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8/03/25 21:09:48瀏覽2708|回應3|推薦49 | |
最近幾位網友談及「呼吸」的問題,練氣修道,呼吸左右了不同的機能,因此呼吸的作用必須進一步釐清。 除了我在《氣的原理》中提到區分性與命的幾個論點之外,其實,「呼吸」是也是區分性與命的分界點。籠統而言,當胎兒呱呱墜地,開始啟動呼吸時,這是「命之生」,但也是「性之死」;反之,等到人老壽終,停止呼吸時,這是「命之死」,但也是「性之生」。 以上所說的情形,是一般人的生命過程。但是,道家說:「止息為死,停息為仙」,這句話裡所說的「止息」指的斷氣,而「停息」指的是練氣的人不用口鼻呼吸而改為胎息。這兩者的不同在於前者已經死亡,而後者則是猶活在人間。這個現象和佛家的「見性成佛」一樣,同樣指的是一個生活在物質世界的人,已同時擁有進入異次元非物質世界的能力,亦即所謂的「即身成佛」,換句話說,「見性成佛」的定義為生前成佛,而非死後成佛。根據上述的理論加以延伸,呼吸越有效率,則生命的功能越強化,這是練命的重點;反之,呼吸越衰減,則生命的功能越微弱,朝向靈性發展,這是練性的重點。 甲網友說:「我有試了一下把呼吸變細長, 發覺打坐很快入定, 而且更沉穩舒長。」因為精氣主動,呼吸粗短時,會搖動神炁,想要入靜就比較困難,因此,靜坐時,呼吸細長當然比較容易入靜。 乙網友說:「常常會呼吸停止,事實上並非是停止而是進入微量呼吸的狀態,可是,常常呼吸不順,只呼不吸,又得用意識重新吸氣,不然會憋死!」當身上的能量偏向神炁之後,我們身體攝能機制就逐漸離開「呼吸」,而朝向「胎息」靠攏,呼吸變成若有若無,必須後天識神重新覺醒,才能再摧動呼吸。 丙網友問:「當一個人暫時停止呼吸時思想馬上就會中斷?」閉氣並不會使人思相中斷,因為閉氣是後天識神在操作,只有在胎息的狀態下,後天識神會轉為先天識神,也就是由心轉性。如果硬要說是中斷思想,中斷的是後天心的意識。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