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很不好,不能出去騎車,所以沒有我愛草莓,也沒有KUSO電影院,無意中看見三字經的白話文翻譯,怎麼看都不對勁,很像文字接龍(吃飯的飯呀…飯桶的桶呀…)!興致一來我也想來翻翻看,其實也不能說別人一定不對,只是見解不同罷了!
我的三字經翻譯和各位從小到大所學的完全不一樣,大家認為這是幼兒教材,我卻認為這是成人教材!至於對不對,甚至知道了有什麼用?,就看各位如何認知這個東西了。
*** 人之初,性本善。 ***
【人剛出生的時候,本性是善良的。】
其實我也很想一起搞團隊合作,只不過很遺憾,一開始就必須唱反調了,因為我以前會在人家的屁股放火。
大家都是這樣翻,幾十年來(甚至幾百年)也都是這樣翻,有帶過小孩的應該都知道(很不幸我帶過),正常的小孩一定是牛的不像話,常常捅很多紕漏,而且很會耍賴,如果大家的同事是這個德性,會有人覺得善良嗎?這句話翻譯與現實狀態是不太搭的,所以我認為應該指的是……
【人生命剛開始時,生命中能變化出功能的那股力量是完整無缺的。】
什麼叫生命中能變化出功能的那股力量完整無缺?以現在的比喻就是原料、工業用電、資金廠房該有的都有,只不過還沒使用。
記得以前高中的時候,有一個女生指著我的鼻子說:『你豬啊!』這話罵的很藝術,內外全罵遍了,一個”豬”字,身心各角度都形容到了;讀三字經也要用相同的方式來看待,就是單一字眼來做多角度形容。還要注意一個大重點,前後意義要連貫,外面那種翻譯似乎前後有接不太起來的狀況發生。
三字經是韻文,押韻的目的是好唸好記,這是人類腦袋瓜的特性,所以像rap或是歌詞要寫的好必定要押韻,如果又要傳達某個理念,作者不但要對該理念明白到相當程度,還要對文字運用非常的熟悉,有一個人可以作為好的範例:方文山,他的歌詞寫的非常的好,意與韻都用的恰到好處。
扯遠了,我們接著下一句……
*** 性相近,習相遠 ***
【雖然大家本性都類似,但因為學習環境不同,差異越來越大。】
這裡我又有意見了,我實在不是很明白善良的人,和以後當會計、當業務、還是接電路有什麼相關呢?會不會是會計有時要多報少,業務有時一分要吹成十分,這叫做『習相遠』?不過這裡小孩還沒長大,不用想太多,所以我的翻法又不一樣了……
【雖然這股力量大家擁有的都差不多,但因為『生命的本能』(習),造成了日後很大的差異。】
『習』的本義是幼鳥拍翅膀學飛的樣子,是本能動作,基因指示要這樣做的,這就好像嬰兒在地上爬,有一天突然就站起來是一樣的道理,難道是嬰兒發現大人都在站所以要學大人站嗎?當然不是,『站立』只是生物本能。
『學』是一種模式訓練行為,是神經網絡的行為,不只大腦會學,小腦也會學,如果這時候不想學,大腦就會不斷訓練”不想學”這件事,所以是一種沒完沒了的動作,但要基於生物本能之上才能發展出來,譬如人類學鳥飛,學死了也飛不起來!
本能涵括的範圍非常廣,膝反射,眼睛的視網膜只能看見可見光,光線強弱會使瞳孔收縮,神經傳導訊號的速度是100m/sec,味覺觸覺、遇到高興的事情會笑等等,這些全部都是生命的本能,那麼那股力量又是什麼?以現代的物品比喻,那些本能的集合就像是一台電腦,一堆CPU指令,那股力量就是電力,沒有這個電力,或是110V插成220V,或是電源不穩,都會使電腦無法運作。要注意一下比喻只是部分特性相同,只是協助理解,不要隨便劃上等號。
我們來整理一下,
***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
市售版:人出生的時候,本性都是善良的,雖然大家本性都類似,但因為學習環境不同,差異越來越大。
彼得版:人生命剛開始時,生命中能變化出功能的那股力量是完整無缺的,雖然這股力量大家擁有的都差不多,卻因為生命本能發動的種類或順序不一樣,導致這股力量轉換出來的結果也不同。
所以『人之初,性本善』是講生命的開始,『性相近,習相遠』就是描述生命的現象。
如果一般翻譯的是對的話,三字經寫到這就該停了,一開始既然就已經是最好的了,越學反而越爛,最多是沒那麼爛,眼睛也花了,睡覺也會失眠,乾脆嬰兒剛出生就放在那裡就是最善的了,那何苦要學呢?
