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7/16 09:11:21瀏覽3740|回應0|推薦4 | |
時間過得好快,感覺才回台沒多久,又開始回美的倒數計時。回台後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美國跟台灣的教育差異在哪裡?」,為了讓不同的朋友瞭解,我總是從不同的角度去比較兩地教育的根本差異,但是在比較的過程中,我也開始思考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想借此寫出來與大家分享。 首先我都會說一個被當作是廢話的差異,那就是整個教育背後的精神差異。說起來籠統,但是差異卻很具體。美國的教育精神就在兩個字---實用。這種實用精神不光是指知識的實用性,更重要的是教育與個人生涯規劃的連結。 在台灣我們都很熟悉一套模式,就是你只要把考試考好,自然可以依分數考到想要的志願學校,考到想要志願學校最後就可以考上好的大學,考上大學後只要努力讀書就可以考上研究所,然後畢業就可以有不錯的工作。所以我們的價值是鼓勵會考試的人,會在比別人花更少時間達到目標的人。換言之,一個人如果從小都是第一名,17或18歲順利考上台大,然後24歲研究所畢業,然後無論是考上博士班或到竹科工作,我們都會認為這是一位非常傑出優秀的人。 美國的教育制度卻恰好相反。不是美國不鼓勵年少成功,而是美國不認為衡量成功的目標只有一個。 去美國之前其實我有點擔心跟自卑,因為自己其實年紀已經老大不小,在國內教書的教授裡,有幾位年紀還比我小,更別提那些年紀幾乎要小我一輪的碩士班學弟妹,所以很怕去美國又是最老的,不知道該如何在一群小弟弟小妹妹自處。結果上課後我竟然發現自己只是「中段班」而已,老美同學裡多的是四五十歲的老大哥,跟我差不多大的有很多也都攜家帶眷反而像台灣這種「少年得志」的應屆同學很少。 後來跟美國老師同學熟了,從聊天中才知道,美國人並不是把唸書考試當目標,而是把唸書考試當作達成他們人生理想的手段。換言之,他們是因為在人生中面臨需要,才來讀大學,讀博士。例如有位FBI的老大哥,都快五十,因為要升任主管,所以來讀學位進修一些管理上的技術。所以老美從小就很清楚自己要幹什麼,然後一步步朝理想實踐,而教育就是幫這些老美實踐理想的方法。所以老美不會為了容易進好高中去讀音樂班,而會為了將來成為音樂家而讀音樂班。 從這種實用的思維,美國構築了它獨特的教育體制跟文化。美國的高等教育設計完全是「實用導向」,這種實用導向體現在三個層面。第一各層面就是理論與實務的結合。美國的教科書內容與課程設計都是與現實中的問題結合,教授也不會要求學生要博覽群籍,而是要求學生對於所學的理論必須完全理解並能應用在實際案例的分析。因此對於美國人來說,學校學到的知識就是要能幫助他們畢業後工作所需,而不是只為了拿去被送考試而已。 實用性的另一個層面是與學生個人生涯規劃的結合。我的指導教授曾對我說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話,他說美國教育是要學生帶問題來,然後在博士班能過經過學習去解答自己帶來的問題。相反的,台灣學生很習慣到研究所再找問題,特別希望老師幫學生找研究問題,這是在美式教育裡完全無法想像的事情。因為在美國人的觀念裡,人生是自己的,研究題目直接影響個人日後的生涯發展,怎麼可能由別人來幫忙決定?另一方面,為了配合學生的生涯規劃,美國的修課規定很彈性,修完必修課就可以考資格考,等論文題目確定才根據需要去修習必要的選修課成,同時只要研究需要,學生可以申請到別系甚至別校做研究跟修課,甚至到別國也可以,完全不會用各種規定來綁學生,而是盡量協助學生,這都跟台灣僵化的修業規定相差甚遠。 最後一個實用層次則是學習成果的評價。在台灣教育體制下,學生學習的成果反應在學業成績跟發表作品上。學業成績主要是根據考試還有報告成績,而考試都是把知識當題目來考,而不是去瞭解學生是否真正能理解跟應用所學知識。另一方面報告跟發表則將研究型論文跟文獻整理型論文放在同樣天平衡量,這在美國也是難以理解的。在美式教育裡,不可能接受那種沒有真正蒐集data分析data的報告跟論文。因此,台灣教育制度對於學生學習的評量過渡偏重知識的通曉跟記憶,比較忽略對於知識應用能力的衡量。 美式教育則非常偏重學生的理解應用能力。以我的系所為例,老師曾經出了一題資格考題,題目是「州長聽聞州立大學有教授跟教科書商勾結,刻意指定一些教科書然後跟書商拿回扣,今天你被認為教育顧問,請問你要如何設計一個研究來研究這個問題並寫成政策建議供州長參考」,學生要回答這個問題不僅必須對各種研究方法的內涵跟使用限制非常理解,還要能發揮創意針對這種很特殊的研究對象設計出合理的研究計畫。這種考試的背後精神就是如果你能正確回答這個問題,就表示你已經有了獨立研究的能力,這才是美國教育所期待的學習目標。 然而美國教育也並非都很完美,因為過於重視實用性,美國學生的基礎能力通常比較差,也就是我們常有美國人數學不好的那種印象。不是因為美國人笨所以數學不好,而是因為他們覺得沒有需要就忽略了數學的學習。因此你在美國很可能會遇到一個公共行政學系畢業的博士並沒有看過Guy Peters或是James Q Wilson這些大師的著作,因為他的研究領域可能是財政或是選舉。另外一個布完美就是缺乏對於比較研究的興趣,美國學生只考慮在美國國內就業,所以對於研究別的國家通常沒有太大興趣,只會優先挑選他們周遭有關的研究問題,這也進一步導致了美國人對國際事務的無知。最後美國這種實用精神導致了思考上的短淺,因為是解決問題導向,所以美國的社會科學研究缺乏歐洲學術那種理論體系的建立。本體論跟認識論或許對解決問題沒有直接關係,但卻是學術研究最根本的基礎,這或許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歐陸國家在理論創立上遠優於美國。 總之,沒有任何一種教育制度是完美無缺的,也沒有哪一種制度一定優於另外一種。重要的是不同制度之間如何相互學習,截長補短,才能教育出優秀的學生。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