隸屬皇帝,但有襄助丞相,監察百官史治之實,通稱副丞相,也是丞相一職的先修班。九卿這裡列了12個,事實上「將作大匠」、「執金吾」及「典屬國與「少府」及「衛尉」及「大鴻臚」,只是前後不同職稱,職責大約類似。

▲秦、漢第一帝國的三公九卿架構,到隋、唐第二帝國以後,組織改造成三省六部制;三省歷朝有些變動,金、元改成只剩尚書一省,明、清則根本廢相,三省基本是沒有了。倒是六部,雖然歷朝次序有些變更,但基本架構一直沿用至清朝,長達一千三百多年。

▲古名長安的西安,有很長時間是中華第一帝國時期的朝代,乃至之前的周朝定為國都的城市。照片是西安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龐大帝國,所謂第一帝國的第一個朝代,對後世影響深遠。秦定都咸陽,在今天西安附近。

▲西安兵馬俑博物館內挖掘出土的兵馬俑。

▲西安的陝西博物館,由於近年來考古學的發展,館內的收藏品豐富,甚有可觀。

▲西安的陝西博物館收藏的兵馬俑。

▼長城最早為秦朝修建,歷代都有些重修,此為明朝重修的北京附近,八達嶺段長城。長城大致沿著15英吋等雨線,也是地理學上農業地區,與遊牧地區的分界線。第一帝國的形成原因之一,是對抗游牧部族的入侵,也是攸關農業族群的生存戰爭,長城更是為阻絕游牧部族的入侵。

▲北京是最多第三帝國朝代定都的城市,照片為北京紫禁城內的太和殿,紫禁城第一殿,是朝廷早朝的宮殿,也是皇權象徵。太和殿右邊為文華殿,左邊武英殿,是大學士辦公處所。紫禁城為明成祖朱棣始建,大和殿是清朝的命名,明朝初名為奉天殿,後改為皇極殿。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arleslin9863&aid=98935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