相信只要是人,不管老小,男的一定都想周圍有幾百個女人,身材又要好,又要年輕漂亮;女的也都希望被一群男人追,而且都是又帥又溫柔又有錢。不論男女(含我),都希望天天都在玩,只是迫於現實,辦不到罷了!所以三字經下一句……
*** 苟不教,性乃遷 ***
愛男人愛女人與好吃懶做都是生命本能『之ㄧ』,本能一動作就會用到『性本善』那個核反應原料,本能的運作除非生命終止,否則是不會停止的,所以不能不控制一下,如果隨隨便便的不管它,原料就會因為使用掉,開始變成『性不善』,等到了『性無善』的狀態,那人就差不多了。
其實大約到了二十幾歲的時候就會有比較明顯的『性不善』現象,舉個例子:『翹腳』,很多人一坐下來,就習慣把腳一架,有桌子架桌子,沒桌子架腳上,而且越架越高;再來,看本書好像要人命一樣,腦袋好像有個蓋子蓋住一樣,因為學習成果也是那個東西變出來的,原料不足了,自然變不出東西。睡覺也是,真正的好覺是睡前舒服睡醒也舒服,這個標準達不到至少要睡醒舒服,連這個都沒有那就要檢查了。其它部份就不提了,每天都看的到,這要自己檢查了。
生命那股力量運用的好,事情來了也不會被困住,總能變出東西因應,可以過的很輕鬆暢快,所以我們需要很好的方法,來教導我們如何控制生命本能與原料……
教之道,貴以專。
【所以教導的原則與方向,最重要的就是專業的研究分析與對策。】
一般的翻法是『教育學生首重專心』,我想,專不專心應該和『習相遠』沒什麼關係吧!應該不會因為專心導致讀了電機系,不專心讀了英文系吧!很明顯的,被『書』給困住了,從小到大的學習臉蛋前面必定有一本書,讀書要專心,『書』成為腦袋中世界的根本來源,不是這個真實世界。
***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
***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
這裡就是樣本,一個sample,孟母分析出來的方法就是『擇鄰處』『斷機杼』,目的是為了對付孟子的天生頑皮的習性,竇燕山就是『有義方』啦!至於義方是什麼?我的翻法是根據五個小孩個別的特性,設計出的方法,這些方式都是有意義的。當然,硬要扯上聖賢的義理也是可以啦!
***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 ***
接續著前面的例子與原理,得到的結論就是上面四句話,很感慨有一些讀書人把上面四句話用文字接龍法來翻譯,這麼多年來害死了多少小孩,爸爸打小孩的理由是『養不教,父之過』,老師就更恐怖了,拿著根棍子鬼吼鬼叫亂打人,叫做『教不嚴,師之惰』。
父母親們把小孩弄到這個世界上,自己的小孩有什麼名堂父母應該最清楚,你們不教誰教呢?『貴以專』的相反就是『教不嚴』,『嚴』是嚴謹,不是嚴格,嚴格只是嚴謹的方式之ㄧ,只會嚴格還叫什麼教育?教導方式不夠嚴謹,沒有好好研究分析該怎麼做,只會用直覺來決定,這樣叫什麼呢?『師之惰 』也!
