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7/19 12:11:27瀏覽606|回應0|推薦22 | |
﹝達摩﹞ 中國造字十分奧妙,一字一字用心去看,每有全新的體會,於是更加欽服古人造字用字之智慧,代表「儒道釋」思想的「仁仙佛」即為一例。 儒家思想自西漢董仲舒獨尊儒術以來,一直是中國學術思想的主流。儒家主張仁道思想,希望人人修身養性,乃至齊家治國平天下,成為受人尊敬的「仁人君子」。「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何謂「仁」?仁者,愛人也。試看「仁」的文字構造,仁從人二,是會意字,也就是「人與人」,換言之,「仁」講究的是人與人之間維持一種和諧親愛的關係,所以儒家重視人的「倫理」,亦即所謂的君臣有義、父子有親、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儒家思想全然是入世的,凡事反求諸己,盡其在我,努力以赴。總之,心中有他人之存在,就是彬彬有禮的君子,就是心中有愛的「仁人」。 道家思想源自老莊,以「自然」為學習對象,認為「自然」乃「道」之精神所在,主張人類要順應自然,處世則無為、守柔、不爭。道家後來成為道教的思想基礎,發展成為神仙之說,認為「道」是宇宙本體,人如修道有成是為「仙」,不為世俗之虛名偽譽所動,並可與天地同壽。一般而言,道教以長生不死為主要目的,重視現世利益,也注重「積善正行」,在神秘思想中含有道德的意味。再看「仙」的文字構造,仙從人山,《說文》曰,「人在山上」也;仙亦謂「長生僊去」,「僊」者舞袖飛揚之意。段玉裁注云,老而不死曰仙;仙,遷也,「遷入山」也。可以這麼說,「仙」是人在山上,在上天與人世之間,講的是超逸,強調人類與自然的關係。 釋家思想於漢代傳入中國,唐朝三藏法師赴印度取經、譯經之後,佛教在中土得以大幅發展。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有言:「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佛家主張眾生平等,人人皆有覺悟本來面目的體性,以無上智慧照破邪魔的障幕,窺見萬法皆空,破我法二執,即入「涅槃」,自身不再墮落,達超脫生死的理想境界,此得道之覺者或智者曰「佛陀」。「佛」字,《說文》謂「仿佛」也,若似也;又,「佛」是形聲字,從人弗聲,換言之,此道完全是出世的,弗食人間煙火,凡夫俗子當然不容易看得清楚,想得通透。 儒家入世,對主體講究化成之義;道家講「虛靜」,介乎入世出世之間;佛家出世,作捨離之說,以上得道者分別以「仁」、「仙」、「佛」名之,豈不妙哉!※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