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論語怪談-學而第一(下)
2008/04/22 00:05:59瀏覽940|回應0|推薦5

    *** 6.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是說『抓住原則來發展時,就可以從孝悌,一步步的走到仁的境地』,一樣是拿『孝悌、仁』當範例,當整個人的是『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的狀態時,『而親仁』這句話是說『越來越接近仁的境地了』,不是要親近仁者啦!怎麼這麼喜歡仁者呢?

    當以這樣的程序來做,發展會變的非常順暢(行、有餘力),要以這樣的精神,來發展各式各樣的『學』。

    *** 7.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賢賢易色』,是說『看到賢人會認真起來』,這是什麼意思呢?是說『看的懂別人哪裡比較厲害了!』就是長慧眼,程度上升了,『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就是做的事與自己的能力已搭配的很好,所以會有『吾必謂之學矣!』的結尾,學有所成了,

    這段不是要大家『以愛好賢人來替代愛好美色』,如果是這樣,孔子的小孩怎麼生出來的勒?做愛做的事有可能扳張臉孔嗎?不可能啦!

    *** 8. 子曰:「君子不重則,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這裡毛病出在三個字:『重、則、威』沒有還原。大家以前學的翻譯是『君子不莊重,就沒有威儀,學問就不穩固』,應該都有一個感覺,這三句話完全是牛頭不對馬嘴,很不通,下面更恐怖了,『不要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或是志不同道不合的朋友也不要理,犯了錯不要怕改過』。

    一般翻譯我實在沒辦法苟同,因為除了不合理外,實在太不通順,都是普世價值;很多讀書人喜歡成群結隊,談一些高級話,整天在勵志,清高的不得了,大概都是受到『志同道合、莊重、威儀』的鼓舞搞出來的,我只想說一句:搞錯啦!

    『重』的本意是『厚』,什麼是『厚』?越疊越高了,表示有成果成效

    『則』是用刀剖蚌殼,打開後裡面有肉,蚌殼肉表示源頭或內涵,所以前面『(蚌殼)則孝(蚌殼肉),出則弟』是什麼意思懂了吧。

    『威』古文是『婆婆』,婆婆很厲害,外面看不出來,家裡大小事都是她控制,意味『內部隱藏有一個巨大的控制力量』

    『有興趣』就是『威』的現象之ㄧ,『有自信』也是『威』的現象之ㄧ,『能舉一反三』也是『威』的現象之ㄧ,『不知不覺天亮了』也是『威』的現象之ㄧ。

    打電動玩具有打出名堂的人,應該都有連玩幾十個小時,不會累也不會餓的經驗,那就是發威(又學到一個詞是怎麼來的,很有趣吧);所以『威』是一股能量,不能解釋開的,但大家用剛才的引導體會一下,其實自己身上都有那股力量,應該會感覺出那是什麼東西。

    諸如『威勢』、『威力』、『威風』等,應該發現都不是普世價值,是真實存在,是一個生命現象,甚至是物質現象,只是後人自作聰明,搞到後來變成一個形容詞或名詞。

    『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沒有成果累積,原因就是因為『不威』,這種『學』的成果,根本不穩固,會漏光,用現代的比喻來說,就是外表看起來是猛男,實際上得了骨質疏鬆症,這種猛男根本白搭

    既然得了『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的病,就要吃藥,用外力引導修復,『主忠信』(學著做事與目標設定,先配合自己的能力),『無友不如己者』(沒有人是比自己差的,是說不要瞧不起人,深層意義是不要忽視周邊現象),『過則勿憚改』(當發現不對勁了,不要怕面對這個問題)。

    這句話是講單一個「學』,不是講整個人,譬如彈鋼琴,『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的時候,就要『主忠信』,要先研究自己的特性。仔細想想,其實孔子講的是對的,孔子有說原因就是『不威』,他沒有任何責怪人的意思,結果這句話被後人給解釋壞了,扯成『君子不莊重,就沒有威儀,學問就不穩固……』,很多老學究就拿這句話當作壓人的令牌,真要好好反省一下。

