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9/10 00:32:23瀏覽4773|回應0|推薦159 | |
1990年開始籌備的海科館,目前主場館結構體大致已經完成,包括主題館、區域探索館和海洋劇場3大區塊,其中區域探索館最早完工,六月底開始試營運,先開放給基隆鄉親參觀,從九月1日開始,全國民眾都可以先睹為快。 位於八斗子的海科館,除了是一個標準的博物館以外,它也是一個地方建築,代表一個漁港、一艘漁船的印象,象徵沖不走、推不倒、永遠屹立的八斗子精神。 不規則對稱四層樓建築,每層樓都有不同的用途,特別開放一樓無封閉的挑高空間,可以讓在地居民自由使用。 一個國家級的海洋科技博物館,擠身在一個小小的漁村裡,是否能夠承受巨大的衝擊,當地居民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區域探索館是海科館最小的一個館,目前只開放1樓公共空間及3樓「區域探索廳」,2、4樓的餐廳、辦公區尚未使用。 開放時間為週二至週日9:30-17:30 (17:00截止入場),周一休館。 採免費自由入場,但為維護參觀品質,須進行流量管制,展廳內以150人為限。 每日三至四場定時導覽解說,導覽時間每場約為40~50分鐘。 每天前二十名參觀者,填寫問卷調查,可獲得限量紀念品。 探索廳內有各式影像、蠟像、漁村文物,以「美麗與更迭」、「活力漁村」和「我們的故事」3主題,介紹八斗子的風土民情和地方海洋漁業特色。 討海人:漁民就是討海人,要在大海中討生活,不但要有過人的體力與智力,對瞬息萬變的海象也要有明確的判斷力,每個船長、船員經過大風大浪的歷練後,都擁有不曲不饒的性格,無論討海過程多麼艱辛,只要能滿載而歸,見到家人的歡樂笑臉時,所有的辛勞都是值得的。(來源:解說牌) 漁事忙碌:早期漁村除了出海補魚外,還有許多工作要作,包括漁獲加工、補網、曬網及整理漁具等,雖然現在許多技術及設備都已改進,仍有不少週邊工作需要人力進行,因此漁村處處可見忙碌景象。(來源:解說牌) 曬魚是早期漁獲加工方式,俗稱「曬魚脯仔」,利用陽光將漁獲曝曬乾燥,以利儲存。(來源:解說牌) 補網曬網:漁網是捕魚重要工具,早期漁網採用天然材料如苧麻、棉紗等製作,須先泡在薯榔汁中防腐及增加韌度,捕魚後要趕快曬乾修補。(來源:解說牌) 魚寮作業:早期八斗子魚寮是魚販就地簡單加工魚獲的場所,當時捕魚的漁民不一定有魚寮,漁民捕魚後,交給魚販在魚寮加工,洗魚、撿魚、分魚、煮熟、鹽醃或曬乾,再送到崁仔頂的魚行販售。(來源:解說牌) 崁仔頂是基隆相當知名的魚市,我很慚愧從來沒去過,對崁仔頂其實一無所知,基隆文史工作者薛麗妮所著的「崁仔頂漁市風情」,文中有非常詳細而精采的敘述: 農曆初二、十六除外的深夜裡,當基隆市街上的店家紛紛打烊,人們進入夢鄉之際;來自台灣各地載滿漁貨的貨車,以及從事漁貨買賣的中盤商、市場的魚販、超市、餐廳的採買……,或搭火車或自行開車,都朝基隆忠二路與忠三路之間不到二百公尺的孝一路湧進。 崁仔頂漁市在清國時代就存在於基隆,由於海口的地緣關係,人們在此泊船登陸,慢慢旭川河邊便住滿了人,有人的地方就有買賣,於是有了市集的形成。在尚未建造基隆港之時,現今慶安宮媽祖廟的廟埕是一片沙灘地,轉角的孝一路剛好是旭川河畔上方,河與陸地自然形高低落差的崁,故稱「崁仔頂」。 崁仔頂的漁貨林林總總、非常豐富,是台灣批發市場中漁貨種類最多的交易場所。 