『尊師重道』的原因是『重道』,沒道怎能稱師呢?只不過是個教書匠罷了!『父慈子孝』,記得要先『父慈』,才會有『子孝』。
接下來的幾段就跳過去了,每個都要翻要花很多時間,雖然我的翻法不太一樣,但如果前面搞清楚了,差異在哪也就知道了。
*** 首孝弟,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 。 ***
***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 ***
上四句話是三字經的核心,看了市面上的翻譯,有一點無力,不過也不能怪人。記得這四句話的順序,不要隨便顛倒。
『首孝弟』,先學會孝順長輩和友愛兄弟,先在家這個最單純的地方站穩了再說,有一個避風港,接下來就可以接觸所有現象了(人類社會只不過是自然現象的一部分)。
接下來的幾句話,那真是驚人了,『先學一些簡單的數學,再學一些文章!一的後面是十,十的後面是百,百的後面是千,千的後面是萬』,好像在數數,難怪教大人的東西變成幼兒教材!唉~~~
只能說又被書給困住了,『數』是什麼東西?『數』是指某範圍內歸納出的規則,就好比一的後面是十,十的後面是百,百的後面是千,千的後面是萬,和這些『數字』一樣是『有規則的』,這是比喻。我們換成比較現代的東西,
F = ma 牛頓第二運動定律。
W = mgh 位能。
量子力學是『數』,一氧化碳會使紅血球失去攜氧能力是『數』,營業稅5%也是『數』,怎麼選績優股是『數』,卡啦脆雞39元(y=39x)是『數』,『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這句話也是數,還全世界都有,有一天我看到西藏也有一句類似的:『一朝倒了楣,十方傳是非』都是差不多的。
譬如步槍是彈道武器,彈道就是拋物線,物體是藉由獲得初速度來到達目的地,所以彈道就是步槍的『數』,只要明白這個數,就可以藉由此方法打擊目標,也可以從目標處尋找一些證據,逆推回哪裡開的槍,就是說如果這把槍不是給外星人還是鬼碰過,一定會遵守『彈道』這個規則,這就是『數』。
彈道是由很多因素所組合,槍膛線與子彈火藥裝填等因素會影響初速度與角動量,離開槍管後風力或其他障礙物也會干擾軌跡,發現了嗎?一個大的『數』是由許多小『數』所組合而成。
當這個『數』拆到最後再也拆不掉了,再也無法分類了,也可能那個時候再也不是『數』這個形態,甚至什麼都不是,那個東西就是物理學所說的『統一場』,這個東西,也可以稱作是『道』。我們常常看見滿街的修道人,真修假修不曉得,可能只是裝個樣子,自己也不曉得要做什麼,修道這件事講破了,就是研究這個東西,只是大家研究的方式不同罷了。
我們都想發大財,就是因為我們認為錢是控制苦與樂的最小單元,是否真是最小單元,那又是另一個話題。如果找到了真正的最小單元,並且能控制它,不但生死沒問題,苦樂自然也不在話下,這是所有人的共同目標。
很感嘆,知識的傳遞,大概除了能以數學描述表達的知識問題比較少外,大致上都出了以下的問題:
古人白痴化,聖人石頭化,典籍妖魔化。
古人的思維一定是現代人的子集合,古人除了讀書外都沒有別的事幹,只要發現有那麼一塊區域跑出了現代的認知,不是往宗教推,就是扣個迷信的帽子,要不就是都是想像的,基本上就假設古人一定比較不懂。
聖人就更恐怖了,什麼慾望都不能有,不能吃鰻魚飯,只能吃開水泡飯,也不能吃雞排,明明有漂亮小姐經過也不能看,因為非禮勿視(這話翻譯有問題),如果聖人是這個樣子,那乾脆供顆石頭好了。
典籍是白痴加石頭扯出來的東西,那不是鬼話是什麼?譬如有一句大家都熟悉的鬼話……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學到了一些義理,而時常溫習它,這不是很快樂的一件事嗎?】
很古怪的一個邏輯,直覺孔子根本就是宅男,有人發現了古怪,就把義理解釋成詩書禮樂,很遺憾,本人並不會因為如此就認為溫習是快樂的事,現代又有一種說法啦!為什麼不快樂呢?都是升學主義在作祟,學習本身一定是充滿驚奇和喜悅的!
不要再拗了!我相信大家應該和我差不多,讀書的時候,只會對公車上喜歡的女生充滿驚奇和喜悅!
發現了嗎?男生愛女生是本能之ㄧ,當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學)時,碰到了一件事是和我的本能相呼應(此處的習是動詞)的,那是一件很快樂的事,這段話是描述人的特性,擺在『論語學而第一的第一句話』,與三字經講的原理是相通的。
人類學習要依照天賦,該當木匠的硬逼去IC設計,不但做不出什麼名堂,還會很痛苦,等把人的角色做好,『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表示性本善的能量還有,也還沒定型,再去發光發熱吧!
