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4/25 11:30:36瀏覽2993|回應4|推薦20 | |
中國人民解放軍日前進駐香港中環軍用碼頭,受到「占中」(「占領中環」運動,指泛民主派推動之民運)人士抗議事件,中共對外定調為「挑戰主權」,並且首次提及解放軍可能在「占中」運動演變為動亂時介入。 此番論調,引發許多臆測空間。「占中」事件持續擴大的可能性?會不會演變成第二個「天安門」? 「占中」行動的訴求原是為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而發起的,本是一般民意訴求,不致演變成大型暴動,但是一旦涉及解放軍,情況便很難講。
駐港解放軍位於香港中環的碼頭,早在英國殖民統治時期即已存在,香港主權轉移後,解放軍接管英軍留下的軍事基地,包括添馬艦海軍基地及附近的軍用碼頭。後來由於香港進行填海工程,港府將包括軍用碼頭一併改建,並承諾完工後交還解放軍使用。 香港97年回歸迄今,長達16年的磨合期,仍然處在建制權威與「反中」思維的泥沼。這股內外勢力的對抗,遲滯了香港的進步與發展。曾經風華一時的東方明珠,面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大陸,如今GDP已經落在廣東後頭,連深圳也即將超越。中國收回主權以來,香港幾乎成為全球最反共的地區,說來諷刺。 香港人憂慮不是沒有原因,解放軍近年來的「動作頻頻」,諸如慶祝駐港周年的大規模閱兵,高調舉辦街頭「反暴動」武裝鎮壓演習等等,使人察覺到中共已經在為因應香港「特殊情況」需要時,進行有關準備。 4月16日剛剛公布的解放軍白皮書,透露了相當程度的訊息:「特區政府在必要時可以向中央人民政府請求駐軍,協助維持社會治安…」。這段有關特區的敘述,在過去(2010)的國防白皮書中,是從未出現過的。 這份習近平任內簽署的第一份國防指導文件,算是給了香港特首,在因應後續「重大社會治安事件」時,一份先期的授權。
我們從香港回歸過程的一些歷史對話,可以一窺中國高層決策心態。1984年,由於最高領導人鄧小平對於「在港駐軍」與否,一直沒有表態,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耿飆,在5月21日自行向香港媒體表示,中央政府在97以後,不會在香港駐軍。 此話一出,大大觸怒了鄧小平,迫使他在5月25日公開駁斥:「耿飆胡說八道!講的香港駐軍問題不是中央的意見,沒那回事」。接著說:「香港要駐軍的,既是中國的領土,為什麼不能駐軍?中國政府既然收回主權,就有權在香港駐軍,這個明確的很,連這一點權都沒有,那還叫中國領土嗎?」 在此之前,鄧小平對於回歸的香港,喊出「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港、澳不實行社會主義,主權移交後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並可享有除了國防和外交之外,其他事務高度自治」。如今,特首已形同中央官派,解放軍得在需要時,隨時進駐香港。「一國兩制」至此,內涵已大不相同。
後來,鄧小平也為台灣問題訂做了「一國兩制」的基礎。他在1979年公開表示:「台灣做為一個地方政府,可以享有高度的自治權,可以擁有自己的軍隊…」。目前看來,這番談話顯得不切實際且一廂情願。 根據「港大民意研究計畫」調查,2012年港人對「一國兩制」有信心者,不滿五成,近四成民眾對北京抱持不信任態度。「一國兩制」似乎已走到死胡同,中國政府實應拿出更開放的態度來正視現實。
延伸閱讀: |
|
( 時事評論|國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