    『威』這個字其實還可以再深究下去,還有很多名堂,這就留待各位去研究了。

    9.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我開頭說的好像有一點道理吧!『注重喪禮,緬懷祖先』,真的是牽強了一點點。『德』這個字,『德者得也』,是分析現象的能力,有一個詞可以說明,就是『見解』,『見』為何?『解』為何?應該清楚了吧,『見解』就是『慎終追遠』所來,如何『慎終追遠』?就是做到2~8條』

    注意論語全文完全沒有『道德』兩字合用,這是後人合併的,到底合併對不對?要想一想。

    第九條其實是『學』的階段性結論,無論學任何事,彈鋼琴、打字、會計、刷油漆、跳舞唱歌、運動、約會、炒菜等,都脫不出『2~8條』的範圍,這個就是『修身』,是有計畫的學,會漸漸得到身心的轉變,如有音樂修養、有運動細胞、很浪漫、所有事都很清晰明瞭、脾氣溫和、心地善良、甚至是不會生病等,都是小大不等的身心轉變。

    但『修身』的意義基本上已經變質很久了,上千年來,『修身』被錯解成『以思想壓制身心』,搞到後來,心理變態的一大堆,例如『努力』,要怎麼努力?又是普世價值,古代科舉,有人怕被性欲攪亂讀書計畫,索性把自己閹了,現代呢?又有多少人戴眼鏡?這些都是問題。

    有時『生氣、牢騷、傷心等』是要發洩出來的,一昧『壓制』會出問題,畢竟『脾氣溫和』不是靠壓制情緒而來,過度壓制情緒造成好脾氣只不過是另一種心理變態,總有一天會爆發。

    10.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我解釋一下,『子禽問子貢:我們老師到別的地方,一定會了解一下別人是如何做事的,究竟是為了要好處呢?還是給人家好處?子貢說:我們老師已經溫良恭儉讓,他要的東西,怎麼可能會和一般人要的一樣呢?』

    就像是拍孔子馬屁:『溫良恭儉讓』,後代的書生也模倣『溫良恭儉讓』,課本也拼命在這五個字打轉,其實這都只是路標!

    這五個字不用解開,看表面意義即可,注意學而第一全篇是連貫的,在經過『第2~8條』的訓練,『第9條』的階段性歸納,這樣走下來,身心已經轉變成『溫良恭儉讓』,有了『見解』,所以夫子的要的東西,怎麼會和一般人相同呢?

    做個比喻,一個很會打籃球的人,當整個人變的很有籃球的運動細胞(身心轉變),就算他拿汽水罐射籃射垃圾桶,通常都能丟進,因為他對投籃的原理非常熟悉,絕對不會像我們一般人一樣亂丟一通!看我這段比喻,和原文是否一樣?

    這一條是告訴我們『2~9條』走下來,不是虛的,會有實際上的效用。

**** 11.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好像要大家守墓!大家學爸爸,爸爸死了三年都不要改才是孝,為了發揮這麼無聊透頂的道理!後人又再拗啦!什麼這是要大家留好的不留壞的,只是舊規矩不要亂改就好,這才是真正的孝……唉!看書不要這麼死板板的,這就是典型的『牛牽到北京還是牛』,爸爸就是那頭『牛』啦!

    爸爸活著,看兒子朝的方向,爸爸死了,看兒子繼續前進的方向,好幾年都能這樣走不會變,就是孝。

    重點在上面原文我標成紅字的地方,我們在『學』的時候,是需要使用方法來限制(爸爸活著),進而讓我們明白其中的原理,再進一步就可以操縱原理,當能操縱原理時,就不會亂搞一通,但有時操縱是導因於方法限制而產生的,是假性的,只要方法拿掉,馬上全部垮掉。

    藉由常常說『請、謝謝、對不起』等禮貌限制,來得到『脾氣溫和』的樣子,但一個真正『脾氣溫和』的人(父之道),就算所有禮貌都拿掉,也可以相處的很愉快;但如果今天『脾氣溫和』是建立在滿嘴禮貌上,只要禮貌一拿掉(爸爸死了),那個『脾氣溫和』一定馬上垮掉。

    注意這句話,如果真如一般的解釋,那為什麼『里仁第四』又出現了一個一模一樣的話,難道是曾子發昏多寫了一次了嗎?這實在很值得想想。

    12.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看一般的翻譯,會發現越後面解釋的越玄,其實翻的人也覺得玄,所以才要東引一個注、西拉一個疏,為的就是壯膽!

