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個菜鳥的一年
2009/04/30 09:45:43瀏覽1096|回應0|推薦6

還記得在補習的時候聽老師說,去美國的頭兩個月是「興奮期」,因為一切都很新鮮,所以眼中的一切都很美好,幸福指數如火箭般一飛沖天。但是隨著語言問題,課業加重,環境壓力,這種一飛沖天的幸福感將在感恩節前到達最高點,然後就開始如自由落體般直墜無底深淵。因為感恩節差不多是學期結束前的最後一兩個禮拜,各種考試作業跟報告的壓力,就跟戶外直線下降的溫度一樣可怕。很多留學生都會在這時候面臨身心壓力的最高點,輕則痛哭崩潰,重則就此放棄,甚至輕生,幾乎沒有哭過的,就有如沒留過學。但此關闖過後,隨著語言的逐漸加強,認識了在地師友,以及對環境的適應,幸福感再度緩慢回升,也逐漸真正開始享受異國生活的樂趣。

我有沒有偷偷抱著棉被哭?噓,這是秘密,只有我跟老婆知道,但是在這一年結束之時,想寫寫這一年來我從美國人身上學到的事,有悲傷有快樂,有樂觀也有沮喪。正因為已經過了一年,相信我的想法更客觀,也更能體會異國文化裡那最深層的智慧。

還記得來美第一件學到的事情,就是「吵架」。是的,您沒看錯,就是吵架的吵,吵架的架,算了,當我沒說。也許你會想,這還有什麼好學,台灣立委從來不會吵輸人,就算吵輸也可以甩人家兩個耳光,是的,台灣立法院就是這麼有名,Dr. Ameringer第一個問我的問題就是:「你們的國會好像很會打架喔?」我只能點頭苦笑。

但是為什麼吵架在美國很重要?那是因為美國是一個相信主動機極的國家,你要享受你的權力之前,就要先捍衛它。有個刻板印象以為美國人對外人不太友善,這是錯誤但也是事實。因為基本上美國人是不會主動表示關心的,而是你自己必須主動表達你的需求。

剛來學校報到不久就收到國際學生辦公室的面談通知,面談當場給了我一份入學時考的英語測驗成績以及一張應與課程的課表。

「What's it?」我難以置信的看著眼前週一到週五早上到晚上的密集英文課表。

「這是你這學期要上的英文課。」眼前頭髮花白老頭講的是英文,我給他翻成差不多的中文意思。

「開什麼玩笑,這樣我根本就不必上研究所的課了。」我在心裡嘀咕著,於是我拿衝堂當藉口,說時間可否改一下。

老先生人很好,立刻幫我問了一下。我還得意的跟老婆說,你看吧,就是要爭才會有糖吃。

結果老先生回來後,只是幫我把英文課調到上午,無法修博班課程的問題依然無解。

回家之後一直煩惱這個問題,因為如果修不到六個專業學分,就無法請領獎學金,難道這半年要我們吃自己嗎?開什麼玩笑,光學費一學期就二十四萬了,哪來這麼多錢燒?

找指導教授談了以後,雖然他很同情我,但是組織隸屬上他無權干涉國際學生辦公室(OIE)的決定(果然處處皆官僚啊!),所以問題還是回到我得自己去找OIE的人談判。那時的英文連點菜都有問題,怎麼能去跟美國人用英文談判呢?

但是為了錢,一切都是為了錢,還是第二天硬著頭皮去了OIE辦公室。

果然,雖然從花白頭老頭換了一個年輕的黑皮印度小姐,但是OIE的態度依然強硬,英文課不能改就是不能改。她那種僚氣的態度搞得我的火氣也上來了,我用著蹩腳的英文跟她爭論,我不是被要求來考英文的,事實上我的入學許可並沒有要求要上英文,而是我自己多事看到學校新生訓練行事曆上有這項考試,主動詢問卻被意外加入考試名單。我跟她說如果不幫忙,博士班那邊我也無法交代。

大概終於瞭解事情的嚴重性,她說再幫我查查看,結果發現有的英文課可以合併上課,終於順利解決了我的問題。

後來在生活中也跟美國人有了大大小小的接觸,美國人給我的感覺就是你要懂得爭取跟表達,對方才會重視跟考慮,否則像個悶葫蘆傻傻站在那裡,人家不當你傻瓜就不錯了,怎麼可能主動來問你?

此外,主動表達代表的是一種主動精神,在美國什麼都可以談,只要你改談,什麼結果都有可能。反之,台灣文化鼓勵的是被動精神,太過主動往往被當作野心勃勃,或是不夠穩重,久而久之也就養成被指揮被安排的習慣,也難怪台灣學生在學習會那麼依賴老師了。

兩種文化各有優缺點,很難說哪種一定好,但是自己的人生要靠自己爭取,這是美國人教給我最難以忘懷的第一堂課。

PS.後來我又意外成了花白老頭班上的學生,他還直誇我是最好的學生呢!Mr. Corio,您也是我所見過最認真的老師了!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aopo&aid=2900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