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創造有價值的方言文學──兼談東方白《浪淘沙》的小說語言表現
2011/09/28 16:45:44瀏覽1650|回應2|推薦20

﹝台北市:前衛﹞

       繼鍾肇政《台灣人三部曲》、李喬《寒夜三部曲》之後,小說家東方白完成了台灣文學史劃時代的作品《浪淘沙》,將台灣文學大河小說推向新的境地,其中東方白對於小說方言的運用,成果斐然,堪稱此一小說的重大特色。

       有關方言文學,胡適《海上花列傳》序曰:「必須先有方言的文學作品,然後可以有文學的方言。有了文學的方言,方言有了多少寫定的標準,然後可以繼續產生更豐富更有價值的方言文學」而東方白《浪淘沙》小說語言表現的最大成就,應還是在台灣「文學的方言」寫定這一方面。至於台語之寫定,吳守禮指出,「近年來由於學人的努力,過去一直用字不安定的詞語逐漸解決了。為俗字找到正字,為訓讀找到本字,擬測語源等等,真是閩南語史上的一場熱鬧。過去惟恐沒有適當的字可用,現在反而對於一個『詞』擬出來的字,不止一個苦於適從。有的矯枉過正,有待商榷

        關於《浪淘沙》小說語言的使用,東方白公開表示,不是因為政治,而是本乎文學的觀點。他在〈命定──「浪淘沙誕生的掌故〉中提到:「我常常在想,《紅樓夢》的最大成功,在於曹雪芹用他的母語寫他的對話,如果強迫他用臺灣的河洛話或客家話寫《紅樓夢》的對話,不必說《紅樓夢》會有今天的成就,恐怕它早已被棄置罔顧不見經傳了,……我不能讓我們一百年前的老祖母在《浪淘沙》裡說一口流利的京片子,那簡直是天大的諷刺與笑話!所以我從《浪淘沙》的第一頁起就讓台灣人說全套純正的台灣話」這方言的寫作,雖然困難重重,但有著強烈使命感的東方白認為:「這條荒路終究必須有人出來走,今天不走,還得有人出來走」於是經過一番浸淫研究,他逐漸摸索出一套台語的寫定方式。

      《浪淘沙》幾度輟筆,全書花了長達十年時間終於脫稿。雖然巫永福指陳,東方白可能在加拿大待太久,所以在將漢文轉為台灣話方面寫得不很「好勢」,不如第一個使用台灣語文的賴和。事實上,賴和曾於1935年,寫了〈一個同志的批信〉,嘗試以台灣話文寫作,但由於台灣話新字的問題沒有解決,這樣的作品被批評為「很難懂」,於是賴和就轉寫舊形式的歌謠體了。多年以後,東方白《浪淘沙》為了讓台灣人說全套純正的台灣話所投注的心血,令人佩服;而其獲致的成績,也的確不容忽視。東方白針對《浪淘沙》的台語寫定問題,更採取了開放、包容的態度,他說:「這不是一部憲法,我倒寧願它像一商品君去選擇,美而廉就用,否則就不用,讓子子孫孫在使用中決定。」這也是尊重台灣文學的文化差異性。

儘管方言文學本就甘於和它的選擇性讀者共其緣起緣滅的命運,但不可避免的,這麼做必然會招致批評,林柏燕就對東方白《浪淘沙》主張不分種族、國籍的地球村思想,卻一心提倡台語寫作,深不以為然。為解決讀者看不懂方言的老問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在與黃春明對談時提到:「如果用唯有閩南人才懂的方言寫作,傳遞上會有困難。但如果在寫作時做一篩選,讓不懂當地方言的人仍能看懂,則可見作者所下的功夫。……而且豐富了現代漢語的表現力」高行健與胡適的見解是一致的,這也指出了源自漢語的台語文學未來的出路。當然像鍾肇政以228事件發生前後為時代背景的長篇小說《怒濤》,讓書中人物以客家話、普通話、日語乃至英語等各種不同的語言原音重現,且並列對照漢語譯文,這種嘗試雖嫌麻煩,卻不失為克服讀者看不懂方言文學問題的折衷辦法,同時也為語言的文學表現留下了進一步討論的空間。

無論如何,每個作家都有自己的生活體驗,有自己觀察生活的角度,他們以自己特殊的方式和語言來表現生活,這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風格;至於「語言」,尤其是構成作家風格特點的要素。東方白《浪淘沙》自始即讓小說人物說全套的台語,其台灣本土語言的運用,充分展現了東方白成熟的寫作風格。《浪淘沙》人物台語對話固然生動,不過其他人物的台語對話,按理都應符合人物的身分、地位、經歷、教養,並由此形成其思想和性格,也就是什麼人說什麼話,不同的人說不同的話,人物對話應有其「腔調」。只可惜書中這麼多人物的台語對話,似乎皆為東方白一個人說話的語氣,讓人覺得眾多人物在談話中並沒有分別,可見《浪淘沙》人物語言的描摹性依然不夠,在人物個性的整體塑造上,尚不能說完全成功。且《浪淘沙》台灣話的運用,幾乎僅限於福佬語,客家語和原住民語則未能有對應的表現,難免予人美中不足之感。

以《浪淘沙》江東蘭的忘年之交「一目少爺」為例,東方白對於一目少爺的著墨,明顯比江東蘭的父親江龍志要多得多。《浪淘沙》之中,江東蘭出場的章節,約一半都有「一目少爺」的現身,足見東方白對一目少爺人物結構之重視,他可以說是《浪淘沙》次要人物裡面相當特別的一個,其人物塑造堪稱出色。不過,成功的小說最重要的是生動的人物和精采的對話,而《浪淘沙》在客家語書寫方面,僅僅使用幾個人稱專有名詞,如「他」寫為「其」、「我們」寫為「我的人」、「他們」寫為「其的人」、「我們的」寫為「我倪的」等,並不盡然符合小說人物的身分,一目少爺雖為客家人,但說的幾乎都是普通話,甚至於還有夾雜台語者,如:「唉,生命捋在人的手中心,要炒要煎隨在人,其的人日本仔哪有誠心要講和,這不過是千篇一律的奸計」「戇囝啊!你不知?你不但考中了,而且是考中了第一名狀元!阿──彌陀佛!新竹城隍爺實在真靈感,這早就寫在籤詩頂上,我倪回去波羅汶就趕快叫人做紅龜來向祂感謝」這樣的說話方式,不合情理,確實有待商榷。※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cpou&aid=5682747

 回應文章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現在
2012/04/08 21:21

台灣人普遍都讀得懂嗎?我的意思是從前所說的外省人,讀得來嗎?

校長是本省人嗎?讀你的文章沒有感覺你是台灣人。(這是我的褒詞。)


歐宗智(ccpou) 於 2012-04-08 23:29 回覆:

東方白的台語文書寫限於對白

不諳台語者

光看字面

大抵可「猜」得出七八分吧?!

我的祖先為泉州人

光緒之前移民台北新莊地區


傅 孟麗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創造方言文學
2011/09/28 20:54

像大陸的莫言  余華都很厲害

台灣的蕭麗紅  鄭清文在小說中的語言也很流暢自然

我覺得自然流露最重要

苦心經營反而失去自然


歐宗智(ccpou) 於 2011-09-28 21:00 回覆:

蕭麗紅惜墨如金,期待看到她的新作。

又,鄭清文近年來的作品

也嘗試在對話中使用方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