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4/12 22:22:32瀏覽6675|回應16|推薦122 | |
“我的夢都成了灰燼… , 如果沒有了夢,吉普賽人還是吉普賽人嗎?
吉普賽人, 一個帶著夢想與愛好流浪的民族, 卻又不幸的常與神祕、乞丐、竊賊劃上等號。在歷史的邊緣, 在世界的角落,都有著他們的足跡, 也傳頌著他們的歌聲與熱情。 遷徙,幾乎是每個弱小民族在碰上強權入侵時, 不得不的選擇。在西元十世紀到十二世紀間, 從北印度到中亞的連年侵奪爭戰中, 一群愛好歌唱、樂天知命的北印度族人, 開始遠離他們的家鄉, 逐漸來到中亞、東歐以至西班牙與不列顛群島。也許是天性, 也許是宿命, 吉普賽人不管在何處落腳, 異鄉過客的悲歡, 只是他們謳歌生命的素材, 貧窮與磨難的生活, 卻是驅使下一個流浪旅程的動力, 那與生俱來的熱情, 就像每一個吉普賽人身上流著一樣純潔的血液, 在流浪的旅程中繼續傳承著。 不管走在那裡, 吉普賽人都備受歧視與排擠。歷史上, 西班牙君主曾限定他們放棄流浪生活, 菲利普三世禁止他們使用自己的名字、服裝和語言。17世紀的歐洲, 許多國家驅逐吉普賽人, 用火燒他們, 甚至在他們喝的水裏下毒。在羅馬尼亞, 一些吉普賽人被當成奴隸一樣買賣。幾個世紀的迫害與歧視, 在二次大戰時的屠殺中達到頂峰, 近50萬的吉普賽人和猶太人一起死在希特勒的納粹集中營裡。 歷史上悲慘的境遇,並沒有改變吉普賽人樂觀開朗的性格,他們似乎天生不懂得憂愁。就像諺語裏說的:「今天我們大吃大喝,明天我們忍饑挨餓,後天我們又可飽餐一頓。」 吉普賽人把心中完美的理想, 寄託在遙遠永恆的流浪旅程中, 像森林裡的獵人, 總以為射不到的那隻鹿最美麗, 寧願放棄一切, 去跟隨著鹿的足跡。 時至今日, 歐洲地區在東歐轉為市場經濟以後, 反吉普賽人的情緒反而不斷出現,許多政府機關的不作爲更助長了這種情緒。在歐洲十幾個國家,吉普賽人都曾遭到强行驅逐,被迫生活在隔離的貧民區, 得不到教育、醫療急救和社會福利。 「生命是用來流浪的, 時間是用來遺忘的」。 吉普賽人的誓約是這般堅定, 不管是現實或是渴望, 是幸福或是艱辛, 都用音樂與歌聲來傾訴他們心中的悲與喜。居無定所, 坐著大篷車到處飄泊, 有著難以言述的生存苦難, 卻也有著酣暢淋漓的生命情懷。前程縱有荊棘遍地, 道路或許坎坷難行, 但是在這樣輕快卻又有些感傷的提琴聲中, 回頭笑笑, 去迎接下一個未知際遇的旅程吧 ! 流浪的歌聲, 也將在顛簸的路上繼續響起。
「吉普賽人」,英語稱Gypsy,這個從埃及人(Egyptian)演變而來的語詞,與這支民族並沒有關係。在十五世紀初,當吉普賽人首次出現在法國和英國時,他們自稱來自地中海彼岸的埃及,而西歐人也覺得膚色黝黑的異鄉人也確實與埃及人相似,就這樣「吉普賽人」的名稱以訛傳訛的流傳了數百年。 但在吉普賽人之間,只是簡單的自稱為「羅姆」(Rom),意思便是「人」。羅姆的名稱約於公元1025年出現,據菲爾多西的列王紀記載,波斯薩珊王朝國王巴赫拉姆五世, 曾向印度國王商古勒要求提供一萬名豎琴手供國內貧民娛樂,但他們甚麼事也不作, 一年後國王送走他們。第一次遷徙是在5世紀時離開印度,第二次是10世紀時,阿富汗人與突厥人入侵,由印度前往波斯,再前往歐洲, 後來也大量遷入美洲。 在東歐共產主義時期,各國由於實行計劃經濟,羅姆人在就業方面障礙較少,但後來東歐轉為市場經濟以後,羅姆人失業問題愈顯嚴重。在2007/10/24 聯合國新聞中心的報導, 聯合國居住權特別報告員科塔裏(Miloon Kothari)和歐洲委員會人權專員哈馬爾貝格(Thomas Hammarberg)發表聯合聲明,呼籲歐洲各國政府保護羅姆人(Roma)的住房權。聲明指出,歐洲地區反羅姆人的情緒近年來出現上漲,在歐洲十幾個國家,羅姆人遭到强行驅逐的次數和人數都不斷增加,他們被迫生活被隔離的貧民區的情况越來越普遍。人權專家表示,居住權被侵犯將影響羅姆人享受隱私權、教育、就業、食物、醫療保健、社會保障、行動自由、選舉權等各項權利。 背景音樂: KIM Angelies's "Eastern Serebade" The Messenger
Latcho drom 電影的片段 "來自印北塔爾沙漠的魅惑樂舞"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BD%97%E5%A7%86%E4%BA%BA&variant=zh-hantPip: 流浪者之歌(Time of the Gypsy)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19931031/3/2370246/20030303233116海外文摘: 他們來自何方?——四海為家的吉普賽人http://www.helzone.com/vbb/archive/index.php/t-13873.html圖片來源:http://blog.sina.com.tw/3769/article.php?pbgid=3769&entryid=18825http://news.bbc.co.uk/hi/chinese/news/newsid_851000/8510942.stm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