    ### 用電子鍋煮飯,3杯米,把水加到3的位置,煮飯按鈕按下去,一鍋好吃的飯很快就煮好了,不會有問題,這個就是『禮之用,和為貴』 ###

    『禮』是『原理』加上『實際的現象』,『和』就是平順、無阻礙,動詞就是克服阻礙或是調和調整,所以這兩句翻譯自己兜一下,很容易。

    飯為什麼好吃?為什麼燒焦?這些原理都搞清楚後,實際應用這些原理來煮飯(禮之用),煮出來的飯一定ok(和為貴)~~~~

    『禮之用,和為貴』這整個原理,是我們的老祖先(先王)發現的,非常不得了,適用在各個地方(小大由之)。當發現走不通的時候(有所不行),縱使為了要煮出好吃的飯而不斷做出調整(知和而和),如果不使用剛才提到『禮』的原理來研究控制(不以禮節之),那也還是走不通的(亦不可行也)!

    所以『知和而和』就是依據結果,非科學性的,憑直覺或經驗調整。例如煮稀飯,為了縮短一半的時間,所以把火開大一倍,這就是『知和而和』,稀飯一定燒焦;臉長痘痘,粉只好厚一倍來蓋,結果痘痘長更多。

    『成語:以和為貴』是個錯誤的引用,像一個充氣娃娃,再怎麼漂亮都是死的,因為少了一個頭腦:『禮』,所以本質變成了『知和而和』,仔細回想我們以前的經驗,當有人提『以和為貴』時,其實是在幹『知和而和』的事!還有很多成語,如澹泊明志,大家畢業紀念冊最喜歡用的,比充氣娃娃更糟糕,只有一根指頭,想要還原,請看『諸葛亮訓子文』!

    我畢業紀念冊寫的留言是:『當兵是國民應盡的義務』!

    扯遠了,這段要我們依原理做事,不要依據自以為的經驗,2500年前就告訴我們這麼先進的觀念,至於信與不信?就看各位了。

    *** 13. 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講出來的話接近事物要點(義同宜),那個話是可以實現到的(可復);小心謹慎是著眼於『禮』(不是禮貌,同上段的禮),那搞砸的機會也變小了。

    『因』古文是基礎的意思,想要蓋高蓋穩,基礎就要大;『親』是指有血緣關係的接近,千萬注意血緣的意義;『亦』古文是指左右雙臂,我認為是『很類似』的意思;『宗』是祖廟,我認為是『源頭、本質』的意思。至於為什麼要把這些字查出來,只是為了還原本意。

    『信近於義』便會『言可復也』,『恭近於禮』便會『遠恥辱也』為什麼會有樣的結果,因為離真正的原則已經不遠(因不失其親),以此方式處理所得到的結果,和直接以真正的原則為依據來處理,也不會差的太遠(亦可宗也)。

    這段的重點是近於(親),是描述當我們漸漸依據真正的本質(義、禮)開始處理(信、恭),會呈現的現象(言可復、遠恥辱)。

    *** 14.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看了這段翻譯,奶都快要吐出來了,君子不應該吃太飽、睡太好,表示生活簡樸、高尚;有的說君子不要管有沒有吃飽、睡好,要努力求學,作事要快,講話小心,親近有道德的人請他們指教,這樣就是好學了!

    哇塞!飯都吃不飽了,做事還要很快,那是奴隸耶!怎麼會是君子!睡都睡不好了,精神不好講話還要很小心,還要去請教有道德的人,這樣才會越來越高尚,那我寧願低級一點,也不要有這種無聊的道德!

