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1/06/06 10:12:51瀏覽760|回應0|推薦11 | |
古人造字必有所本,了解其本義,往往讓人有柳暗花明、豁然開朗之感。 「儀」字是生活中的常用字,《說文》謂,儀,度也。「度」乃「法制」之意,一切禮儀規範都包括在內,而且「儀」是「從人義聲」的形聲字,依中國造字原則,其「音」每每與「義」相通。段玉裁注云,義者,善也,宜也。換言之,人之言行舉止合宜得體,就是「儀」,也才合乎「禮」,所以有謂儀容、儀表、禮儀……等等;再者,符合社會規範的典禮曰儀式,負責儀式進行的人就是「司儀」了。引申之,一個人如果態度進退合宜,令人衷心欣賞,謂為「心儀」。 人與人相處要注意儀表儀態,免得失禮,特別是穿著尤須注意場合,有些人出國旅遊,只圖個人方便,居然穿著一身休閒服去聆聽歌劇或音樂會,或者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完全無視於他人之側目,實在貽笑大方,不「儀」之至也。 當然,如今學生髮禁全面解除了,愛美固然是人類的天性,年輕人更是注重儀表,不過仍應本乎「儀」的本義,審視本身的條件,找到適合自己的、具有美感品味的造型,否則一味地追求時髦、怪異,反而譁眾取寵、弄巧成拙,一點也不「儀」了。※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