扯遠了,回到三字經,接下來就舉了一堆例子來展示『數』,我就不一個一個解釋了,一般的翻譯問題滿大,真要一個一個解釋不知道要打多少字,大家只要記得,這個世界是動態的世界,數是有範圍的歸納。
『曰喜怒,曰哀懼,愛惡欲,七情具』這是人類的『大數』之ㄧ,也是我過去以來沒有注意到的一個數,這讓我吃了很多的苦頭,我沒想到這個數竟然廣泛成這樣,廣泛到幾乎可以解釋所有人的行為。
陰陽五行八卦,天干地支的歸納沒那麼簡單,一般的解釋把這個理論給白痴化了,這個數已經分解到足以解釋這個世界(至少是這顆地球)所有東西的運行原則,不好意思,我還沒有搞懂,我不敢下註解。
後面一大篇就是在『識某文』,看到『文』不要死死的就翻成文章兩個字,它是一個場景、一段對話、一段歷史事件等紀錄。
在這裡先提一個前提,就是裡面所提的書,我大部分都沒看過,我只是根據『經、子、史、集』的分類原則,加上裡面還是有幾本看過,再根據前面的意義推論而成。光是左傳就有十八萬字,古人搞了幾十年都未必看的完全部的書,更何況是我。
有任何疑問應直接研究原書為準,他人解釋為輔,譬如論語,千萬不要拿朱熹說的來否定我的解釋,但可以質疑沒關係;如林宅血案(1980),都有一些人成見強到以為是蔣介石(1975)幹的,這個時代電子紀錄這麼發達了都有這個問題;228(1947)只發生了60幾年就已經在各說各話了,那個時代已經有攝影了;更何況是800年前的朱熹要搞清楚2500年前的孔子在想什麼,出錯是有可能的。
我推測,作者是希望先明白『經』裡面的『四書、孝經』,先把人與社會搞好,先學會做人,而且對人類社會當中的是與非都能了解到一個程度,就可以進入『子』,去參考前人如何研究分析這個世界的法則(數),有些人研究天文,有些人研究數學、有些人研究政治,有些人研究儒道釋(不要隨便扣上宗教的帽子)等,把前人的經驗瞭解到一個程度後,便可以進入『史』,真正進入這個現實世界,除了真實見識歷史事件是多麼的詭異,我們身邊更是隨時在產生歷史,自己要能真正看清楚並運用這些事的規則,這才算數(我們常常在用的詞就是指這個事,不知道吧!)。
『經、子、史、集』的?容每個年代都在變,也都一直再增加,不可能每本書都看,也不用困在『經、子、史、集』這種分類法,我認為就是上述原則,先學會做人,再來處事,這樣就不會走偏,還有閒精神的人,就可以研究這個世界是什麼東西,先參考別人怎麼做,自己再下去研究。千萬注意,不要隨便反過來,非常的恐怖,常人是很難釐清的,所以能理出『數』的人都非等閒之輩。
例如牛頓,大家都只知道他的科學成就,不知道他終其一身是個童子,就是俗稱的處男,所以將來不要再逼你們的小孩當牛頓了,真當上了正常父母應該都要心碎了。
如果今天有一個人先知道牛頓是處男(史),之後才上理化課(子),牛頓運動定律讀不懂,還常常挨打,可以推想,此人可能常常對兩種人起反感:『牛頓』與『處男』,此時就是『性乃遷』(七情:怒,本能),長期下來就會轉換成功能,成形了以後就麻煩了,狀況好的只討厭理化,差的就會對處男污名化,這會怎麼發展,就會與每個人當時有什麼本能有關了。
還有很多例子就不舉了,有空有興趣再說吧!
許多人心裡面都有許多莫名的討厭或喜歡,很多就是這樣成形的,三字經已經告訴我們這一步一步的變化過程,也告訴了我們該怎麼辦,只是我們看不懂罷了,順便再透露一點秘密,順向導正還只是三字經的消極面,它還有積極面,至於是什麼,猜猜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