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5/17 22:25:35瀏覽324|回應0|推薦8 | |
華文新詩私房典藏寶庫 許其正典藏 冬青樹 彭捷 風雨夜 護籬的小樹受傷了 百合花躲在蔭棚裡瑟縮 常春藤攀住樓窗哭泣 而簷下的冬青樹欣喜地 欲牽住風的裙裾 吻著雨的足印 風是從北國來的麼 雨來自山上麼 冬青樹總忘不了那生長它的土地 那裡的風會邀雪花跳舞 雪花舞倦了便躺在冬青樹懷裡休息 在那遼闊的土地 有許多許多夥伴們 而這裡,一個屋簷下的角落 委曲在一個小小的花盆裡 冬青樹孤零零地,想哭 風呼嘯著掠過 雨跌撞著衝過去了 冬青樹叫嚷了- 我還待在這裡等什麼呢 而小小的花盆絆住它的腳 冬青樹真的哭了 1962年1月 海洋詩刊 作者簡介:彭捷 1919年生於廣州,2014年逝世;廣東省立廣州女子高中畢業;著有詩集《水鄉》及《五弦琴》(與向明、蜀弓、楚風、鄭林合著)。 典藏微言:雖然台灣早年女詩人不算多,但都寫得相當不錯,在當時的詩壇各有其地位,如暗夜天上的星星,各自閃著晶亮的星光。彭捷就是其中之一。年輕輩好些人可能不知道,其實她算是出道最早的一位。當年覃子豪等借《公論報》創刊《藍星週刊》,曾經「風光」好一段日子。其創刊號就刊有她的詩,台灣最早出版的詩選《中國詩選》也選有她的詩,計為【貝殼】、【靜靜的叢林】和【聖誕夜】,可見她當時在詩壇受重視之一般。只是像其他好些藝文人士遷居加拿大,在她1976年依親移民加拿大後,她的詩作便少在台灣詩壇上出現,也因而被淡忘,年輕輩可能不知道她當然不足為奇。 這裡這首《冬青樹》刊登在1962年1月出版的《海洋詩刊》。該刊為台大校內詩刊,每學期出版一次。記得我在讀大學時,吳宏一和才過世不久的王憲陽等曾經編過這個刊物。雖不對外發行;但刊登有好些校外詩人的詩作。主要是校內外交流,學生們擬向校外詩人請益。彭捷適逢其盛,也被邀稿了。那些年我曾參與東吳大學的《大學詩刊》,在那邊打雜,也和校外多所交流,略知一二。《大學詩刊》的校外詩稿差不多就都是我邀來的。 閒話少說,言歸這首詩本身。 據植物專書的說法,冬青為木樨科(Oleaceae)常綠大灌木,或小喬木,屬植物女貞Ligustrum Lucidum Ait.。樹高六、七尺,類似杜仲,全株綠葉對生,經冬不凋,夏開白花,果實為紫黑色。別名女貞、冬青子或鼠梓子。但彭捷寫的不是這些,意不在這裡,讀者要讀的不是這些;如要寫這些,讀者要讀這些,找介紹植物的專書就好。作家或詩人有他取材的訣竅,擇其重點下筆,將平凡事物加入意義,使具有詩意。這才值得寫值得讀,否則寫些無關痛癢的廢話,徒然浪費筆墨,耗費讀者的時間精神,讓讀者近視眼鏡度數增加,毫無益處。她取材的重點是被種在花盆裡的冬青樹,被小小的花盆絆住腳,孤零零地想哭。這樣,詩才見張力。想想,一個人被絆在某個桎梏裡,有志難伸,有腳走不動,多痛苦呀!於是掙扎。於是痛苦。這和囚鳥是相同的。鳥天生屬於大自然,人們捉而囚之,使不自由,說多歹毒便有多歹毒!人也一樣。可以想像得到,囚犯被關,必定每日伸長脖子企盼走出牢籠,重獲自由。那麼,冬青樹被囚在小小的花盆裡,不也痛苦嗎?雖則樹不會說話,但這道理我們可以想像得到。常常想到,以前吃素的人說,動物會發哀號,所以吃不得,吃素就對了;其實植物只是不會發聲,當被砍被切,是不會哀號沒錯,但如果想一想它流出汁液是在流淚,那又如何呢?總結這首詩,主要是在書寫人有志不得伸,有腳走不出去。人呀!掙脫牢籠吧!衝向海闊天空吧!去發展心志!去施展自己的抱負!正如彭捷在詩裡呼喊的: 我還待在這裡等什麼呢
2015/5/20華文現代詩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