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21/08/13 19:51:32瀏覽694|回應0|推薦5 | |
45 年10 月 1 日 星期日 天候(晴) 禮拜天照理是可以出去玩玩。但一出去就要花錢,曠去一天時間都沒關係,錢是最大的問題。每月的薪水除去吃飯,剩了寥寥無幾,假使漫無限制的開支,將來分文無存,應用錢時由何而來呢? 外面玩玩是需要的,也是一種生活調劑,終日悶在家裡,真感到生活苦燥。尤其是青年人是有活力的,應多於外面接觸,纔能見聞廣博。 本月輪到余管伙,是煩神而囉唆的一個月,今天沒油,明天沒塩,都是找管伙的麻煩。上午花去十五元多,發了錢後,即乘車赴台中拿米,來往車票錢還得自己負擔,將來慷(扛)在臂上拿了回來。 這是一位自大陸來台,年近30歲的青年所寫的一篇日記,時間是民國45年10月1日。寫日記的青年當時未婚,靠著微薄的薪俸過日,從日記中可以感覺出,青年雖省吃儉用,但想有多餘積蓄,仍覺非常吃力! 為了減少支出,青年捨不得出去玩,連因公務多花的車錢也相當心疼,甚至決定,下回用手臂把米扛回來即可,省去車錢! 這位想方設法想要節省開銷的青年,是我的父親。 我曾在《歲月的故事(Ⅲ)~我的警察父親》一文中聊過父親於民國38年隨部隊隻身來台的過程,現在每想到父親便會跳出「白手起家」四個字,從父親日記中所紀錄的日常生活點滴,深刻感受到一個外省青年獨立在台(異鄉)成家立業的不易! 2002年,我擁有人生第一個屬於自己的居所,都說「台北居大不易」,若不是父親幾十年辛苦積蓄的援助,憑我自己羞澀月薪的積攢,恐怕至今仍是個無殼蝸牛! 想到父母親從年輕到年老省下每一分錢的辛苦,心中滿是感恩!如今媽媽在雲林鄉下仍住著租賃的住所,想到這裡,便又是滿心的愧疚! 感恩、愧疚,我的父親、母親和我的屋。![]()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