清晨一點到五點之間,漁貨會陸陸續續到達市集,四點左右魚行的工作人員會打開照明設備。清理、挑撿魚貨的工人把魚貨攤開清洗,依等級分開盛裝在塑膠籃中……這時買魚的人潮已在各攤前穿梭,找尋想買的魚貨。賣魚的糶手捧著磅秤,開始一籃籃叫價拍賣。 四點到七點之間是崁仔頂漁市的鼎沸時段,七點過後曲終人散,市街恢復原貌,只殘留淡淡的魚腥味。在崁仔頂買魚要有些技巧,最好是和親朋好友共同出資,或者想買一批送人,否則一籃的魚,實在難以消化。 除了靜態看展覽,還能玩互動遊戲。當志工導覽完「崁仔頂緣起」後,參觀者就能立刻操作小測驗,測試自己是否為「崁仔頂買魚達人」。 4個測驗題目中,會詢問買魚的時間、打扮、工具和分量,藉此測試對崁仔頂的了解程度。看似簡單的小遊戲,挑戰起來卻不容易,就算時常去崁仔頂的玩家,也很少人能一次挑戰成功呢。 台灣漁村常見的姥咕石屋,這種建築除房頂用木材外,其餘全部利用當地產的姥咕石--由海底珊瑚死後的鈣化骨骼堆積而成的石灰岩塊石。 漁家晚餐:漁家媽媽們在夏天製作魚干、鹹小捲、鹹冬瓜、豆腐乳等,並把這些食材搭配運用,為家人烹調佳餚,在刻苦年代中簡單的生活。(來源:解說牌) 這種鹽製食品好下飯,最重要是「省菜」,一點點就能配好大一碗飯。 漁村小孩平時幫忙漁事,得空也有些屬於童年的娛樂。 八斗子漁港尚未築港前,漁村小孩的遊樂場就是沙灘、漁船和海邊。(來源:解說牌) 早期八斗子有寬廣的沙灘,孩子常在沙灘上打棒球、追逐、堆沙丘,在海中自由自在划著小船,更常在海邊採石花、撿海螺、挖笠螺,除了加菜外,亦可賺點零用錢幫忙家計。(來源:解說牌) 原來八斗子曾經有一片美麗的沙灘,沙灘上有孩子們的歡聲笑語…,看著一張張珍貴的老照片,我心裡受到極大的震撼,又彷彿失落了什麼而隱隱作痛。 看完了所有展場,再到落地窗前,俯看八斗子漁港,特別有感覺。
八斗子三面環山,西北通海,水域深廣,而附近海域漁獲豐富,更是成為漁港的重要條件。 漁港建於民國64年,歷經多年的整修後,現今各項公共設施齊全,已成為北部地區最大的漁港。 早年八斗子漁港幾乎都是「焚寄網船」,但隨時代進步,現代化船隻逐漸取代老船。 「焚寄網船」出海捕魚須用三艘船共同作業,一艘是點燃多束火把來誘魚群稱為「火船」,另兩艘是在後面拖著漁網圍捕,稱為「罟船」,需要耗很多人力及時間。焚寄網漁船以近海、沿岸作業為主。因為不拖網,所以馬力較小,捕獲的魚以表層洄游的魚居多。 後來捕魚技術進步,漁民在船上掛滿集魚燈取代「火船」,船的兩邊各裝上一支活動「張網竹竿」,取代「罟船」。(來源:http://ship.nmmst.gov.tw/shipkind/shipkind03_05.asp) 不過,捕魚技術越進步,捕獲的魚量越減少,也許是「一網打盡」太容易的後遺症吧?
八斗子漁港已經看不到老照片中一間間的「魚寮」、一間間的姥咕石屋,當然更看不到孩子嬉戲於沙灘的景象,但偶爾看得到補網曬網的漁事忙碌。 這種大型拖網的綴補工作需要多人合力完成,不是以前一個人就能勝任的小魚網。 海科館是一座以「海洋」為中心、呈現海洋和生活關係為主題的博物館,區域探索館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它用一種說故事的方式帶領人們認識古老的漁村。 然而,故事說得再精采、蠟像做得再逼真,總不如實際去漁村走一遭,看看今昔的變化有多大,那種體會應該會更深刻吧。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