    這裡是意指,叫我們在『禮之用,和為貴』的時候,研究分析原理與現象,進而操縱原理來達到我們要的現象時,不要『食求飽,居求安』,因為吃飽與安穩是人類,可以說是所有動物最基本,甚至只是反射動作而已,『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是要我們不要這麼短視,只看眼前,甚至是支微末節的東西。

   『敏於事』,對於所有的現象要很敏感,『慎於言』,不要亂出招、因為亂出招,會發散,要分析的東西就更多了,『就有道而正焉』,就能夠掌握更多現象的原理而不會亂做一通。

    『正』古文:,古代的解釋是『止於一』,我的解釋是『一個人頂著一個東西同時在跑』,我們什麼時候能『頂著一個東西同時在跑』,就是能完全操縱這個東西,就是『就有道而正焉』,不是普世價值,也是各位身上的現象,其實這個字可以換一個符號,就是NIKE Jordan籃球鞋的符號:,注意籃球不可以消失ㄡ,這就是『正』!

    『敏於事』,類似『無友不如己者』,『事』與『友』差在範圍,『友』只是貼近我們特性的現象,『事』是放眼皆是,『可謂好學也』應該就不用解釋開了吧!

    這裡不是要我們飯不要吃飽,做事還要很快,要注意一下,是鼓勵我們好學,不要目光如豆,要更廣泛的面對這個世界!

    *** 15.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這段重點不在貧富,在整段對話的情境,子貢說:『……,這樣行不行?』,子曰:『這樣是可以啦!不過這樣做的話還不如……比較好』,子貢:『耶!難道要像磨玉器一樣,要不斷朝向光彩奪目的目標前進,是這個意思嗎?』子曰:『哎呀!子貢真聰明!只提到一些原理就可以發現這麼多事情,可以對他講詩了!』

    『詩』是什麼東西?詩其實就是一個原則性的紀錄,使用人類習慣記憶或唱誦的方式寫下,大部分的詩不評論,咬文嚼字的成分居多,有那麼少部份的詩,描述的是大原則,這個原則是某些人歸納出來的,上面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一個例子。

    『詩』其實是個好東西,但被一種人搞Low了,就是某些『詩人』。人一輩子不可能樣樣都自己研究,一定要常常使用別人歸納出的原理與方法來使用,有人把人類習慣的音韻寫成原則,我們只要照格式填入即可,所以有『填詩』、『填詞』;好文章也算是詩的範圍,如孫子兵法、富爸爸與窮爸爸都算。

    還有一個適合人類的原則,叫『代數』,F=ma也算是詩的範圍;大部分人可能沒有玩過大家樂,有一些人會歸納出很奇怪的公式,就是把這期的某個號碼乘上另一期的某個號碼,再對它取log,算啊算就可以算出下期號碼,這也算是詩的範圍,只不過是很爛的詩,常常都是錯的。

    為什麼『告諸往而知來者』,應該很清楚了吧!

    *** 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這句話是這篇的結論,『學而』的目的是什麼?為了能把鬍鬚整好,懂了如何整鬍鬚,就表示產生了『知』的現象。

    『悅、樂、慍』都與『知』有關,第一段就提到『人不知而不慍』,就已經暗示『知』現象的重要性,最後結尾:『患不知人』,再次強調問題在『知』,要從這裡下手,至於什麼叫『不知』的現象,是一個很耐人尋味的問題。

    全篇已經翻完,雖然對於某些以前的翻譯有意見,但我對提出這些翻譯的人是持平的,例如朱熹,雖然有些地方和他唱反調,但也僅止於某些想法不同而已,畢竟人家的學識是遠勝過我,同時我也沒有研究過朱熹全部的思想,僅憑幾點不同就對人的好壞下斷言,那便是過錯。

    對與不對就要好好想一下了,我也絕不反駁,一句老話,我的意見都是瘋話,真信就糟了,原文就是原意,絕對要以原文為主。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chahacaptain&aid=180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