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2/23 00:22:58瀏覽2571|回應11|推薦184 | |
經過高山植物園,續往雪山登山口前進,啊,我不是來爬山,我要來找一張網路流傳的風景照。 這一條水泥舖面的道路,路面坑洞凹凸不平,車子行駛其間像在跳曼波舞,低底盤車輛尤其要小心慢行,否則吃虧吃很大;另外,路幅非常狹窄,會車不容易,絲毫不能大意。 將近二公里的迂迴山路,車行花了十分鐘才「登頂」,看到眼前開闊的山景,總算不虛此行。 無暇欣賞山景,我忙著找尋那幢山間的小木屋,它就在停車場旁邊。 像民宿的美麗小木屋,其實是雪山登山管理站。 一位解說員正在對一團遊客作開場白,我剛好聽到他說:作家「苦苓」不是武陵解說員最好的,只是比較有名氣而已。哈哈,原來解說員也講究「排行」與「名氣」。 對我而言,解說員的專業素質比較重要,有一次我看到一位解說員帶團四處解說,有位團員突然發問:這是蘋果花嗎?只見那位解說員十分肯定的回答:這不是蘋果花,但我現在想不起這是什麼花。我聽了差點噴飯,明明就是蘋果花,硬要否定,如果真的不是,好歹也說出個花名,以服眾人。 此乃題外話,言歸正傳。找出那張網路流傳的風景照,需從雪山登山口進入。然而,入口前豎立一個「遊客止步」的警告牌子: 注意!未辦理入山入園申請證 擅自進入雪山生態保護區者 最高罰鍰三千元 還好我有做功課,沒被警告牌嚇到。 去管理站向管理員說明來意,想看看小木屋後面的水池,得到管理員許可之後,就能光明正大進入步道裡面。 前面一小段木棧道後,接上石階舖設的小徑,這才是正式的雪山登山入口。 雪山標高3886公尺,為台灣第二高峰,僅次於玉山主峰 (3952公尺)。登山線長約三十公里,往返需二天左右。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腳力不健的我,只適合遠遠膜拜,雪山就留給登山勇士去征服吧! 在木棧道左轉,傳說中的風景照,隱藏在木板圍籬後面。 雖然隔著木籬,卻有一居高平台,視野無障礙,真是貼心的設立。 照眼這幅小木屋倒映水池的畫面,我不禁驚呼出聲:實在太美啦! 天空無染,水面無塵,就是這幅寧靜閑致的景色,風靡了多少好攝者,不爬山也要專程到雪山口來。 久居城市之人,千里迢迢而來,嚮往的不正是無染無塵的一方世界? 話說回來,心本無塵,塵即是心,人活著,不可能「我心無塵」,所以有人說,無心無塵,人便死了。 還是活著好,世上有這麼多美景,只怕沒有足夠時間看,「我心有塵」又何妨,勤掃塵埃就好了。 塑造美麗倒影的水面,其實是一座蓄水池,天乾物燥的季節,容易發生森林火災,蓄水救火以防災情擴大。 不好意思,揭露的事實真相,總不如想像浪漫吧! 看過了傳說中的夢幻之景,就此下山好像還不滿足。 從觀景台往下望,有山的綠、楓的紅、芒花的黃,顏色十分豐富。 我乃好攝之徒,怎不見獵心喜? 拾級而下,迎風招展的高山芒將我環繞。 印象中的武陵農場,每吋土地皆充分利用,少有機會讓無孔不入的芒草生長,或許是國土復育退耕還林的結果,農場少了大面積農業耕作,許多邊坡隙地任其野生野長,芒花這種先驅植物便大量入侵。 土地利用的觀念不同於以往,給了土地休養生息的空間,也意外造就了大片芒海景致。 高山上的芒花品種和平地略有不同,但和五節芒或白背芒相同,都是禾本科家族的成員。高山芒的葉片更細小,花色亦非常見的銀白,而是呈現淡淡的黃色。 細細柔柔的芒花襯著高山,芒景更美。 暖黃的芒花,像是為紅葉特意鋪陳的背景顏色。 一棵棵新植不久的楓香,感受到了季節的變化,披起了禦寒的紅衣裳。 雖然楓樹還未長成大樹,樹形也還瘦弱單薄,但是它「楓」華絶代! 高山上的嚴寒和強風,考驗著小樹苗的生存能力。 小樹苗很爭氣,通過了考驗,樹葉已轉為一片深沉的紅色,每片葉子都紅得十分均勻,嘔心瀝血似的紅。 芒草超強的適應力和堅韌的生命力,成就了它穩居瘠劣地先驅植物的霸主地位,雖然看似不起眼,抵不過楓香的色彩耀眼,卻以教人驚嘆的芒海鋪天蓋地的征服山區野地。 誰說芒花不敢與楓紅交鋒?它們以群聚力量,不讓紅葉搶了「楓」頭。 楓紅也不甘示弱,傾全力展現變妝秀。 於是,他們誰也不讓誰,各自展露「楓」芒! 若不是為了找尋那張網路流傳的風景照,不爬山的我絕對不會來到雪山口,也就看不到這場「楓」芒畢露的精采對手戲。
附註:台七甲大約41.5公里處,道路施工進行單線雙向交通管制,請依照燈號等候通行,並小心駕駛。雨天不建議前往。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