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杏壇和杏林
2011/05/23 16:24:24瀏覽8845|回應0|推薦20

        中國歷來講求「尊師重道」,每月九月,台灣更有舉世唯一的節日──教師節,教師節係為紀念至聖先師孔子而來,而從事教育工作,每以進入「杏壇」代稱,至於典故為何?一般人往往不求甚解。

  杏,是薔薇科梅屬的落葉喬木,早春開花,北宋歐陽修〈漁家傲〉詞云「二月春耕昌杏密,百花次第爭先出」。杏花白色或粉紅色,果實大小如李,黃色或黃紅色,可食用;其種子俗稱「杏仁」,可供藥用,專治咳嗽。所謂「杏壇」的典故,最早出自《莊子‧漁父》,曰:「孔子遊乎緇帷之林,休坐杏壇之上,弟子讀書,孔子弦歌鼓琴。」人們就根據莊子的這則寓言,把「杏壇」稱作孔子講學之處,也泛指授徒講學的場所。後來,人們為紀念孔子,便在山東曲阜孔廟大成殿前築壇、建亭、刻碑、植杏。北宋之時,孔子後代又在曲阜祖廟築壇,環植杏樹,遂以「杏壇」名之,如北宋王禹偁詩云「潘岳花陰覆杏壇,門生參謁降紗寬」。

至於與「杏壇」僅一字之別的「杏林」,指的是醫道,亦有一段典故。據晉人葛洪《神仙傳‧董奉》一文說,三國時代東吳的董奉,隱居廬山,平時不種田,專門為人治病。他從來不收病人的錢,卻有一個要求:病重者痊癒之後,種杏五株,輕者一株。多年後,董奉得杏樹達十餘萬株,並且鬱然成林,開花結果,大家都稱之為「董仙杏林」。於是,董奉又對人們說,誰要買杏的話,不要錢,只要用穀物交換。如此一來,董奉又有了許多的穀物,他便用這些穀物接濟窮人和路過而盤纏不夠的人。後來,人們就用「杏林」來形容董奉為民謀利之事。再以後,人們進一步將「杏林」引申為「杏林春滿」或「譽滿杏林」等,用以讚譽醫道非凡或醫德高尚的人。

了解「杏壇」和「杏林」的由來,再看見或使用這兩個詞語時,內心就感到更加親切與踏實了。不是嗎?※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cpou&aid=5243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