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村上春樹如是說
2016/09/17 09:59:27瀏覽519|回應0|推薦5

村上春樹如是說         *文/莫云

 

 從《挪威的森林》在日本國內熱銷四百多萬冊起,閱讀村上春樹的熱潮就一路延燒到亞洲、美國與歐陸,迄今已被翻譯成五十多國語言,新書每一出版,立即引發國際文壇矚目,評家眾說紛紜之外,讀者更熱衷於摘錄轉貼小說中犀利冷冽的「村上經典語錄」,連他屢獲諾貝爾獎提名卻屢次落選,都成了文友茶餘飯後津津議論的話題,甚且臆測他遲未獲獎是因為「還不夠老」的緣故(諾貝爾文學獎只頒發給在世的作家)。

 近期出版的《身為職業小說家》一書,正是村上文壇磨劍與實戰數十年的現身說法,讀後感覺即便是在高度重視文學的日本,要成為專職的作家也非易事。而村上的小說能在全球蔚為風潮,除了因他擅長以筆剖析現代人惘然的失落與疏離感,自然還有其本身過人的毅力與客觀的環境。書中多處提及身為資深小說家的心得,也頗能引發創作者共鳴。

 「小說家就像某種魚那樣,在水中如果不經常往前游的話,就會死掉。」這是村上給懷抱作家夢者的諍言,還勸他們索性把心一橫,直接跳進水裡,看看結果是會浮起來還是沉下去。這話說得赤裸,只有親身走入廚房,才能測試自己耐熱的程度。至於不進則亡(性靈死亡)的生存法則,豈只是小說,從事任何文類的寫作想必都適用。

 「世界看起來好像很無聊,其實卻充滿了許多有魅力的、謎樣的原石,所謂小說家就是擁有能看出原石的眼睛的一些人。」這是村上對自己閱世的精闢與專業的自信。對時空保持敏銳的觀察力,用慧眼發掘周邊俯拾可得的創作題材,亦是每個作家必備的基本條件。「小說家的基本工作是說故事…是要自己下降到意識的深層去,下降到心的黑暗底部去…」言為心聲,作家以故事為骨架,探索其精髓,深思領悟後,再將其轉化、鋪衍為個人風格的文章。詩與散文,何嘗不是如此?心靈的油井鑽探愈深,創作噴薄的力道就愈大。

 在舉世紛紛慨歎文學榮景不再的年代,村上的經驗談宛如一記警鐘:「讀你書的正是世間人。如果你忽視世間的話,世間也會忽視你。」不諱言任何文章都有改良的餘地,坦然面對批評;下筆時刻,也經常把讀者放在念頭上,而非"自我感覺良好";村上的小說叫好又叫座的緣由,也不言可喻。

 除此之外,書中有關成為職業小說家的條件與經驗談,列舉不完。有趣的是,村上還提及自己擁有「貓的性格」(不服從),而非狗的、或羊的性格。或許,這就是所謂的藝術家性格,唯有思考上的絕對自由,才能創作出不同流俗的作品(難怪作家養貓者遠多於養狗)。

 「能留到後世的不是獎,而是作品。」這是村上回應自己與芥川獎無緣,卻經常被提問的答話,還說文學獎雖然能讓作家暫時引人注目,卻不能為文章注入生命——儘管是至理名言,想必村上春樹的粉絲們還是由衷期盼諾貝爾文學獎的桂冠早日戴到這位傑出小說家的頭頂上。

 

  *原載2016/9/16<人間福報>副刊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446935

 

============================================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amysung&aid=74638333